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24日下午,一場聚焦中國海洋實踐教育的高峯論壇在青島進行,來自中國太平洋學會科普與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海洋學會研學工作委員會、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專家學者,解讀國家“研學新政”,縱論中國海洋實踐教育的新路徑、新融合、新起點,探討海洋研學的理論實踐與發展前景,給關注和從事海洋實踐教育的聽衆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

本次高峯論壇,是2021年中國研學旅行及教育產業博覽會的一項重要內容,論壇主講專家用不同的主旨論題,對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強力推進的“研學實踐教育”展開論述。來自中國太平洋學會科普與傳播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張帆,以海洋實踐教育資源與研學產品策劃爲切入點,介紹了《海洋實踐教育課程開發指南》的主要內容;王鄂生博士從介紹當今國外先進海洋教育理念入手,對我國中小學海洋教育實踐的方向和路徑展開論述。中國海洋博物館負責海洋科普教育的專家劉潔介紹了通過“館校共建”模式,開展海洋教育的做法與經驗。中國海洋學會研學工作委員會專家鄧飛帆以《知海—愛海—親海》爲題,解讀海洋科普與海洋研學的融合發展。中國海洋大學旅遊系主任董志文教授展望“後疫情時期”,對未來海洋旅遊與海洋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的相互依存與增效促進,進行了詳細論述。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海洋地質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張訓華教授、中國海洋學會研學工作委員會李明春副主任委員到會致辭。

專家論壇在聽衆中引起強烈反響,會場上,紛紛全程錄音錄像、拍攝課件;會場外,圍着專家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原定三小時的論壇延遲了一個多小時才告圓滿結束。聽衆對記者表示:海洋研學實踐活動,是推進我國海洋教育發展、促進青少年海洋素質養成的重要舉措,對培養21世界海洋主人具有深遠的意義,代表了教育發展與變革的新方向。但實踐中,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也面臨很多困惑,聽了專家的論述,無論對海洋實踐教育宏觀思路,還是對具體做法,都有了新的認識。還有的聽衆主動邀請專家進學校、辦講座,宣講國家“研學新政”,爲中小學教育實踐的開展傳經送寶。

記者會後採訪了王鄂生博士,他指出:本次論壇的主要目的,就是建設一套海洋研學服務標準體系,促進海洋研學產業的健康發展;分析一張全國海洋研學資源地圖,助力海洋研學課程體系規劃;把握海洋研學發展正確方向與路徑,實現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的結合;探討館校共建模式,探討海洋文旅與海洋研學的協同發展,分享一批來自全國的海洋研學新經驗、新課程與新產品等。論壇圓滿舉行,達到了預期目的。

(編輯:呂高屹 責編:張君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