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料大賽中暫落下風,2021款理想ONE憑啥漲價一萬? 

作者 | 秦章勇

編輯 | 李歡歡

未來汽車Daily

“理想ONE,2020年新能源SUV銷量冠軍,2020年30萬以上國產車型銷量冠軍。”宣佈理想汽車2020年戰績時,理想汽車CEO李想總是刻意停頓一下,享受臺下蜂擁而至的掌聲。

5月25日晚上8點,在距離北京市中心四十公里外,位於順義的理想汽車北京研發總部,李想乘勝追擊,發佈了2021款理想ONE。

此次發佈的新車仍然只有一款車型,售價33.8萬元,相比舊款理想ONE漲價1萬元整。新款理想ONE提供三種特別版車漆顏色可選,售價略高,爲34.8萬元。相比現款理想ONE,新款車型在輔助駕駛系統軟硬件及配置上有所升級。當李想喊出“一款頂配,全部標配”的口號,再次引起臺下一陣騷動。

在新造車陣營中,理想汽車是爲數不多堅持增程式技術路線的車企,希望產品兼顧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優勢。事實證明理想汽車押對了寶,單憑一款理想ONE,便躋身新造車頭部梯隊。2020年理想ONE銷量超3萬輛,進入2021年銷量繼續攀升,自2019年12月開啓交付以來,理想ONE累計交付量已超過5.5萬輛。

即便如此,只有一款車型恐怕很難在這條擁擠的賽道站穩腳跟,智能電動車大勢所趨,理想汽車必須加速奔跑。純電動將成爲理想必然轉型方向。

1

漲價一萬,漲在哪裏?

臺下衆多粉絲中,有一位特殊的觀衆——地平線CEO餘凱。因爲新款理想ONE是首款使用地平線雙 “征程 3” 芯片的車型。2021上海車展,理想汽車與地平線正式簽署深度合作協議,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將向理想提供開放易用的智能駕駛和智能交互計算平臺。

“地平線的工程師經常和我們一起工作到深夜12點。”發佈會上,李想點名感謝地平線。事實上,早在發佈會之前,地平線官方就開啓了關於新款理想ONE的多輪預熱,這足以證明雙方對此次合作的重視。

征程3自動駕駛專用芯片來源:理想汽車

官方介紹,征程3是地平線基於自研的BPU2.0架構,針對高級別輔助駕駛場景推出的新一代車規級AI芯片,AI算力可以達到5TOPS,此次量產上車的兩顆征程3芯片物理算力可達10TOPS,計算功耗僅爲6W,這也爲理想AD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提供了算力保障。

新款理想ONE標配全棧自研的理想AD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在原有的Level 2級別輔助駕駛基礎上,升級NOA導航輔助駕駛的能力,這也讓理想汽車成爲第一家基於國產芯片實現NOA導航輔助駕駛全棧自研的汽車企業。

理想汽車CTO王凱曾表示,之前理想和Mobileye合作,輔助駕駛系統的感知算法等均由對方提供,“系統雖然比較成熟但不夠開放,我們參與的比例比較小”。言下之意,接下來理想會加強自主研發能力,以實現技術自主可控。

這不難理解,自研自動駕駛系統可以持續迭代技術,保持優勢。蔚來已經有NOP,小鵬則推出了NGP,兩者均將自動駕駛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理想同樣不想被別人卡脖子。

爲了在智能車機領域搶佔先機,小鵬P5率先採用激光雷達方案,蔚來ET7緊隨其後,不惜成本瘋狂堆料。理想也開始向智能電動化傾斜資源,新款理想ONE也開啓了堆料模式。

根據官方資料,新款理想ONE採用了全球首個量產交付的800萬像素視覺識別攝像頭,識別精度可以達到4K級別。相比於當今主流的攝像頭,這顆800萬高清攝像頭的有效可視距離爲200米,角度達到120°,能夠幫助駕駛者看得更遠、更清、更廣。

新車配備的毫米波雷達,也由此前的1個提升到5個,採用博世第五代產品,每顆雷達識別範圍爲150°,探測距離超過110米。在軟硬件的加持下,新款理想ONE除了可以識別紅綠燈和樁桶,還可以識別路肩。這套NOA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可實現在部分封閉道路條件下,自動上下匝道、自動加速併線的功能。

特斯拉FSD需要額外收費不同,理想這套包含NOA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在內的AD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將在2021款理想ONE上實現標配,車主不需要額外加錢,也不需要支付訂閱費。

針對車主集中吐槽的舊配置,新款理想ONE也做了優化。比如油箱的容積從45升擴大到55升,車輛在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爲1080公里,WLTC工況續航里程爲890公里。尺寸相較現款車型也有小幅提升。同時新車取消了7座版車型,採用全新設計方向盤。新款理想ONE還對智能發電系統進行了效率優化,在燃油發電模式下,NEDC工況的熱機油耗爲6.05L/100km。

2

理想ONE苦等援兵

在“蔚小理”陣營中,理想汽車最爲特立獨行,押注增程式混動路線,且並不着急推出新款車型。自2019年推出理想ONE,始終只有一款車型單打獨鬥,顯然會丟失不少潛在用戶。

從產品陣容來看,小鵬汽車旗下擁有小鵬G3、P7和P5三款車型,價格區間爲15萬至40萬元。蔚來汽車更是發佈了四款車型,價格區間35萬至60萬元。這兩家新造車均實現了轎車與SUV車型的覆蓋。相較理想,蔚來與小鵬能夠向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強敵入局。今年以來,百度、小米、360等科技巨頭下場造車。更早之前,上汽、吉利、東風等傳統車企也推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搶奪市場份額,其中東風推出的嵐圖FREE更是與理想ONE針鋒相對。

對於理想來說,推出新的產品,便顯得尤爲急迫。

李想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表示,從2022年開始,理想將保持每年至少發佈兩款新車的節奏,在2023年實現純電系列產品的交付,到2024年產品將覆蓋15萬-50萬元的完整區間,每年的銷量目標爲“大幾十萬輛”。

在技術路線方面,理想依然有點“軸”。“起碼在2030年之前,增程式(還)是我們的主流,但純電動市場肯定也不會放過。”此前在接受採訪時,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直言。不過,他也認爲,純電動市場未來將擁有500萬甚至700萬輛的體量。理想終將踏上純電之路。

李想曾立下幾個目標,希望在2025年時,能夠獲得一張自動駕駛賽道入場券,同年,在中國智能電動車市場佔據20%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市場第一,2030年則要拿下25%的全球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

李想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仍然骨幹。

單從自動駕駛硬件水平來看,新款理想ONE並沒有太大優勢。以蔚來ET7爲例,其配備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11個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1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2個高精度定位單元、1個車路協同感知和1個增強主駕感知。芯片則搭載了四顆英偉達 Orin芯片,算力高達1016TOPS。智己汽車和上汽R汽車的產品算力也動輒上千。

搭載兩顆征程3芯片的新款理想ONE,物理算力僅爲10TOPS。雖然一味堆疊算力也需要考慮軟硬件協同發展,但芯片算力代表着車輛的計算能力以及處理問題能力的高低,比拼芯片已經成爲趨勢,身在其中,理想必須無條件迎戰。

好在,憑藉股價和銷量齊增,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實現了首次季度盈利,成爲造車新勢力中首家實現盈利的車企,現金儲備達到298.7億元人民幣。有了這筆錢,理想將加大研發投入的比重。按計劃,理想的研發費用將達到至少30億元人民幣。未來三年,理想的研發費用將達到每年60億元人民幣,其中預計超過一半的費用將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相關研發工作。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