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追責不是目的 工作須做在平時

5月16日,遼寧省就營口市鮁魚圈區新冠肺炎疫情問責多人。同日,安徽省六安市也因爲疫情,追責多個單位及個人。從此輪疫情中首例確診病例出現到追責情況向社會公佈,只有3天,可謂“火速又嚴厲”。但是,追責並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是關鍵。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必須實而又實。

工作中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是應該的。比如,不該截流接診發熱患者的偷偷接診了,首診責任該擔起來的沒扛住。但更應意識到的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如果不能做好基礎性工作,沒有把功夫練在平時,就很容易出現失誤和漏洞。而且,有些地方沒有保持靈敏的捕捉異常情況的機制,出現風險和漏洞後,未能及時發現,且響應遲緩;有的地方倉促應戰,沒準備好“武器”就迎戰,不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極易錯過防控疫情最佳窗口期。

常態化疫情防控不等於馬放南山,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依然需要保持敏銳,時刻處於戒備狀態,檢視各項工作及環節是不是有漏洞,是不是準備到位了。統籌協調、聯防聯控、羣防羣控、應急響應、力量物資配備等機制也不是擺設,平時要精心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能用時無備。否則,等到疫情真來的時候,只能是“兩眼一抹黑”。

“話不多說,幹起來”,抓緊抓實抓細防疫工作,這是疫情防控“優等生們”的絕招。比如,上海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發熱哨點診室,與醫院發熱門診一起構成嚴密發熱監測網絡;北京新發地疫情暴發時,利用高質量流行病學調查,16小時內精準鎖定新發地市場風險點位;新疆對高風險作業人員堅持高頻次核酸篩查機制;廣東已堅持一年之久的每日疫情調度會商機制等。

當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甚至走高,國內完全不發生病例是難以做到的,希望各地都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時刻對照檢視自己能否通過考驗,是否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履職盡責,是否及時堵塞了風險與漏洞。

文:姚常房

審覈:徐秉楠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