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海潮]第一次知道彭士祿,是很多年以前在某刊物上看到的這張照片(圖一),由於高度保密,當時的照片做了模糊化處理,以至於照片中的人臉五官都有些變形錯位,現在環球網記者走進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走進九〇九基地,走進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主廠房,感受彭士祿在這裏工作、生活的攻堅歲月,聽創業前輩們講述關於他的傳奇往事。作爲中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爲核潛艇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卻認爲自己只是中國核動力道路上的“墾荒牛”,在這一宏偉工程中,“做了鋪磚添瓦的工作”。彭士祿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讓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提前2~3年下水

中國研製核潛艇起步時的艱辛,是如今很難想象的。

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原科技處處長孫榮綿介紹,當時主要困難有:一是國家的技術基礎很薄弱,基礎工業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二是國家正處於經濟困難時期。

此外,還有外國的嚴密技術封鎖。可以說就是一張白紙,沒有圖紙資料,沒有權威專家,沒有外來援助,沒有設備,沒有經驗,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連核潛艇長什麼樣都沒有見過,僅有的參考資料是從報紙上翻拍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一個從美國商店買回來的兒童核潛艇模型玩具。在這種狀況下搞核潛艇,難比登天,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學”。

而且由於國家經濟困難,1961年秋到1965年3月期間,我國核潛艇工程還經歷了被迫“下馬”的坎坷歷程。

孫榮綿回憶說,除了學校物理課的知識,但是僅靠這些研究潛艇核動力裝置是不行的,這就開始有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在1964年以前,彭士祿曾掀起一個學習(核動力技術)知識的高潮。

記者瞭解到,彭士祿一開始並沒有在這條戰線上,他是在原蘇聯完成原子能核動力專業學業,留學歸來後參與到核動力研發設計工作中。1962年2月,彭士祿作爲主要負責人,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的研發工作——而這正是在我國核潛艇工程下馬後,那段最困難的歲月。彭士祿帶領被縮減的隊伍繼續艱苦攻關,要求他們“鑽進去、迷上它”,爲核潛艇工程重新上馬穩定了骨幹,積蓄了力量。

1964年,我國潛艇核動力裝置總體設計初具雛形。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原副院長楊朝勇介紹說,核潛艇的核心是核動力,核動力的心臟是核反應堆。“潛艇核反應堆的研製,是在彭老總的帶領下完成的。”

1965年3月,核潛艇工程重新上馬。早前組織完成了我國第一份核動力裝置初步設計草案的趙仁愷,被任命爲潛艇核動力研製部副主任兼副總工程師,另一名副總工程師就是彭士祿(注:當時是兩位副總工程師,未設立總工程師)。趙仁愷一頭扎進彭士祿等人制訂的核潛艇主方案、主參數中,他由衷地感謝,滿懷深情地對彭士祿說:“彭老總,你們辛苦啦!”

核潛艇工程研製工作全面展開後,國家要求在1970年建成與核潛艇1:1的陸上模式堆,擔當潛艇核動力裝置的“前驅”。

1965年,中央決定選擇地處西南的一片山區作爲建造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廠址,在那個毫無工業基礎的地方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核動力研發綜合基地,代號九〇九。

10月,以趙仁愷爲隊長的設計隊陸續進駐現場。

1967年4月,核潛艇模式堆主廠房破土動工,建設正式啓動。

1969年,核潛艇陸上模式堆主廠房的土建施工完成,設備安裝開始。

1970年4月,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安裝完畢,迎來了啓堆的時刻。

1970年7月25日,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開始提升功率,8月30日,反應堆滿功率運行,試驗一次成功!在山谷間的一片歡呼聲中,現場總負責人彭士祿立即打電話向周總理報告。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經過半年的反應堆安裝和調試,1971年8月完成繫泊試驗,9月試航成功。

九〇九基地工作人員感慨地說,毛澤東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壯語,我們實際用了5、6年的時間就實現了。

彭士祿和廣大幹部羣衆,僅用5年時間就實現陸上模式堆從建設到滿功率運行,這個速度,即便在科技和生產發達的今天,也是非常緊迫的。

而研製核潛艇的技術難度,要遠遠超過研製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我們國家在毫無工業基礎的地方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核動力綜合研發基地,全國26個省級行政機構,1200多個單位的科技人員、工人與幹部、解放軍指戰員共計8000多人蔘加了攻關會戰。數萬臺套部件,配套實驗室,都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首艘核潛艇完全國產,連一顆螺絲釘都沒有進口。在當時情況下國家的科技、工業、製造能力,我們能造出來,真是非常不容易。

在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主廠房內,記者看到了一個大約比現在的18寸登機箱略大的集成電路模塊,如今同樣的功能只要比指甲蓋還小的芯片就能輕鬆實現。工作人員介紹,這可是當時我們國家最高技術水平的成果。

對於這段歷史,彭士祿在他的自述中,是這樣講的:“我們這一羣體頂着頭皮,用一股犟勁,只用六年時間硬是把它搞了出來,真是奇蹟!靠的是什麼?除了中央的決心和領導的支持外,靠的是共產主義的愛國之心、羣體的智慧和合力、一股犟勁精神。我深深感到‘老九’們的可愛,羣體的可愛。在這一宏偉工程中,我和他們一樣,努力盡職盡責,做了鋪磚添瓦的工作。”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工作人員說,彭士祿敢於擔當,敢於決策,使“國之重器”,第一代核潛艇提前2~3年下水。大亞灣、秦山等核電基地不斷壯大,彭士祿堅持自主發展,使我國擁有了核動力設計人才隊伍和設備研發能力。彭士祿無私奉獻,爲核動力事業貢獻的一生。

“彭大膽”和“彭拍板”

作爲技術總負責人,彭士祿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問題,無論爭論多激烈,風險有多大,他都敢於拍板。“彭大膽”、“彭拍板”的雅號盡人皆知。他常對同事們說,錯了我負責,對了,功勞和成績是大家的。出現技術爭執,“不要吵,做實驗,用實驗結果說話,根據實驗結果我來簽字,我負責。”

但是彭士祿敢於拍板,並非“盲動主義”,也不是心血來潮。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俊崇說,彭士祿是非常講究科學,堅持科學決策的,例如支持建造陸上模式堆等問題,他既敢於承擔責任,又能夠實事求是的處理技術問題。

孫榮綿說,彭士祿做決策膽大心細,第一,靠他自己的技術功底和決策、決斷能力,還有魄力;第二,靠我們這支好的隊伍;第三,是有充分的實驗做基礎。要做部件的實驗,要做原理樣機的實驗,最後還要搞工程樣機的實驗。有這樣大量實驗做基礎,他“拍板”不是胡亂拍的,他掌握重大技術方向,我認爲是穩健型的決策。

對於“彭拍板”的稱呼,彭士祿在他的自述中這樣寫道: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餘下三分通過實踐去解決。這屬本性難移,急性子。有些問題只有趕快定下來,通過實踐再看看,錯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這比無休止的爭論要高效得多。也有拍錯板之例。他的體會是:“不怕拍板,不怕拍錯板,因爲拍錯板可以改。最怕不拍板。”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萬鋼說,核反應堆建設的核心,是個科學問題。彭士祿是我國高級核動力專家,是首批工程院院士,他有科學的知識,他“敢拍板”。他身上真的有一種信仰,有一種革命的精神,應該說這是從他父親澎湃身上繼承來的,這是根的問題。彭士祿幼年母親、父親相繼犧牲,他喫“百家飯”長大,數十位“媽媽”的厚愛,這是他的人民情懷。

“親密的革命戰友”

若二者缺一,中國核潛艇歷史將被改寫

據《大國匠心——趙仁愷傳》一書中記載,當人們再次回首陸上模式堆建設的那段歲月,不得不慶幸,冥冥之中,組織安排彭士祿和趙仁愷這兩位副總工程師一同開展工作,真是絕好的搭檔。彭士祿是一個有擔當,敢於負責任的科學管理者,工程設計導師和指揮者。彭士祿粗中有細,趙仁愷細中求實,二人優勢互補,這在覈潛艇工程開展過程中留下了許多佳話。兩人能夠搭伴攻關是最優選擇。如果二者缺其一,陸上模式堆的建成恐怕都將大大延後,中國核潛艇的歷史也將被改寫。

在走訪期間,記者問起該如何形容彭士祿和趙仁愷的關係,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工作人員說,他們是“親密的革命戰友”。

據有關記載,1970年7月16日,彭士祿赴京彙報後,和周恩來總理派來的專家指導小組抵達陸上模式堆所在地。彭士祿在長達1公里近2000餘人的歡迎隊伍中找到了趙仁愷,興奮地挽着趙仁愷談起周總理聽取彙報的過程和指示,根本無暇顧及歡聲雷動的人流……革命戰友之情,從中可窺一斑。

一生傳奇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彭士祿的名字曾很少爲外界知曉,但是他的事業卻改變了世界格局。

在完成第一代潛艇核動力裝置研製後,彭士祿又轉戰核電,成爲他人生第二事。他進行管理創新,提出:業主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等,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彭士祿這些大膽的變革對於我國核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堅持核電設備國產化,“凡是中國自己能幹的都自己幹”。

1970年代,他確定了我國核電站堆型技術路線,將壓水堆作爲我國發展核電的主力堆型。後來由此誕生了秦山一期核電。1983年起,他領導我國第一個引進核電站,大亞灣百萬千瓦核電廠的建設。1986年起,他領導我國首個自主商用核電站,秦山二期核電的建設,開啓了我國核電自主化的進程。連同早前的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和第一艘核潛艇,彭士祿開創了我國核動力事業的五個第一。

彭士祿自創的熱工水力計算方法,核潛艇工程戰線上的人無不讚善。他主持建立的核動力裝置主參數計算方法,在主參數選定、系統組成及關鍵設備的選型等方面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並可應用於壓水堆核電站。

彭士祿說,我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但是這兩件事我認爲是一件事,那就是核動力。中國核潛艇研製成功絕不是一兩個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充其量就是核潛艇上的一枚螺絲釘”。

在自述中,彭士祿院士這樣寫道:

“遺憾之事。一生最大遺憾之事就是‘夫人’太多,共有三個。第一‘夫人’是核動力,第二‘夫人’是菸酒茶,第三‘夫人’纔是小瑪莎(注:彭士祿夫人馬淑英)。小瑪莎不甘心當第三,造反了,非晉升不可。爲了和睦,只好升爲第二,纔算平息。來世能否當第一夫人?很難說。”

“現如今,老朽已木訥,但有三個心願:一是盼望祖國早日擁有更加強大的核潛艇力量;二是盼望祖國早日成爲核電強國;三是盼望祖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圓了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夢!”

“如活着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爲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