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廣播劇:“耳朵經濟”的可能性

本刊記者/仇廣宇

發於2021.5.24總第996期《中國新聞週刊》

如果說短視頻是這個時代最顯眼的社交媒介,那麼聽廣播劇就成爲了當下年輕人更隱祕的個人興趣。無論仙俠還是耽美,無論莎士比亞還是網絡小說,細緻的音效和配音演員充沛的情感表現,都能讓人們感受到與文字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更重要的是,與刷視頻不同,廣播劇是一種伴隨媒介,它只需要聽,在通勤路上,在做家務的同時,不需要死死盯住屏幕,成爲了這個視頻時代的一次小小喘息。

艾瑞諮詢發佈的《2020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爲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中國網絡音頻用戶逐年上升,2019年規模已經達到4.9億。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耳朵經濟”的生力軍廣播劇在盈利模式、人才培養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它的未來仍被看好。

既傳統又現代的“腦補藝術”

廣播劇在英文中叫Radio Drama,公認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英美地區,在公共電臺播放。在中國,第一部廣播劇是1933年1月由上海亞美廣播公司製作的抗日劇《恐怖的回憶》。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廣播劇是1950年2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首播的《一萬塊夾板》。此後,廣播劇一直是人們茶餘飯後打開收音機“聽匣子”時的消遣。

生於1976年的“光合積木”工作室創始人、著名配音演員姜廣濤就經歷過傳統廣播劇的時期。他擁有一把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熟悉的“帥哥嗓音”,比如《泰坦尼克號》裏的傑克,《小魚兒與花無缺》的小魚兒,《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慕容雲海,《宮鎖心玉》的八阿哥……都是他的聲音。

高中畢業後,姜廣濤考進長春電影製片廠做配音演員,後來譯製片減少,他便更專注於影視劇的配音。他在20世紀90年代曾爲電臺錄製過廣播劇,起初他覺得“挺好玩”,因爲廣播劇可以不用像配影視劇那樣對口型,有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十幾年後,通過同行和網友的介紹,他和廣播劇“再續前緣”。

廣播劇是一門“腦補”的藝術,因爲聲音塑造出的情境會大大拓展人們想象的空間。“‘腦補’出的東西永遠是更加沒有侷限,它是無垠的。由於每個人的自身經歷不同,當下聽音頻時的心緒、遭遇、情境可能都會造成一些變形,但變形是我們追求的。”姜廣濤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用聲音傳達出畫面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表演者除了要有良好音色,更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鍛鍊,需要高超的聲音演技作爲支撐。被網友愛稱爲“邊大”的知名演員邊江,200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配音專業,配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夜華、《何以笙簫默》中的何以琛等角色。在邊江工作室,製作廣播劇的首要環節是劇本圍讀,讓演員全方位瞭解劇情後再開始琢磨如何演出。一集廣播劇的時長通常爲20多分鐘,有經驗的演員一天就能演出5到7集,但錄音的時間並不能這樣簡單計算。邊江說,他們有一次爲了一集20分鐘的劇集配了7天,得想辦法要演員一點點進入狀態,“找到角色的感覺”才能往下繼續。

除了角色的臺詞,爲了真實,他們通常還得模擬角色在劇中的狀態,角色喫東西、溺水,他們也得跟着喫、跟着嗆水,角色哭,他們也得真哭。即便聽衆看不見,他們對於細節也不能含糊,因爲聽覺有時更嚴苛。對情緒的捕捉更是隨時發生。邊江工作室的配音演員、導演文靖淵笑稱,有一次,平日溫和的他做了個噩夢,夢見自己要拿刀殺人,他把這個事當笑話講給同事聽,同事的第一反應是讓他“趕緊記住這樣的感覺情緒”,以後好運用到戲裏。

許多廣播劇演員也身兼廣播劇導演的職務,做聲音導演要有在腦海裏形成聲音畫面的能力,用邊江的話說,要能讓人看到腦海裏所構建的畫面,“既視感”是他們做導演時所追求的目標。“說起來都會起雞皮疙瘩,我們能讓他們從聲音裏看到畫面。”在配音的過程中,爲了增加氛圍感,他們有時會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把除配音之外的氛圍聲、動效等一起做好拿出來。

雖然和音樂製作、影視劇製作有相近之處,但廣播劇的內容源自文學改編,從文字到聲音的切換也需要思維轉換,尤其需要編劇具有“文本轉換”的能力。微聲文化創始人李碩的公司從事音樂版權和影視聲音後期製作,公司擁有自己的錄音師和編導人員。2021年上線的《莎士比亞精選有聲劇》就是他第一次嘗試有聲舞臺劇的形式。這種經典風格的廣播劇和英國BBC的精品廣播劇有些類似,劇中含有大量戲劇化的臺詞和表演,聽起來彷彿正在收聽話劇舞臺上的一齣劇目。

李碩曾經花半年時間和編劇一起打磨《莎士比亞精選有聲劇》劇本。他舉例說,想要介紹角色的身份,文學、劇本可以直接使用文字,話劇可以用穿着打扮來讓觀衆看見,但是聲音演出不能“直愣愣”地把旁白講出來了事。他覺得一個好的有聲作品一定是“旁白越少越好”,需要採取別的方式,比如用其他的聲音或者角色的口癖(根據性格形成的特殊的語言習慣),讓聽衆感受到這個人是誰。此外,不同的角色也需要設計不同的音色,《莎士比亞精選有聲劇》最多的一場戲中有10個角色,還有戲中戲,如果沒有細緻的區分,聽衆是無法弄清楚“誰是誰”的。

在莎士比亞的故鄉英國,廣播劇至今仍是相當受歡迎的藝術形式,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頻道(BBC Radio 4)曾製作過大量的廣受歡迎的廣播劇,包括文學名著改編的《指環王》《傲慢與偏見》等。近年來,廣播劇的播放量在BBC有所減少,但自1951年開播的長篇肥皂劇《弓箭手》至今已經播出了超過18700集,並且還在持續播出。而這些廣播劇的存在,也使大量喜愛表演和文學創作的演員、編劇獲得了抒發才華的平臺。

“網配”到“商配”

21世紀,互聯網浪潮來臨時,廣播媒體的影響力式微,廣播劇也開始發生變化,它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中就毫不違和地與互聯網發生了關聯,逐漸又變成了一門可以盈利的文化產業。

在中國,從傳統的沒落藝術到互聯網新生的關鍵一步,是由一羣喜愛耽美文化和二次元內容的青少年羣體貢獻的,他們以社團的方式聚集在論壇上,通過翻譯日語內容或自行原創等方式製作自己喜愛的廣播劇,併爲其配上翻唱音樂、播講花絮等豐富的內容。2000年,“E時代論壇”的廣播劇小組製作了國內第一部中文網絡廣播劇《當心看車》,2005年前後,聲創聯盟、晉江文學城的“優聲由色”板塊等廣播劇社團開始發佈自制廣播劇,其中包括根據日語廣播劇翻譯過來的內容,也包括一些原創。這些社團組被統稱爲“網配劇”羣體,其中中文廣播劇的團體又形成了“中抓圈”(中即“中文”,“抓”即Drama的諧音)。

在這個過程中,一批業餘配音愛好者慢慢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職業化,比如“729聲工廠”的創始人阿杰(原名張傑)就是從“網配”愛好者變成影視、動漫和商配廣播劇職業演員的。

沒有經歷過二次元時代,一開始不太讀網絡小說的姜廣濤也開始瞭解這些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並嘗試配了一些“網配劇”,比如現在還能在網絡上找到的《魂》。後來這樣的工作邀約越來越多,“老戲骨”姜廣濤也開始在不同的領域越玩越“開”。2010年,姜廣濤領銜的“光合積木”工作室成立,2016年邊江工作室和“729聲工廠”成立,當時這些工作室所接的業務大多數還是傳統的配音,只是業務橫跨影視、音樂製作、廣播劇配音、動漫配音等多個領域。而正是這些在不同領域的嘗試,讓這些領域之間的“壁”不斷被打破。

2011年至2013年,蜻蜓FM、喜馬拉雅、荔枝FM等播客App陸續上線,2014年,以糖蒜廣播爲代表的千萬收聽級別的民間播客誕生,再加上有聲書、直播等相近領域的發展,數年時間內國內的“聲音產業”已經具備雛形。廣播劇也迎來了發展機會。2014年,暱稱“M站”的貓耳FM成立,旗下包含二次元音頻、有聲漫畫、廣播劇和直播等業務板塊,其中最爲知名的就是廣播劇業務。

“網配劇”通常是純靠網友愛好生產內容,其作品累積的流量也是真實的,一開始,貓耳FM的平臺上就放置了大量免費的“網配劇”,這些劇集牢牢抓住了“網配劇”和“中抓圈”多年積累下的廣播劇粉絲羣體。而此前配音演員們的跨圈與粉絲的引流,也爲貓耳FM發展“商配”廣播劇奠定了基礎。

“商配”廣播劇多數是由公司出品,以營利爲目的,通過購買小說IP版權,邀請知名工作室配音演員進行改編演出,並以音頻內容直接向聽衆收費的廣播劇。2018年1月,“729聲工廠”將晉江知名作者Priest的作品《殺破狼》改編成“商配”廣播劇,在貓耳FM播出,第一季的購買價格爲19.9元,迄今爲止播放量超過3200萬,成爲“商配”廣播劇相對成功的案例。這樣的劇目自帶大IP的關注度,劇作本身製作又精良,十幾年前長情的“中抓”愛好者,小說粉絲乃至新一批入場的聽衆們大概率會爲劇目花錢。同年12月,貓耳FM被二次元大本營B站收購,二次元內容與廣播劇的結合變得更加緊密起來。

“錢景”如何

艾瑞諮詢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從對網絡音頻用戶付費情況的調研結果來看,76.0%的用戶都在音頻平臺產生付費行爲,用戶年平均花費爲202.3元。以廣播劇、有聲書爲代表的聲音產業的確未來可期,並正在影響着更多年齡層的用戶。除了年輕人感興趣的廣播劇,還有另一種聲音產品——有聲書也在吸引着不同年齡的聽衆。有聲書的內容比廣播劇更單薄一些,有的是單人播講,有的是一男一女,有的要加上旁白。在喜馬拉雅平臺上,有聲書大V“有聲的紫襟”已經收穫了千萬級別的粉絲。在這種背景下,2019年起,喜馬拉雅等開始大舉進軍廣播劇的全年齡市場,首推的就是劉慈欣小說改編的廣播劇《三體》。迄今爲止,《三體》廣播劇全6季的總播放量已經達到6896.4萬。

製作《莎士比亞精選有聲劇》的李碩第一次接觸廣播劇,就是和729聲工廠合作製作《三體》廣播劇的配樂。劇目上線後,喜馬拉雅方面告訴他,他們要給《三體》廣播劇出一張原聲專輯。作爲劉慈欣的書迷,他根本沒想到有很多用戶真的願意花30多元購買一部廣播劇的原聲音樂,這也側面證明了劇集本身的火爆。《三體》上線一年多,他每個月都能收到1000到3000元不等的分賬,雖然錢數不多,卻讓他發現“這市場挺有意思”。正是在這件事之後,他看到了廣播劇的潛力,花費一年時間將各大聲音平臺都研究了一遍,纔開始入場製作廣播劇。

不過,點擊量的狂歡之下,廣播劇的盈利模式並稱不上完美,迄今爲止“真金白銀”收到錢的還是兩種:一是“一次性買斷IP”,讓用戶直接爲單個劇集付費的方式,另外一種則是會員包年暢聽大部分劇集的形式。如今在喜馬拉雅查看廣播劇熱播榜前十名,除了第一名《三體》之外,其餘的高流量作品幾乎都是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廣播劇,其中很多包含武俠和耽美元素:《魔道祖師》《六爻》《破雲》……這說明,願意爲廣播劇付費的還是二次元愛好者居多,暫時還沒有擴展到全年齡段。

而從另一端考察,廣播劇的從業人員與影視配音、編導、聲音設計甚至音樂行業工作者往往是同一批人,這些人的身份多元,收入來源也多元,廣播劇的從業人員數目是多少,從事這個行業到底能夠獲得多少收入,都無法得到精確的數據統計。

廣播劇的“頭部演員”確實火了起來,無論是配音類節目《聲臨其境》的推動,還是2021年B站的《我是特優生》節目,都將729、光合積木、邊江工作室等知名團體的配音演員推向臺前,但“腰部演員”的收入問題依然尷尬。配音演員可以通過配廣告、遊戲、影視劇、廣播劇等各個形式取得收入,但在這個“收入鄙視鏈”中,能接到廣告業務纔是最厲害的,可以達到1分半鐘的成品2萬元~3萬元的價格。而哪怕是業內大咖來錄製廣播劇,也無法拿到像廣告這麼高的價格。李碩透露,“腰部演員”的成品作品每小時大概只能拿到100元到300元。如果按一季廣播劇10集、每集20分鐘計算,一整季廣播劇的收入可能還不過千元。哪怕將各種收入加在一起,未成名演員的月收入可能也只有幾千元。這樣的低收入會導致人才的流失,對於製作方而言也是頭疼的問題。

聲音創作的新空間

新冠疫情期間,實地拍攝的影視表演遭遇困境,廣播劇“不用聚集製作”的優勢更爲凸顯,甚至,聲音表演成爲了海內外一些影視創作人新的靈感來源。2021年3月19日,Apple TV +上線的美劇《駭人來電》以其前衛的形式引發大量討論,它通過聲音演出和精美的三維立體動畫表現了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說到底,《駭人來電》就是一部有聲劇。

剛剛看過《駭人來電》的李碩也想在今年製作一些具有實驗性質的廣播劇,他對聲音領域可以延展的空間充滿了信心。還是以《三體》爲例,《三體》的影視化在全世界都是難題,但在廣播劇的世界裏,科幻小說的空間想象這件事並不是問題。“把三維世界給描述一下?太難了。諾蘭的電影拍四維世界都拍到頭了,但是聲音,你只要能想象就可以。”

在更多元化的內容開發這方面,廣播劇還有很大的空間。儘管現在的題材同質化,背後也隱藏着新內容成長的空間。比如,現在貓耳FM上也有不少“用愛發電”的自制網配劇,光合積木近年也開始製作像《問鹿三千》這樣原創的廣播劇,許多經典文學、小說的改編尚未完成,還有很大可發揮的空間。

做過無數種聲音工作的姜廣濤深刻地感受到移動互聯時代的飛速變化,他認爲,曾經單純的廣播劇僅僅是配音演員能做的一個方向,如今,他們的聲音可以透過各種形式和聽衆發生關聯:導航、動畫、有聲書、線下演出、線上直播、人工智能採集……數不勝數。他感嘆,如今這個時代不可能如從前那樣,讓一個人一直從事同樣的行業。“有的工作內容讓我們穿着服裝,說着臺詞,就呈現出一個二維形象來;有的工作讓我們做人工智能語言採集,錄1萬句話,語感、情緒都採集到了,就可以生成AI語音,這樣的事我以前也沒有見過”。

(實習生徐盈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