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首予東軟教育(09616)“買入”評級,目標價9港元。

報告中稱,東軟教育成立於2000年,是東軟控股旗下教育公司。公司業務圍繞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大連、成都、廣東三所本科學校),並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及培訓和教育資源輸出等業務,2020年分業務收入佔比爲73%/11%/16%。公司聚焦IT專業,2018/19學年公司IT專業數量/學生數排民辦高教企業第一/第二。2020年公司實現收入11億元/+14.8%,經調整淨利潤2.76億元/+40.9%,2020/21學年全日制在校生達39242人。

該行表示,2018年中國民辦高教經費總收入達1180億元,4年CAGR爲9.2%。隨着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逐漸邁上60%(“十四五”規劃明確要求),以及民辦高教的滲透率提升,行業未來成長確定性高。此外,由於行業的高進入壁壘和高分散性,雖有較多上市公司,但彼此無明顯競爭。考慮到民促法實施條例的出臺以及分類管理辦法的逐漸明確,高教板塊不確定性逐漸消除,看好板塊業績、估值雙升。

報告提到,公司競爭優勢:1)股東及品牌優勢:依託東軟集團在IT、醫療等領域的產業資源和品牌,東軟教育在專業、師資、課程上均緊跟產業發展,與集團形成良好協同。

2)教學優勢:旗下學校取得分數均爲各省民辦大學排名前四。大連學校具有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獲批數量中國民辦高校第一。學校在多個榜單排名名列前茅。86.5%教師爲碩士及以上學歷。

3)區位優勢:學校所在四川、廣東省毛入學率較低,民辦高教學生增速高於全國平均4.2%,同時IT產業人才需求大。

中信證券稱,公司投資亮點:兼具高確定性及彈性。1)高教業務確定性高:隨校區容量擴大及擴招政策驅動,預計學生數穩步增加(3年內有望超5萬人規模),同時四川省放開學費自主定價,學費提升預期明確。預計未來3年高教業務CAGR達16%。

2)輕資產業務彈性大:教學資源輸出業務推進順利,2020年新增12所專業共建合作院校。同時,湄洲灣項目首批計劃2021年9月開始招生(首屆學額1000人),該模式穩態下單體規模大(該行預計穩態每年貢獻利潤0.5-1億元),對業績提振多,預計教育資源輸出未來三年CAGR可達28%。此外,加速整合天津睿道,培訓業務有望隨疫情恢復逐漸回暖,預計未來3年CAGR達15%。

該行認爲,公司是中國民辦IT高等教育的領軍者,IT專業數量/學生數在業內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公司依託獨特的IT產業背景和優質的辦學水平,在高教政策催化以及資本助力擴張下,業績增長確定性強。該行預計,公司2021-23年調整後淨利潤爲2.79/3.59/4.52億元,對應EPS預測爲0.42/0.54/0.68元,現價對應PE12/9/7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