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急不得也等不得!蔡奇陳吉寧調研城市副中心,要求紮實推進減排降碳

5月29日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到城市副中心調查研究。他強調,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標誌。北京作爲首都,理應在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城市副中心是北京重要一翼,在低碳發展方面大有可爲,要圍繞創建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紮實推進減排降碳各項工作,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一同調研。

察看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工程建設現狀

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

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四期工程計劃年底完工,將成爲城市副中心東部一條重要生態綠帶。蔡奇、陳吉寧察看建設現狀,指出,要堅持自然野趣,選擇適宜鄉土樹種,合理設置慢行步道,打造親水空間,讓市民享受綠色發展成果;強化與廊坊北三縣綠色一體化發展,協同建設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共同打造高品質生態廊道。

察看碳減排技術應用情況

正在建設中的京能集團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務保障中心,運用多種新材料、新工藝,大大提高建築節能效果,可實現近零碳排放。市領導詳細詢問碳減排技術應用情況。蔡奇叮囑,國企要帶頭實施碳減排,推廣綠色建築,注重控制成本,確保新型儲能設備安全。

瞭解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運行情況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是第一家入駐城市副中心的綠色金融智庫。蔡奇瞭解運行和研究等情況,希望研究院發揮智庫平臺作用,引進優秀綠色金融人才和機構,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有關部門要主動上門做好服務。

蔡奇在永順鎮座談時指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充分挖掘城市副中心資源潛力,全面推動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大幅提升綠電應用比重,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將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作爲產業落地約束條件,鼓勵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碳排放少的產業發展。推行綠色建築和超低能耗建築,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結合老城“雙修”,對老舊小區等存量建築實施節能改造。打造綠色低碳交通體系,探索設立超低排放區,推廣應用新能源車,沿河、沿綠、沿路建成慢行系統。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進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等創建活動。

蔡奇強調,實現碳達峯、碳中和不僅要做好碳排放的“減法”,還要做好生態碳匯的“加法”。不斷擴大綠色空間,推進大尺度綠化,建設一批城市公園,確保創森成功驗收。提升水系生態品質,推進潮白河、溫榆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突出拓展區生態功能,建設景觀生態林。

蔡奇強調,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要以此爲契機,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以運河商務區爲載體,發揮北京綠色交易所帶動作用,建設全國自願減排等碳交易中心,在綠色金融體系構建、標準制定、政策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培育綠色低碳產業集羣,鼓勵綠色科技創新,支持開展前沿技術研發攻關,推動科技成果在城市副中心就地轉化。

蔡奇強調,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急不得也等不得,要堅持試點先行,落實到各個區域和單元,推動重點區域、示範性項目率先突破。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做好頂層設計,市級相關部門完善相關政策。行政辦公區要率先實現碳中和,環球主題公園及文化旅遊區、運河商務區建設近零碳排放示範區域,城市綠心建成“零碳公園”,張家灣、宋莊、臺湖等特色小鎮打造一批綠色低碳樣板。

陳吉寧指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城市副中心要緊抓“十四五”關鍵期,圍繞功能定位和階段性發展特徵,研究制定科學合理、有效可行的時間表、路線圖,推出操作性強的低碳減排措施,分解任務、壓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努力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要深化改革創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用好市場化機制,激勵各方協同共進,形成工作合力。強化科技賦能,推動低碳、零碳技術研發應用,不斷完善技術路徑,積極推進綠色建築。加強宣傳引導,動員全民參與,讓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促成羣衆行爲習慣養成,爲打造可示範可推廣可持續的綠色城市發展模式創造有利條件。

市領導張家明、隋振江、楊斌、靳偉參加調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