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捆綁”還是“鬆綁”? 韓美領導人會晤談了什麼

日前,美國總統拜登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會晤,引人注目。這也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第二次與外國元首舉行面對面會晤。

在文在寅總統任期只剩最後一年之際,韓美領導人會晤究竟談了什麼?對於東北亞局勢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捆綁”還是“鬆綁”? 韓美領導人會晤談了什麼

2021年5月21日,到訪美國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與拜登會談前先和副總統哈里斯見了面。

哈里斯偷偷擦手 “握手外交 ”中極其罕見 

哈里斯:今天,我們將討論廣泛的問題,包括我們牢固的夥伴關係,以及朝鮮半島存在的挑戰。

然而,在隨後的環節,卻引發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尷尬事。“握手外交”,在近年來,特別是前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就成了評判美國對外關係的一個“小指標”。在心理學家看來,居高臨下的握手通常具有攻擊性,而“鐵鉗式”握手則是自負的表現。

韓國《先驅經濟》提醒人們,2017年,文在寅爲會見特朗普,曾精心準備了萬全的“握手戰略”,以體現韓美關係“充滿友誼和信賴”。

但此次,當文在寅用平衡姿態握手後,對方卻偷偷擦了擦手,有些出乎意料。韓國《媒介觀察》網站據此認爲,這是“官方儀式中極其罕見的場面”。

行程外的羅斯福紀念公園 

在韓美首腦正式會晤前,文在寅訪問了原本不在行程單之內的羅斯福紀念公園。

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經濟危機的改革措施,史稱“羅斯福新政”。

在羅斯福總統的孫子德爾·羅斯福(Del Roosevelt)面前,文在寅表示自己在大選時也曾提出以羅斯福總統爲榜樣。不過,在美國媒體看來,文在寅與高大的羅斯福雕像合影,似乎是想接機拉近與拜登的關係。

拜登在就任美國總統後,由於推出總額2.3萬億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和總額1.8萬億美元的“美國家庭計劃”,被一些《紐約客》比喻爲“第二個羅斯福”。韓國《民族日報》更直言,這趟出訪是爲呼應拜登“量身定製”的行程。不過,羅斯福新政的一個特點是,當時羅斯福領導的民主黨政府由於掌控着國會兩院的行政和立法權擁有強大的執行力,是實實在在的“大政府”。

但如今,在美國政治學者福山看來,拜登政府執行力要弱得多。

5月28號,拜登提出了6萬億美元的2022財年預算,但“撒錢”的代價是,物價以近3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收入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跌。

美國對朝鮮半島是何態度 

在外界看來,明確美國新政府對朝鮮半島的態度,是文在寅此行的重點之一。4月30日,經過長達數月的內部審議,白宮在拜登就職100天之際宣佈完成了對朝鮮的政策評估,將以“務實方式”尋求與朝鮮展開外交。拜登之前的兩位總統,在對待朝鮮問題上風格迥異。奧巴馬奉行“戰略忍耐”,試圖利用經濟和軍事上的壓力,迫使平壤重返談判。特朗普則致力於“大交易”,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了首腦峯會,試圖一舉解決半島問題。

韓國《民族日報》認爲,與美國傳統的“極限施壓”和特朗普的“大轉彎”不同,拜登的對朝政策更可能採取中間路線,表現出“極限靈活性”。文在寅對此頗爲關注。

“捆綁”還是“鬆綁”? 韓美領導人會晤談了什麼

4月下旬,文在寅就通過《紐約時報》敦促拜登與朝鮮接觸,呼籲美朝雙方採取“漸進、分階段”的步驟向無核化邁進。在韓國國內,文在寅目前的麻煩已越來越多。

在房價不受調控地暴漲以及公職人員違規利用內部信息“炒地”等醜聞中,文在寅的支持率由最高時的突破70%跌至近期的30%多。憤怒的選民讓他所領導的共同民主黨在上個月的地方選舉中遭遇慘敗,兩個最大城市首爾和釜山都落入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之手,路透社分析稱,由於距離明年3月的韓國總統大選僅剩不到一年時間,這次地方選舉結果被視爲韓國政治勢力變動的風向標。

因此,在美國政府完成對朝政策評估之後立刻訪美舉行首腦會晤,時機微妙。

在《紐約時報》看來,文在寅在2017年5月上臺後,第一個外交“勝利”就是說服金正恩接受了他的邀請,派朝鮮代表團參加了2018年的韓國平昌冬奧會。而不久後,文在寅和金正恩在朝韓邊界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簽署了歷史性的《板門店宣言》。大大緩解了半島的緊張局勢。

不過,在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全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黃載皓看來,被韓國視爲重中之重的半島安全問題,對於拜登政府來說卻並不是核心議題,因此美方可能利用韓方的急切心情在磋商中佔據主動。

5月21日,韓美首腦在白宮正式會晤,這是拜登就任總統後第二次在白宮舉行首腦會談。上個月,拜登曾在這裏會晤日本首相菅義偉,韓國媒體對比了美日與美韓領導人一起用餐的照片,由於美國的口罩令有所放鬆,文在寅與拜登坐得更近,笑得也更燦爛。

在拜登當選後,兩位領導人已通過兩次電話,並在上個月的領導人氣候峯會有過視頻會面,這是雙方第一次面對面會談。

美國總統拜登:我們談到了朝鮮問題,以及朝鮮核計劃與導彈計劃的持續威脅。

韓國總統 文在寅:我們兩國面對的最緊迫的共同任務

是在朝鮮半島實現完全無核化,以及永久和平。

今年3月,韓美啓動了春季聯合軍演,此次軍演分爲“防禦”和“反擊”兩大部分。對於美韓惡化半島局勢的行動,3月16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指出,韓方選擇了“戰爭的3月”、“危機的3月”,而不是“溫暖的3月”。

朝鮮KRT電視臺播音員:我們藉此機會警告美國新政府,它正在我們的土地上散發出火藥味。如果它想在未來四年裏能夠安穩入睡,最好不要在一開始就製造事端。

美國在韓設“生化實驗室”引擔憂 

如今,許多韓國民衆最擔憂的是美國設立在韓國的“生化實驗室”問題。

從5月上旬開始,韓國釜山接連爆發了多次市民抗議遊行,要求駐韓美軍關閉位於釜山港等地的生化實驗室,將生化武器撤出韓國。去年年初,韓國《統一新聞》就爆料說:“美國駐韓國軍隊在龍山、釜山、羣山和平澤的四個基地,設立了炭疽桿菌生物實驗室。”

據韓國媒體報道,2015年5月22日,美國猶他州一軍事實驗室曾錯誤地用普通快遞包裹的方式向韓國烏山空軍基地寄來一批仍具有活性的炭疽桿菌樣本。

在整個運送過程中,不僅輸進了鼠疫桿菌,還發生了配送事故,被美國自己的海關當場截獲。

根據1966年簽訂的《駐韓美軍地位協定》,美國如果要往駐韓美軍基地運入有害物質,必須先向韓國政府通報。但很顯然,美國完全沒把協定當回事。

“捆綁”還是“鬆綁”? 韓美領導人會晤談了什麼

2020年3月,韓國JTBC電視臺披露了運營“半人馬”項目的美國研究機構公開招聘實驗室人員的消息。據報道,該機構發佈的工作地點包括首爾、釜山、大邱、東豆川、鎮海、倭館等地,表明美軍在韓生化實驗室的數量還在增加。

目前,釜山港第8碼頭半徑500米內有4個居民區和多所學校,這令人十分擔憂,在這樣的人口密集區一旦發生事故,韓國災難電影《釜山行》中的場景是否將難以避免。

《韓美導彈指南》終結 

5月21日,韓美首腦會晤中提到一項敏感協定——《韓美導彈指南》。

韓國總統 文在寅:我很高興地宣佈,終結韓美導彈指南,這項具有象徵性且務實的舉措,顯示出韓美同盟的穩固。

1978年9月,在韓國忠清南道國防科學研究所安興試驗場,仿製美國“奈基·大力神”導彈的韓國國產彈道導彈“白熊”發射升空,韓國由此成爲全球第七個擁有彈道導彈的國家。該導彈射程爲180公里,相當於從停戰線到朝鮮平壤的距離。

美國對韓國這種“私自”發展彈道導彈的舉動非常不滿。爲了有效控制韓國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展,雙方在1979年簽署了《韓美導彈指南》,規定美國在導彈開發相關的技術和零部件方面向韓國提供援助,但韓國不得開發或者擁有射程超過180公里的導彈。在指南簽署後的42年裏,曾在2001年、2012年、2017年、2019年經過四次修訂,不斷放寬對韓方導彈最大射程和彈頭重量的限制。

文在寅上臺後曾經兩次推動修改條約。目前,韓國導彈彈頭重量不再受限,對固體運載火箭燃料的使用限制也已經取消。此次美國同意終止《韓美導彈指南》,相當於全面鬆綁了對韓國導彈開發的所有限制。美國《防務新聞》稱,“導彈封印”解除後,韓國可能會優先發展射程1000-5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足以覆蓋到朝鮮半島以外的目標。

韓國《中央日報》則認爲,從技術角度看,韓國近期的首要選擇可能是發展“玄武-4”増程型導彈,通過使用相同的助推器、減輕彈頭重量,使導彈射程增加到2000公里左右。而對於韓國部署導彈,一些民衆表達了反對之聲。4月28日,韓國國防部運輸移動式發電機等軍用裝備進入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的“薩德”反導系統基地時,遇到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此後,當地民衆數年來持續不斷在星州以及首爾等地舉行集會,抗議韓國政府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走鋼絲外交”的文在寅已經偏移美國?

經過70多年的變遷,今天的韓美同盟已經遠遠超越了純粹應對朝鮮戰爭的“戰時同盟”,但美國仍然試圖把韓國捆綁在自己的東北亞戰車上。

今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以視頻會議的形式主持了與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三國領導人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意在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積極推動與日、澳、印等國的合作。

幾天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防長奧斯汀出訪韓國,與韓方舉行“2+2”會談。

美聯社當時就指出,一個備受關注議題是韓國是否會加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的擴大版(QUAD+)。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專家 格林:這表明印度太平洋地區是亞洲事務中最優先的事項,同樣重要的是,這表明拜登政府試圖在印太地區尋找盟友。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四年,美國對其盟友相對“不聞不問”,而拜登政府正試圖改變這一局面。

白宮新聞祕書 普薩基:四方安全對話有4個成員,不要太在意數字。這是現有的情況,我要說的是韓國是美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夥伴。

與此同時,在韓國京畿道駐韓美軍基地“漢弗萊營”(Camp Humphreys)和首爾青瓦臺等地,都有韓國民衆進行遊行集會,呼籲維護和平,反對韓國加入美國主導的聯盟。

5月26日,文在寅在回國後還邀請朝野五黨黨首在青瓦臺召開了一次午餐座談會,直言由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具有其重要性。

韓國《朝鮮日報》認爲,一直打着“戰略模糊性“的旗號開展所謂的“走鋼絲外交”的文在寅政府,現在已經向美國出現偏移。這很難說是不是一種無奈的妥協。文在寅自2017年當選總統以來,一直把建設半島和平作爲其政府議程的支柱。五年的總統任期還剩最後一年,這也是他促進朝韓關係改善的最後一年,他必須得到美國的幫助。

韓國總統 文在寅:我們會找到通往和平的道路,在我剩餘的任期中,我不會因爲受到時間壓迫而失去耐心。

今年1月20日拜登就職當天,文在寅用熟悉對美外交的資深“美國通”金炯辰閃電替換了前安保室第二次長金鉉宗。

據韓國《中央日報》稱,金炯辰就負責這次韓美共同聲明的協調工作,並且一同出席了領導人擴大會談。會談中,另一個頗受關注的領域是新冠疫苗。此次訪美是疫情暴發後文在寅的首次出訪。除了合作增產疫苗,拜登還承諾爲55萬名韓軍官兵提供新冠疫苗,建立全面的“全球疫苗夥伴關係”。

一同訪美的三星、現代汽車、SK、LG高管,也在訪問期間陸續公佈了被視爲“投資大禮包”的投資計劃,韓國《中央日報》預計總規模可能高達4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90億元。

據青瓦臺國民溝通首席祕書鄭萬昊稱,此次韓美首腦會晤的時間超出預期,長達6個小時,拜登甚至還收到幕僚遞來的紙條,提醒“對話時間過長”,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雙方之間需要討論的事項相當多。

無論是加強美韓同盟的“捆綁”,還是某種形式的“鬆綁”,都反映了新形勢下美韓同盟將向何處去的問題。一方面,隨着地區環境的變化和自身國力的增長,韓國希望把美韓“隸屬型”同盟轉爲“平等同盟”的願望更加強烈。但另一方面,美國強力推進亞太戰略,對韓國的各種壓力也與日俱增。

實現“捆綁與鬆綁”之間的平衡,顯然無法通過一場會晤就能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