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你好。

大家一定都見過網頁中不時彈出的趣味心理測試:走大路還是幽徑,住古堡還是木屋,一段雨聲讓你聯想到愜意宅居還是約會延遲……那些光怪陸離的題目似乎讓很多人難以拒絕。通過做一些沒有正確答案、又似乎與潛意識緊密關聯的題目,那些心理測試號稱能讓你收穫一個稱心如意又別具特色的“今年運勢”“前世身份”“隱藏自我”,“發現”自己不一樣的色彩。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想必很多人已經發現,有些趣味測試的結果和選項並沒有明顯關聯。無論怎麼選擇,成爲魅力超凡的藝術家還是充滿遠見的哲學家,成爲海平面初升的陽光還是絢麗奪目的晚霞,有時只是一種隨機分配。但重要的是,就像算命、占卜一樣,測試題所涉及的選擇過程讓人相信,被測者握有對結果的決定權,每個趣味心理測試都是爲自己量身打造。事實上,和兩年前流行的“誇誇羣”一樣,很多心理測試都在刻意製造令人開心的“彩虹屁”。不同的是,趣味測試刻意營造出誇讚“爲你而生”的心理感受,用看似個性化的答案讓人覺得“誇到心坎裏了”。

誇讚是手段,引流是目的。在網上,大部分性格測試都會給出一個積極正面的結果。人們樂於看到自己的優點被確認,並以此構建自己在社交媒體中的形象。無論是依據測試結論把人劃分歸屬,還是隻做一個娛樂性質的吐槽,都能輕易成爲熟人關係圈裏的新話題,吸引一波關注。事實上,對於商家來說,趣味心理測試起到的更多是引流的作用,通過製造廣泛傳播,來達到自身品牌或產品的廣告目的。也正因此,造成了網絡上所謂“心理測試”的泛濫。

由於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競爭壓力、生活壓力逐漸變大,拖延症、選擇困難症、社交恐懼症等似症非症的心理狀態標籤,讓不少人覺得“就是在說自己”。相對價格不菲的正規心理諮詢、望而卻步的醫院精神科室、權威傾訴對象缺乏,互聯網上輕量的心理內容產品成爲人們獲取慰藉的一種常態方式。動動鼠標就能完成的測試,切中了人們對自我認知的需求。在心理測試報告的幫助下,人們也能成爲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然而,許多趣味測試掛着“心理”的名字,並沒有擁有堅實的學術研究支持,不過是遊走在“泛心理”領域中的把戲。高度娛樂化的選項,一笑而過的結論,只是用遊戲式的樂趣填充了碎片化時間。作爲消遣的趣味測試,不能替代專業的心理測評量表,不能提供科學有效的參考建議。當泛心理測試在網上氾濫,泥沙俱下,“真心理”很難從“僞科學”中分離,更容易給受測者帶來誤區、增加困惑。對心理問題的錯誤理解,對精神疾病的娛樂化判斷,甚至會耽誤一些心理疾病患者的病情。

正如在發明之初作爲藥品的可樂逐漸成爲風靡全球的飲料,現在網絡上氾濫的趣味測試,一定程度上也成爲了心理測試中的“可樂”。這些簡單化、娛樂化的測試題,已成爲互聯網上消磨時間的“肥宅水”,成爲朋友圈中乾杯的“快樂液”。尤其當人們開始自我否定時,“鬧着玩”的測試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慰藉——這裏沒有正確答案、不會行差踏錯,只需要發現自己值得誇讚的存在價值。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可樂”終究不能治病。若有心理諮詢的需求,尋找專業幫助,纔是唯一有效的辦法。

這正是:測試多趣味,如飲“快樂水”。累覺心疾苦,還需遵醫囑。

(文| 程雨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