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協鑫集團朱共山:當實現“碳中和”時,中國光伏裝機量有望達到現在的70倍

在6月2日開幕的第十五屆(2021)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上,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表示,根據全球“碳中和”步伐,同時結合能源變革趨勢來看,未來30年間,電力將是最主要的終端能源消費形式,而九成以上的電力,將由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來供應。其中,風電和光伏發電將佔據“半壁江山”或者六到七成,甚至更多。

“全球‘碳中和’行動,將推動光伏產業迎來‘黃金三十年發展期’。”朱共山認爲,全球光伏裝機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0%以上,總裝機容量將達到現在的20倍以上。在綜合實力連續多年領跑全球的基礎上,中國光伏產業將在“碳中和”時代繼續引領世界。“當中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之時,中國光伏裝機容量有望達到現在的70多倍或者更多。”

在朱共山看來,“碳中和”正在催生一場“硅基能源”取代“碳基能源”的清潔替代革命。在“硅能源”驅動能源轉型的黃金賽道上,能源供給的清潔化是關鍵,硅基材料革命帶動光伏低價上網,是關鍵之中的關鍵。

“平價上網已經不是問題,穩定可持續的平價,以及低價上網纔是重點。”朱共山表示,當光伏電價普遍到達1毛5左右,儲能到達3美分左右時,將意味着我國在能源供給側和用戶側,同時實現轉型替代的一個“拐點”。“現在看來,這個‘拐點’很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間就將實現。”

特別是在光伏技術方面,朱共山表示,“對未來的光伏產業來說,科技的意義在於孵化出好產品,讓製造成本更低、應用效率更高,尤其是在‘碳排放大數據’方面表現更優異的創新方案,更好更快地助推‘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朱共山透露,今年5月29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根據相關覈查程序,爲顆粒硅頒發了首張碳足跡證書。證書顯示,每功能單位顆粒硅的碳足跡數值僅爲20.7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作者:曹恩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