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 四十五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用以形容那些聰明卻不炫耀自己的人,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從表面上來看都好像很愚笨的樣子。

所以說,判斷一個人的才智,從外表來觀察是無法判斷的,就像某些很聰明的人,他們願意隱藏大衆之中,並不喜歡展露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們會通過外在表現的僞裝,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有一些看似比較笨的人,其實是“扮豬喫老虎”罷了,或者有些人只是單純的低調而已。

有一個這樣的小故事發生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身上。

在羅斯福小的時候,有一天,他遇到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一手拿着5美分的硬幣,一手拿着5美元的硬幣,讓羅斯福選擇一枚,短暫的思考過後,羅斯福選擇了那個5美分的硬幣,而就因爲羅斯福沒有選擇面值更大的硬幣,還遭到了那個男人的嘲諷。

這件事情,很快在羅斯福所住的地方散播開來,人人都想過來領略一下這個“笨小孩”到底有多笨,他們樂此不疲的和小羅斯福做着選擇硬幣的遊戲,但是沒有一次羅斯福會去選擇哪個面值大的硬幣。

後來有人漸漸地發現了端倪,爲什麼這個孩子總是選擇5美分的硬幣呢?

出於好奇,終於有人忍不住問了羅斯福:“爲什麼你每次都只選擇5美分的硬幣呢,明明5美元的硬幣可以買更多的東西呀?”

羅斯福禮貌地微笑着對着問他問題的男人回答道:“如果我每次都選擇那個5美元的硬幣,還會有這麼多人樂此不疲地給我送錢嗎?”

這個答案不僅震驚了提問者,也震驚了許多人,所有人都在稱讚羅斯福小小的年紀居然能夠把問題思考得如此深入。

所以,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對於普通人來講,他們的眼光通常都是短淺的,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點利益,這就導致了這些人會不假思索的做出那些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選擇。

而聰明人與他們大不相同,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他們都會進行深入的思考,權衡利弊,放長線釣大魚纔是他們的辦事作風,他們會把目光放遠,儘量地追求最長遠的利益。

所以,在有些時候,越聰明的人可能看起來反應越慢,因爲在他們思考的過程中,總會有傻子毫不思考的就拍板定案。

智商越高的人,在做事之前的思考也會越深入,可能會花一點時間才能做出最終的決定,他們能夠有意識的是運用各種方式去系統和全面的分析正在面臨的種種問題,並且能夠在思考之後做出萬無一失的決策。

與高智商的人相比,低智商的人通常都是那些比較衝動,做事情毫無章法可言的人,他們往往會僅僅通過觀察事物的表象,就做出判斷,而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來看到事物的本質問題,所以,即使他們能更快地做出決斷,這些決斷大比分也是非常片面的。

高智商的人都擁有強烈的認知需求,他們在面對所有的事物時,都會懷抱着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不僅要了解事物的表面,還一定要深入的瞭解到這些事物更加深層的含義。

而低智商的人卻不懂得這些道理,他們對於事物的認識通常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究其根本,高智商人羣與低智商人羣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認知需求的不同。

我國心理學研究專家曾經對於城市普通人口的智商做過詳細的評定和分析,實驗證明,人們通常對於那些反應速度較快的孩子會給予更高的評價,認爲反應更快的孩子智商更高。

但是,經過更加詳細的觀察過後,我們就會發現,反應更慢的孩子其實是對問題進行了更加深入地思考,因此,這些看似反應慢的孩子,他們的答案其實更加的準確。

通過這個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要測試一個人的智力,僅僅通過觀察其反應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加全面的考量才能夠確定一個人智商的高低。

綜上所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遇到那些反應速度極快,並且看似胸有成竹的人,我們千萬不能盲目地認爲這個人非常的聰明,一定要仔細地考量他所給出的決斷,因爲這樣衝動一下得出來的結論,有極大的可能是不正確的。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urns, D. D.(1999). 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 Rev. Plume/Penguin Books.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