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美國商業資訊)--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在今天發佈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特別報告中表示,全球能源行業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有路可循,但行路艱難,需要在全球能源的生產、運輸和使用等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轉型。

這份名爲《2050年淨零: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的最新報告稱,即使各國政府完全實現迄今爲止的氣候承諾,也遠遠無法實現目標,即全球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2050年達到淨零,並使世界有機會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1.5°C之內。

該報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的同類研究報告,研究內容包括如何在2050年前過渡到淨零能源系統,同時確保穩定和可負擔的能源供應,提供普遍的能源可用性,並推動經濟強勁增長。報告提出了一種具有成本效益和生產經濟性的途徑,可實現清潔、有活力和彈性的能源經濟,以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爲主,而非化石燃料。該報告還研究了若干關鍵的不確定因素,如生物能源、碳捕獲和行爲變化在實現淨零排放方面所起的作用。

國際能源署署長Fatih Birol表示:“我們的路線圖展示了當下需要優先採取的行動,以確保有機會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雖然很難但並非不可能。就所需工作的規模和速度而言,實現這一關鍵和艱鉅的目標——應對氣候變化並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 °C以下——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國際能源署提出的這條通向美好未來的道路,將引發清潔能源投資領域的歷史性激增,創造數百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並促進全球經濟增長。要推動世界沿着這條道路前進,需要各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可信賴的政策行動,並需要以更大規模的國際合作爲基礎。”

該路線圖以IEA無與倫比的能源建模工具和專業知識爲基礎,設定了400多個里程碑,以指導全球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過程。這些里程碑包括:從現在起停止投資新的化石燃料供應項目;不再對新建無法減排的煤電廠作出最終投資決定。到2035年,停止銷售新的內燃機乘用車;到2040年,全球電力行業已實現淨零排放。

在短期行動方面,該報告也提出了一條通向淨零排放的途徑,要求立即對所有可用的清潔和高效能源技術進行大規模部署,同時在全球大力推動此類技術以加速創新。上述途徑要求到203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年增量達到630千兆瓦,風力發電的年增量達到390千兆瓦。兩者的累加量,是2020年所創紀錄的四倍。 就太陽能光伏而言,上述要求相當於幾乎每天都要建設一座當今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公園。在全球大力推動能源效率提升也是需要做的重要工作,目標是使全球能源效率的提高速度在2030年之前平均每年達到4%,大約是過去20年平均水平的三倍。

從現在起到2030年,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上,全球絕大多數二氧化碳減排量都來自當前可用的技術。但是,到2050年,將近一半的減排量將來自目前僅處於示範或原型階段的技術。這要求各國政府迅速增加研發支出並調整其優先次序,以及在示範和部署清潔能源技術上進行投入,並讓這些措施成爲國家能源和氣候政策的核心。在先進電池、電解制氫以及直接空氣捕獲和儲存領域的進展有可能帶來特別重大的影響。

如果沒有各國公民的持續支持和參與,如此大規模和高速度的轉型是無法實現的,因爲他們的生活將受到來自多個方面的影響。

Birol博士表示:“清潔能源轉型的目的是爲了人類,其成敗也事關人類。我們的路線圖表明,雖然快速過渡到淨零能源系統是一項巨大挑戰,但對我們的經濟來說也是一個巨大機遇。過渡必須是公平的、包容的,不能讓任何人落後。我們必須確保發展中經濟體獲得他們所需的資金和技術知識,以建立他們的能源系統,從而以可持續的方式滿足其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經濟的需求。”

爲約7.85億無法獲得電力的人提供電力,爲26億缺乏清潔烹飪解決方案的人提供解決方案,是該路線圖淨零途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每年支出大約400億美元,約佔能源行業年均投資總額的1%。這些目標還能夠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在健康方面帶來重大收益,將每年過早死亡的人數減少250萬。

根據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聯合分析,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過程中,到2030年,全球年度能源投資總額將激增至5萬億美元,每年可爲全球GDP增長額外貢獻0.4個百分點。私人和政府支出的跳躍式增長,將爲清潔能源(包括能源效率)、工程、製造和建築行業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所有這些因素疊加後,將使2030年全球GDP比根據目前的趨勢所能達到的高出4%。

到2050年,能源行業的格局將與現在完全不同。全球能源需求將比現在減少大約8%,但其支撐的經濟規模是今天的兩倍多,而那時候全球人口也會再增加20億。幾乎90%的電力將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共佔近70%。其餘大部分來自核電。太陽能將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單一能源供應來源。化石燃料將從目前佔能源供應總量的近五分之四下降到略高於五分之一水平。到那時候,仍在使用的化石燃料將主要用於生產過程中包含碳的商品(如塑料)、裝有碳捕獲裝置的設施,以及那些難以應用低排放技術的行業。

Birol博士表示:“我們的路線圖中所提出的途徑是全球性的,但每個國家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各自的戰略。各國的行動計劃需要反映各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在我們提出的路徑中,發達經濟體將比發展中經濟體更早實現淨零排放。國際能源署隨時準備支持各國政府制定自己的國家和地區路線圖,爲實施這些路線圖提供指導和幫助,並促進國際合作,以加速全球能源轉型。”

該特別報告旨在爲將於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屆締約方大會(COP26)上所進行的高級別談判提供信息。作爲談判前期準備工作的一部分,該報告是應COP26主辦國英國政府的邀請而編制的。

COP26候任主席Alok Sharma表示:“我本人非常歡迎這份報告,它爲實現淨零排放制定了明確的路線圖,並與我們作爲下屆締約方會議主辦國所確定的許多優先事項保持一致——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在所有部門推廣清潔技術,並在未來十年內逐步淘汰煤電廠和環保不達標的車輛。令我感到鼓舞的是,該報告強調了國際合作的巨大價值,如果沒有這種合作,全球向淨零排放過渡的進程可能會延遲數十年。作爲COP26主辦國,英國的首要目標是引導世界走上推動減排的道路,直到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在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過程中,將會出現新的能源安全挑戰,而那些長期存在的挑戰仍將繼續存在,即使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在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大幅縮減將對所有生產這些燃料的國家和公司產生深遠影響。在未來實現淨零排放的過程中,將停止開發新的石油和天然氣田,資源供應將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低成本生產商。在大幅減少的全球石油供應中,歐佩克所佔份額將從近年來的37%增長到2050年的52%,高於石油市場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由於電力越來越重要,將導致一些能源安全挑戰日益增長,包括可再生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以及網絡安全風險。此外,關鍵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對其所需的關鍵礦物的依賴性將不斷提高,由此帶來了價格波動和供應中斷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阻礙過渡進程。

Birol博士表示:“自1974年成立以來,國際能源署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推動安全和可負擔的能源供應,以促進經濟增長。這仍然是我們的‘淨零路線圖’(Net Zero Roadmap)的重要關注點。各國政府需要爲針對電池、數字化解決方案和電網的投資創造市場,獎勵靈活性並實現充足和可靠的電力供應。關鍵礦物所起的作用迅速增加,需要新的國際機制來確保及時供應和可持續生產。”

報告全文可在國際能源署網站上免費獲取,同時還可參與在線互動,互動內容強調了在未來30年內必須實現的一些關鍵里程碑,以便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