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隔9個月,中國船企新接訂單量反超韓國船企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在落後了整整一個季度後,中國船企成功於今年4月在新接訂單數量上反超韓國船企。

據英國造船和海運動態分析機構克拉克森5月11日發佈的數據,4月份中國船企承接的船舶訂單達164萬修正總噸(CGT,53艘),佔全球訂單總量(305萬CGT)的54%,第二名韓國承接了119萬CGT(34艘),佔全球訂單總量的39%。這是自去年7月以來,中國船企在單月接單量首度超越韓國船企。

不僅如此,把時間拉長到今年1-4月,全球累計接訂單量爲1543萬CGT,同比增加172%。其中中國的承接訂單量達705萬CGT,居世界第一,其次是韓國682萬CGT和日本103萬CGT。在手持訂單量上,中國也以2898萬CGT領先韓國的2472萬CGT和日本的837萬CGT。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在5月14日也發佈了今年1-4月份的中日韓三國的造船數據,雖然在具體數字上有差異,但同克拉克森的排名一樣,中國在各項數據上都反超了韓國。

從具體船型看,今年前四個月,超1.2萬標準集裝箱(TEU)的集裝箱船訂單增長978%,達108艘、636萬修正總噸,有力地拉高了整個行業的訂單總量。若以修正總噸計,該船型佔1-4月全球新船訂單的比例可達41.2%。

韓國“朝鮮商務”站5月19日報道稱,中國船企能夠反超韓國,靠的就是集裝箱船的訂單,其中大部分還是外國訂單。

據克拉克森的數據,雖然韓國在超1.2萬TEU集裝箱船的累計接單上量上仍以311萬CGT(佔全球48.9%)領先中國的277.6萬CGT(佔全球43.6%),但在4月,韓國船企的接單量爲“0”,中國船企則新接了66.8萬CGT的訂單。

不僅如此,報道稱同以往中國船企的大型集裝箱船訂單裏國內訂單佔比達64%-100%不同,今年中國船企的國內訂單比僅爲5.7%,大部分訂單都來自像瑞士地中海航運、法國達飛航運這樣的外國公司。

韓媒對此分析稱,海外訂單集中到中國也不都是壞消息。因爲韓企今年訂單劇增,主要船廠的船塢大多已被填滿,所以今年就算簽了合同,交貨也得等到2024-2025年。由此推測,訂單集中於中國船企可能是爲了儘快拿貨,解燃眉之急。

有些“不服輸”的“朝鮮商務”網站還特意加了一句,“大型集裝箱船相比液化天然氣船(韓國主力船型)等高附加值船舶,屬於造起來容易的船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