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呂秀倫發自上海

衛平對於足球極度狂熱,曾脫下西裝,穿着皮鞋,直接上場與球員較量。當年在集團內部的一場足球比賽中,他還曾經被踢斷大腿,不得不拄拐一年。這樣的投入,恐怕在投資人中並不多見。

衛平與足球的交集,始於上世紀末,他曾結緣五支上海球隊,是足球新聞上的“常客”。曾經轟動一時的“中邦重罰范志毅”事件,也是出自於他之手。彼時,衛平任中邦足球俱樂部的老闆。

但撕掉球壇大佬的標籤,衛平也曾是中國50強房企老闆。

白雲蒼狗,如今的足壇、商界,“衛平”這個名字鮮有耳聞。他的“沒落”不僅與足球上的無奈有關,還與當初“棄”足球“保”地產的選擇有關。

不久前,一紙限消令卻讓衛平再次出現在公衆視野。

5月10日,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上海大橋實業總公司開出限消令,而作爲上海大橋實業法人,衛平一同被波及。

反觀事件起因,上海新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認爲,原本長清路一房屋使用權歸其所有,卻被上海大橋實業擅自出售,造成其無法繼續使用涉案房屋,故訴至法院。

最終,這起案件以上海新地房地產勝訴告終。同時,上海大橋實業向上海新地房地產賠償使用權折價款199.37萬元。

資料顯示,上海大橋實業成立於1993年,註冊資本2000萬元,該企業在2004年10月已被吊銷。在股權上,職工持股會、上海萬通發展總公司各持股77%、23%。

不難發現,衛平並未持有該公司任何股權。他是在1997年下海後,到上海大橋集團擔任老總。

但現如今,衛平真正關心的是其背後的中邦置業(全稱“中邦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帝國。這也是截至目前,他個人唯一一家對外投資的企業。

“神祕人”輸血

資料顯示,中邦置業成立於2000年11月,註冊資本1.2億元,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爲主營業務的多元化集團公司。

在股權上,中邦置業由衛平、鍾海燕、衛緯、程剛、薛景分別持股46.33%、39.83%、12.91%、0.62%、0.31%。衛平作爲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實控人。

目前,在中邦置業對外投資37家企業(9家已吊銷、註銷)版圖上,間接持股企業達122家,涉及房地產開發、酒店管理、養老、基金管理、證券等行業。

在對外投資層面,涉及酒店投資有上海中邦世家酒店、上海中邦頤道養生酒店等;涉及養老產業有上海中邦頤道養老等;涉及基金管理有上海大普股權投資基金等;涉及證券有申港證券等。

投資門類五花八門,還有紅酒、文化傳媒等,但旗下企業唯獨不見“足球”字眼。

其中,旗下投資的一家證券公司尤爲引人注目。據樂居財經獲悉,中邦置業持有申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2857%股權,投資數額達1.5億元。

申港證券於2016年3月設立,註冊資本35億元,爲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十後設立的國內首家兩地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

然而,這家明星證券公司曾多次被中邦置業放上質押“貨架”上。

包含歷史股權出質在內,中邦置業、衛平作爲出質人,累計6次出質股權,其中3次將申港證券作爲標的進行出質,出質股權數額在7500萬元-1.5億元不等。

此外,中邦置業6次股權出質中,3次質權人均與張鎖林有關。去年8月27日,中邦置業將申港證券7500萬元股權數額質押予上海鴻易股份有限公司;同日,衛平將所持中邦置業全部股權數額5559.94萬元質押予上海鴻易。

查閱資料獲悉,上海鴻易由安徽盤景水泥有限公司、張曉平、王莉莉各持股49%、45.9%、5.1%。穿透股權可知,張鎖林作爲最終受益人之一,持有30.14%股份。

此外,在歷史股權出質中,中邦置業將申港證券1.5億元股權數額質押予盤固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仍處於有效狀態。

在盤固水泥股權上,張鎖林等9位自然人股東合計持股100%。其中,張鎖林持有88.7648%股權,其餘8位股東持有0.3189%-2.8094%不等股權。

不難發現,作爲中邦置業的“質權人”上海鴻易、盤固水泥,均與張鎖林存在關聯。

除了“神祕人”張鎖林相助,信託也是中邦置業“輸血”渠道之一。

在對外投資版圖中,上海大普股權投資基金管理由中邦置業、新華信託各持股50%。另外,新華信託還曾作爲中邦置業全資子公司上海中邦世家酒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人之一,並於2014年7月退出。

足球“地產經”

衛平深諳經商之道,將商業與足球進行完美融合。

從某種意義上講,足球是他爲企業造勢的載體和工具,通過小小的資金投入,獲得了單純廣告宣傳無法企及的品牌效應。

從學生時代,衛平就是一個狂熱的足球愛好者。在浦東政府工作多年後,他被調往大橋集團,隨後浦東新區政府組建聯洋土地發展公司,衛平又成爲了這家公司的老闆。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衛平所在的聯洋土地成爲浦東俱樂部的股東之一,因爲熱衷足球,他被委任爲上海浦東俱樂部的總經理,這也是衛平第一次真正成爲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者。

2000年,上海浦東隊正式冠名爲“浦東聯洋8848隊”。衛平硬是把一支瀕臨降級的球隊帶到了甲B聯賽的前4名,不僅沒有賠什麼錢,而且通過足球拉動,聯洋集團的品牌效應驟然提升。

同年年底,浦東足球俱樂部被高價轉賣給上海中遠。作爲一名足球投資人,衛平並不甘心,他還沒有實現自己率隊征戰頂級聯賽的夢想。

之後,衛平暫時離開了中國足球的舞臺,組建了上海聯洋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中邦置業的前身)。

造勢,一直是衛平最爲擅長的一種經營策略。球隊雖然沒有了,足球作爲一種載體,爲衛平擦亮聯洋社區的品牌仍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聯洋社區即爲上海聯洋置業“招牌菜”。資料顯示,該社區佔地約2平公里,實爲涵蓋居住、商業、學校等功能於一體大型綜合體。

2002年初,衛平將即將出徵韓國的中國國家隊請進了聯洋社區進行集訓;次年,他又聘請徐澤憲麾下球星申思擔任聯洋社區形象代言人,並且親自策劃了申思與妻子王雲的“海陸空”豪華婚禮,轟動上海灘。

在此背景下,當衛平開始進軍珠海房地產市場時,他想到的第一個開路鑰匙仍是足球。在成功收購珠海安平隊的背後,是衛平對珠海拱北地區最大的北嶺村改造地塊開發權的渴求。

隨着全國範圍內開發項目的增多,上海聯洋置業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制,成立了中邦置業。

2004年中甲,珠海中邦球隊衝超成功。此時,恰逢中邦在珠海的房地產投資項目受阻,於是球隊決定2005賽季告別珠海,返回上海。

實際上,作爲一家規模並不算太大的房地產公司,在珠海項目擱淺之後,公司在資金上面臨一定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養活一支中超球隊征戰頂級聯賽,並非易事。

2005年,中邦經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賽季。球隊的內部矛盾徹底爆發,無奈之下,衛平最終把球隊轉賣給了朱駿。

直到2007年底,衛平重新收購上海七鬥星隊,組建無錫中邦。實際上這次收購衛平打出了與4年前珠海中邦時一樣的牌,希望用足球,讓集團在無錫的產業項目打開局面。

但是由於關注度太低,這支中邦隊在無錫只踢了一年,就又回到了上海,被冠以浦東中邦的新名頭。

去年,無錫中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無錫中邦地產”)因發佈違法廣告案,將辦公、商業用房虛構成住宅用房宣傳,相關部門處罰款45.99萬元。

無錫中邦地產成立於2006年,最初由中邦置業100%持股。2015年11月,公司新增股東南京首和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1%,中邦置業持股比例下降至49%;2020年8月,南京首和投資退出,再次變爲中邦置業持股100%。

次月,中邦置業撤出,上海香樟實業有限公司入主無錫中邦地產,持股100%。上海香樟背後由徐俊和秦亮分別持股60%和40%。

眼下,關於衛平與足球、地產的傳奇故事越來越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