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衆號“江蘇省消保委”

微信公衆號“江蘇省消保委”5月29日消息,智能客服越來越多,但客服系統不服務、智能客服不智能、人工客服藏得深、客服電話難打通等問題卻也成爲阻礙消費需求釋放的“攔路虎”。近日,江蘇省消保委針對部分企業智能客服溝通不順暢、人工客服缺失等現象,開展了數字化背景下客戶服務便利度消費調查,通過真實的消費體驗督促企業提升服務質量,推動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努力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營造安全便利的消費環境。

調查概況

調查對象:選取了48個APP平臺,涉及公共服務、金融服務、出行旅遊、生活服務等。

●調查採取線上問卷調查與體驗式消費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線上問卷調查,共計14136人蔘與;體驗式調查共獲得有效樣本96份。

客戶服務調查結果

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消費者遭遇客服難題。其中71.2%的消費者表示遇到機器人“答非所問”、不智能的問題;23.6%的消費者表示無法找到人工客服或人工客服存在“踢皮球”等現象。

據問卷調查數據統計

No.1 線上客服

客服按鈕不易查找,智能客服“不智能”。

● 六成以上線上客服通道較爲隱蔽,一個平臺無在線客服。

●八成以上在線人工客服藏得深,需要一次或多次輸入“人工”或“轉人工”字樣才能轉接。

優酷視頻轉接人工客服圖示 

●在線人工客服“排長龍”,應答速度慢現象頻現。

No.2 電話客服

層層轉接、人工客服呼入難問題突出。

●超五成平臺電話熱線不好找,一平臺無電話客服。

● 呼叫人工客服轉接多,四個平臺設老年專線。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百度,針對老年人提供專門客戶服務。●15%的平臺電話人工客服“坐席忙”、等待時間長。

調查還發現,多個客戶服務通道間存在互相推諉現象

體驗人員在愛彼迎、微信的電話客服等待時,都聽到提示人工客服忙,建議線上客服溝通交流,而此前線上人工溝通卻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回覆,甚至線上人工無人回覆。而在貨拉拉、滴滴出行的電話語音提示中,涉嫌“套路”消費者。在滴滴出行語音中,會提示排隊人數較多,有較長時間等待,可稍後撥打,但是如果此時不掛斷電話,等待10秒內電話即接通。

有關建議: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完善智能識別系統

通過分析平臺客戶的語言習慣、常見問題等,建立相應的數據分析和智能識別系統;採用更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從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提升系統的應變與識別能力。

人工客服不應缺位,確保特殊情形下能夠“一鍵轉接”。

通過人機協作來提高爲消費者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更好地回應消費者訴求。針對某些特殊領域、特殊羣體,應該做到人工客服“一鍵轉接”。

將客服納入評價體系,全面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相關部門可以將企業客戶服務納入消費者滿意度評價體系,定期開展檢查測試。企業應將客戶服務作爲產品和服務的延伸,暢通消費者訴求傳達渠道,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建立行業標準,提供便捷、有效客戶服務。

企業隱藏客服按鈕、取消人工客服等行爲,在某些程度上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批評權。隨着客戶服務多樣化、複雜化,亟待建立具體的客戶服務行業標準,包括客戶服務時長、智能客服優化標準、人工客服設置及服務流程、消費高峯的客服處置、緊急事項能夠人工客服“一鍵轉接”等內容。 

(原題爲《客服“躲貓貓”,考驗耐心,丟了誠心!如此客服,難以信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