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建的Nas已經穩定運行46天了,準確的計算應該已經150+天了,因爲中間有一次加硬盤重啓過一次(我的PVE系統下熱插拔硬盤後新硬盤識別會出錯,乾脆停機下來更換),目前來說使用下來還是相當滿意,希望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運行情況

系統軟件部分。我的配置是PVE作爲宿主機,運行Win10+OMV虛擬機組合。我之前幾年一直是使用Win Server 作爲主系統使用,主要是BT下載方便,外出緊急的時候還能遠程連上家裏的桌面系統操作,後來隨着存儲體機的增大,純Win系統感覺硬盤的休眠和安全都存在巨大的問題,就下定決心換系統。

第一部分講講爲什麼選PVE做宿主機?最大原因還是這麼多年下來,以前一直是玩軟路由的,包括各種系統都有接觸,最大的感觸還是非成品配套軟硬件設備,可靠性基本多多少少有點缺陷,我得有個兜底的系統。比較現實的例子就是之前有次OMV不知道抽什麼風,出現Web頁面突然掛掉,檢查了日誌沒發現什麼問題,這時候直接快照到上次正常狀態,完美解決問題(即使再出問題也可以把檢查重心放在硬件上了),隨便怎麼折騰都能有保障。至於爲什麼不在OMV、羣暉或者Unraid這些系統作爲宿主機再運行虛擬機,說實話我還是覺得PVE更可靠,畢竟它們還充當Nas角色平時避免不了還是會有配置更改什麼的,但是PVE就純作爲宿主機,部署完虛擬機後幾乎不會再去操作它。

2C2G下OMV複製大文件下的CPU負載情況

第二部分再來講講虛擬機系統選擇,自建nas黑裙應該是大部分人首選,並且現在羣暉能幹的事也越來越多,但是基於我會安裝Win10來做下載(習慣了),那Nas的作用就只需要完成samba就可以了,選擇OMV更加簡單粗暴,佔用資源極小,當然OMV折騰的話需要一點Linux基礎,一般朋友我還是會推薦羣暉,Unraid這些可視化做的比較好,相對方便的。關於照片同步部分,我玩相機所以極少用手機拍照,iPhone有iCloud也用不到每次把照片存到NAS裏,況且不管是羣暉的還是Nextcloud的照片管理軟件,遠程的時候翻縮略圖再下載什麼的實在太麻煩了,近幾年的照片我還是喜歡放在手機裏更方便,用現在大部分手機品牌自帶雲服務就可以了。

第三部分是關於這套系統方案在硬盤數據方面的優勢。首先PVE是可以直通硬盤的,前提是你需要把系統安裝在U盤或者有nvme硬盤位,我的主板是有nvme的相對穩定些。我一共是4塊硬盤,Win10(1塊下載盤),OMV(2塊數據盤,1塊校驗盤),這麼分配的原因是下載盤基本就是24小時啓動,寫滿後我會把數據再剪切到數據盤,而OMV負責的數據盤,因爲我每天讀取數據次數也不是很多,配置1小時後硬盤休眠,OMV的硬盤休眠機制還是非常好的,這樣基本長時間運行的盤位就1個,對於功耗和損耗控制可以達到最佳(以前的Win Server很難做到合理的休眠方案)。數據安全我使用的是在OMV下用SanpRAID做校驗,類似Unraid的奇偶校驗機制,2塊數據盤可以壞1塊數據不丟失,相對於傳統Raid優勢太大了,特別是我只有4盤位,足夠使用了。現在特別能理解多盤位的重要性,想到雙盤的機器就離譜。

近1個月PVE整機CPU負載情況

硬件配置。硬件部分沒啥好說的,大家看自己需求配置就行,有條件可以買成品機(你買我推薦系列,我這邊電費貴,主要就是低功耗,不含硬盤、機箱總價691元(全漢的1U電源118元,ddr3/8G*2是200元,CPU100元,主板253元,sata轉接卡20元)。CPU使用的是4代的E3-1220L v3,雙核四線程主頻1.1GHz,無核顯,功耗13W,甚至不需要CPU風扇(邪門);主板是京東上買的2年保修17*17寨板b85,焊上了魔幻的nvme;內存16G;機箱是蝸牛帶PCI槽的那款,裝了PCIe轉2sata提供給下載虛擬機,整機正常運行我估計是20多W,沒實際測試;另外我還準備了西數的12T移動硬盤作爲冷備份使用,一臺UPS保證供電,保證數據安全。

缺陷。目前最大的缺陷是CPU性能,我還是高估了4代I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性,13W的U作爲存儲器是極其完美的,但是最近我折騰上了Jellyfin,在沒有集顯的加持下,單CPU轉碼會遇到瓶頸(jellyfin無法關閉轉碼,期待後續更新),建議需要all-in-one的朋友選擇帶集顯4世代後平臺功耗和性能會控制的更好;其次是4盤位還是有點少,最近遇到硬盤漲價,比較難受。

遇到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案。

①1220L v3無法啓動。CPU認板子,銘瑄的H81il就不行,用1820T頂了一陣子(1820T不支持VT-D),後面還是乾脆買上面那塊新板子。

②PVE明明啓動了但是無法獲取ip,網口不亮。檢查原因是我的主板策略問題,pcie插槽安裝了顯卡(CPU無集顯前期安裝必須),PVE錯誤把顯卡讀作網口,拔下顯卡成功獲取ip,插SATA轉接卡不會出此問題。

③OMV無法登陸web端,提示錯誤。我的是因爲DNS錯誤,修改resolve文件解決。

④OMV硬盤無法休眠。OMV-Extrax插件中的Cockpit會間隔讀取硬盤信息,如果安裝了卸載即可。

好了,其實我最大的追求還是在於數據穩定安全下的低功耗Nas方案。幾年前登陸了萬年不使用的谷歌相冊,看到了高中時候的照片(那時候用Nexus 4會自動備份)感觸非常非常大,原來人腦的存儲容量是如此的小,連近10年的數據都無法保留,便找到了以前用過的舊手機設備,電腦硬盤,想把生活的痕跡保留下來,至少在我能看到的地方。

希望文章能給需要選擇自建個人Nas系統的朋友一點點參考,祝大家身體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