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拜登承認:這是美國最致命威脅

“這不是騷亂,這是一場大屠殺。”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舉辦塔爾薩種族大屠殺 100 週年紀念活動,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呼籲正視美國種族主義的黑暗歷史,並警告稱,種族主義暴力和白人至上主義仍在今天的美國迴響,是對美國“最致命的威脅”。

拜登強調,必須解決“美國靈魂上的污點”的問題,不能給仇恨提供安全的港灣。

拜登指出,情報部門已經得出結論,“白人至上恐怖主義是當今對美國本土的最致命威脅,不是‘伊斯蘭國’,不是基地組織,而是白人至上主義。”

當天,拜登還在塔爾薩與大屠殺3名倖存者進行會面,他們現在已有101至107歲。

拜登說,當107歲的大屠殺倖存者弗萊徹看到1月6日在國會大廈發生的叛亂時,“她的心都碎了”,一羣白人暴徒讓她想起了100年前在塔爾薩發生的事。再看看近期針對亞裔美國人和猶太裔美國人的各種仇恨犯罪,仇恨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1921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發生了一場針對黑人的大屠殺,數千名白人暴徒襲擊了美國黑人社區格林伍德,以3K黨徒爲代表的白人至上主義者更是出動雙翼飛機、攜帶土製炸彈,對該社區展開狂轟濫炸。

短短兩天,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多達300名非裔美國人被屠殺,逾800人受傷,約一萬人流離失所,多數非裔家庭破碎,難以重建,堪稱“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

彼時,格林伍德區是一個繁榮富足的黑人社區,有兩家紙媒、兩家電影院、數十家餐廳等等,素有“黑色華爾街”之稱。

然而,這場浩劫過後,官方統計的死亡人數僅爲30多人,沒有暴徒被起訴,遇害者親屬和倖存者也未得到賠償,殘酷真相長期被美國政府掩蓋,美國的報紙、教科書、民間和政府對話中很少提及這場大屠殺。

直到2000年,塔爾薩種族屠殺才被列入俄克拉何馬州公立學校的課程,最近幾年才被載入美國曆史教科書。1921年成立的塔爾薩種族騷亂委員會,直到1997年才就屠殺正式展開調查,並在2001年發佈首個相關報告。

此外,美國近日才宣佈就塔爾薩種族大屠殺成立賠償委員會,討論補償大屠殺倖存者和他們的家屬。

107歲的倖存者弗萊徹,大屠殺發生時才7歲,她於近日在美國會聽證會上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逃離時白人暴徒的暴行。我仍然能想起來非洲裔居民被槍殺,他們橫屍街頭。我現在彷彿還能聞到煙味、看到火光,我彷彿仍能看到非洲裔的商店被燒燬,我彷彿仍能聽到飛機在頭頂飛過,我彷彿還能聽到尖叫聲……我每天都在回憶起這段大屠殺的歷史,我們的國家可能會忘記這段歷史,但我不能。”

上世紀初的美國,塔爾薩種族屠殺事件絕非孤例。堪薩斯大學退休美國史教授小威廉·塔特爾的研究顯示,1917年至1923年間,美國各地衆多有色人種社區遭遇各種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暴力破壞,1100多名美國人在這類事件中喪生。

從塔爾薩大屠殺到“我無法呼吸”,種族主義暴力事件背後,是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系統性種族歧視。美聯社與美國民調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60%的美國人認爲本國的種族主義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5月31日,拜登發表公告稱,“美國聯邦政府必須清算和承認它在剝奪黑人社區財富和機會上曾經扮演的角色”,表示美政府將致力於從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解決種族不平等問題。

俄克拉何馬州議員古德溫說,“當我們談論塔爾薩種族屠殺100週年時,讓我們記住非裔美國人仍在被屠殺。1921年,人們被槍殺,沒有人被起訴,沒有人被定罪。現在是2021年,同樣的事情正在發生。”

參考資料:央視新聞、新華社、環球網等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