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個人明明沒有那麼多的錢卻還是要說自己有那麼多錢,這種行爲就是吹牛。吹牛是一種誇張的修辭手法,形容一個人喜歡說大話。
對於說大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吹牛可以促進某人的積極心理或做成大事而又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例如生意人在做生意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對自己的產品誇大其詞,這樣的行爲是普遍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
但如果說大話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彰顯自己的表現欲,想要讓別人看得起自己,那就是虛僞的表現,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不可取的。
僅僅是爲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就說大話,那還不如做一些實際的事情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真正被人看得起,畢竟說大話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之後怎麼樣還是要看自己的努力。
有來訪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大學室友聚餐,室友林鈺姍姍來遲,一坐下她便抱怨道公司的銷售滿口胡言——林鈺是一個名企的出國留學培訓老師,企業裏有很多的銷售,找到的學生就會分配給她們,讓她們進行指導。
因爲銷售每個月有業績指標的情況,很多銷售在給學生和家長推銷的時候就會過多的承諾一些不包括在項目中的服務。
但是這會直接給培訓老師帶來麻煩,因爲學生和家長通常是因爲“承諾”的服務才選擇報名,事實卻不符,家長們就會投訴或者鬧事。
林鈺處理了一件關於家長投訴的事情,對此她感到非常懊惱,懊惱於銷售過多的承諾而帶來的不良後果。聽了林鈺的抱怨,在安慰她的同時,大家還分析了銷售這樣做的原因。
銷售可能是想通過包裝課程來進行更好的銷售,同時她們在銷售的時候還會假裝這個課程產品銷量非常好,來引起人們現在不買就來不及的焦慮心理,這時候再給學生家長們承諾一些超出產品本身的服務,以此來達到銷售任務。
這樣循環往復,假裝產品供不應求,銷售們的業績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但是麻煩都留給了培訓老師。對於銷售而言,只要他們把產品賣出去了,掙到錢了就是成功的表現,這與上面的富人定律是一樣的,想要真正變得有錢的前提就是要假裝有錢。

驚人的富人定律:你必須假裝很有錢

在生活中很多富人都喜歡假裝自己很有錢,雖然他們有錢是事實,但他們卻總喜歡誇大自己的財富。
他們通過這種假裝有錢的方式,讓客戶感到很有安全感,放心大膽地對他們進行投資,但富有的背後可能是到處向銀行借貸的行爲,只不過他們將自己缺錢的一面掩藏起來,表現出一副家底很厚實的感覺。
不得不說,這樣的“包裝”是有效的,如果你有一筆錢想要進行投資,你是會投給看起來沒有錢的企業還是看起來非常富裕的企業,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
這樣喜歡“包裝”自己的人不僅是生意人,還可能是政治家,有專家發現有不少政治家也喜歡“包裝”自己,他們通過故意地誇大事實,有意識的欺騙別人其實是爲了達到更好操縱別人的目的。
管理心理學調查研究發現,有一些善於勸服他人的人,是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情商很高,總是會通過誇大事實的說法讓事情朝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他們的高明之處,讓人們信服他們,也是“包裝”的力量,和富人假裝自己有錢是一樣的道理。
由此可見,吹牛也存在兩面性,一面是從簡單表象來看,想要通過吹噓自己而達到內心虛榮心得到滿足的方式;另一種則是從複雜深層面來看,吹牛是爲了長遠的利益來看,不論是生意人的資本籠絡還是政治家的招募支持者,都是這個道理。
但是吹牛誇大事實也不能過度,一旦過度就會適得其反,最終失去別人的信任也只能接受打擊。
這就是驚人的富人定律:你必須假裝很有錢。不然別人很可能不帶你一起做事,但是卻又不能過分誇大富裕程度,一旦被發現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
- The End -
作者 | 翩鴻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Lewandowski, G. W. (2012). Is a bad mood contagious?. Scientific Americ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