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你好!

不久前,微軟宣佈將於明年6月起停止對IE瀏覽器的支持,這意味着,陪伴我們25年之久的這款數字產品即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或許你的電腦中已經沒有這款瀏覽器的身影了,又或許還爲它留有一席之地,IE瀏覽器漸漸淡出用戶視野是不爭事實,緩慢、卡頓、功能少、不安全是如今最常與之掛鉤的關鍵詞。告別的時間表劃定,倒逼着一些網站進行升級更新,而那些至今只對IE兼容的網站,也依稀訴說着它的往日榮光。時移勢易,不變革就暗淡。

時鐘撥回到20多年前,“點擊桌面上的‘e’就能上網”,IE瀏覽器是許多人接觸的第一款瀏覽器。標誌性的“e”圖標構成了許多“80後”“90後”初代網民們對於網絡的初始記憶,甚至就是上網衝浪的代名詞,陪伴很多人度過了童年、青春年代,承載着一段寶貴的記憶。正因此,即使此前多有吐槽、嫌棄之聲,真正到了說再見的時刻,還是不免有人生出“爺青結”的感嘆。

時代的潮流浩浩湯湯,優勝汰劣是市場規律,新舊交替更是常有的事。IE瀏覽器並非世界上第一款網頁瀏覽器,在面世的早期,它曾和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免費提供給消費者。隨着Windows系統的普及和自身的不斷迭代升級,其市場份額節節攀升,並慢慢奠定瀏覽器市場霸主地位。在本世紀初,其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6%。從支持圖片、動圖到支持CSS等技術,從靜態走向動態,它的不斷革新帶動瀏覽體驗發生質的飛躍,一度在很多方面引領行業標準。彼時,它是競爭中的勝出者。

機遇源於競爭,危機源於止步。隨着時代的發展、行業的蝶變,各種瀏覽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用戶對瀏覽器功能的需求更加豐富、速度要求更高,曾經引領潮流的IE瀏覽器卻未能始終跟上時代,在運行速度、穩定性、功能多樣性等方面的缺陷日益暴露出來。“Internet Explorer已停止工作”的彈窗一度是不少“衝浪者”的噩夢,甚至有人戲謔“它最大的用處就是裝機之後用來下載安裝其它的瀏覽器”。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其他瀏覽器在速度和穩定性等方面表現優異,且在開放性上給予用戶更多選擇,逐漸後來居上,IE瀏覽器也逐漸被用戶放棄。

一個產品的生命取決於市場的需要,當一個產品不再被用戶選擇,那它的退場也就是意料之中了。數據顯示,到2020年,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不到3%,微軟自身的替代產品也已面世數年,繼續維護IE瀏覽器無疑是一件費時費力不討好的工程,最終按下“退役”鍵,是大勢所趨,並不令人意外。從如日中天到慢得跟不上時代,從引領潮流到被潮流淘汰,IE瀏覽器的發展歷程,蘊藏着產品興衰的規律,也折射出市場發展的新特徵、新趨勢。比如除了速度,對於用戶不同需求的滿足程度,對於用戶主動性的調動也是市場不斷完善後衍生的新需求。

更要看到,服務場景的變革正在帶來顛覆性改變。曾經,瀏覽器可以說是人們接入互聯網的唯一入口,穩坐“流量入口”的“頭把交椅”。如今,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APP化等趨勢使得“入口”的含義發生着根本性變革,不用打開瀏覽器,喫喝玩樂遊購娛等各種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瀏覽器雖然還未到可有可無的地步,但其重要性顯然已經開始下降。而這種市場趨勢的變化,纔是瀏覽器行業面臨的更爲嚴峻的考驗。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我們總在告別,從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老品牌的沒落,到IE瀏覽器退場,那些笨拙的、緩慢的體驗已經不再有,但曾經透過其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看見更多可能性的激動或許至今難抑。每一次告別都意味着一個時代漸漸遠去,但也意味着,又一次邁出探索步伐。

這正是:

時代浩浩湯湯,IE黯然退場。

世事常有更替,潮流勢不可擋。

(文 | 鍾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