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媒體述評:中國“水稻英雄”在全球備受尊敬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道 據菲律賓《馬尼拉公報》網站5月25日報道,菲律賓外交部長特奧多羅·洛欽5月25日加入了國際社會悼念中國科學家袁隆平的行列,袁隆平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

洛欽在推特上說:“亞洲與中國一樣悲痛。”22日,袁隆平因器官衰竭逝世,享年91歲。

報道稱,總部設在拉古納省洛斯巴尼奧斯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稱讚說,袁隆平的工作推動了雜交水稻的大規模生產,對現代雜交水稻品種的發展至關重要。

該機構在推特上說:“今天(25日),我們緬懷並向‘雜交水稻之父’、水稻科學的堅實支柱袁隆平教授致敬。他的研究成果推動了雜交水稻的大規模生產。”

報道還稱,在表達哀悼的同時,聯合國稱,這位備受尊敬的中國科學家是“真正的糧食英雄”,他對農業的貢獻幫助養活了世界。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在推特上發表聲明稱:“今天,我們哀悼一位真正的糧食英雄的逝世。中國科學家袁隆平培育了首批雜交水稻品種,使數以百萬計人口免受飢餓。他於今天逝世,享年91歲,但他的遺產和消除飢餓的使命將永存。”

報道稱,袁隆平生前去過菲律賓多次。他的研究在上世紀70年代取得突破,他培育的一種雜交水稻年產量比當時已有品種高出20%至30%。

社交網絡上更是溢滿悲痛,人們紛紛表達對袁隆平的悼念,稱讚他幫助了世界許多地區的人,尤其是那些飽受饑荒之苦的人,稱讚他爲農業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

報道還稱,包括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在內的許多東南亞國家都受益於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4日發表題爲《爲消除飢餓而奮鬥的水稻英雄爲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的社論稱,科學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爲過。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就是一個例子,對水稻的研究使他在中國成爲英雄,在全球備受尊敬。他有一個在中國和世界消除飢餓的夢想,並通過培育能提高產量、填滿飯碗的水稻品種實現了這個夢想。幾十年來,他堅定不移、無私奉獻,過着簡樸的生活,正因爲如此,在他逝世的消息傳出後,舉國悲痛。

他被人們親切地稱爲“袁爺爺”,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上世紀中國遭遇的饑荒促使他將畢生精力放在避免歷史重演上,他的研究重點是水稻,也就是中國人和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