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天內三家公司退市,仍有投機者炒作 | 136家ST公司下一個該誰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李永華

退市新規落地差不多半年,一個接一個ST公司顫顫發抖。

6月2日晚間,深交所宣佈 *ST 北訊(002359.SZ)、*ST 斯太(000760.SZ)、天翔環境(300362.SZ)退市。

這3家公司之前,今年以來,*ST 信威(600485.SH)、康得退(002450.SZ)、 *ST 宜生(600978.SH)13個公司退市。

退市數量之多,是A股創立以來最多的半年。從證監會到滬深兩地交易所,監管層從去年開始就不斷喊話,嚴格監管,強化退市管理,暢通退市渠道,加快退市速度。

監管層的目標說得很清楚: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根據退市規定,這些股票將還有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股票價格日漲跌幅限制爲10%,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摘牌這些股票。對那些還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來說,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是最後的逃生機會,但無疑已經是血虧,絕大多數只剩下零頭。例如,康得退(002450.SZ)曾經的高位是26.71元/股,2021年5月28日收盤價是0.19元/股,不過,當天成交量仍超過5000萬元,仍然有人願意接盤。

當然,對那些造假退市的公司,投資者還有索賠的權利和機會,或許還能挽回一部分損失。

曾經的千億大白馬,造假終究要現形

2020年底,退市新規落地。按照退市情形類別分爲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等 4 類強制退市類型以及主動退市情形,增加信息披露及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的標準;增加重大違法退市細化認定情形等。按每一類退市情形分節規定相應的退市情形和完整的退市實施程序。

告別資本市場的康得退(即原“康得新”,002450.SZ)曾經是A股寵兒,康得新市值一度高達1000億元,2010年上市,2017年財報稱當年營收近120億元,淨利潤24.74億元,入選《福布斯》2017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

吹大的泡泡很快在風雨中消散。2019年初,康得退爆雷。此後,證監會調查證實,康得退上演連續多年造假,2015年-2018年虛增利潤超100億元。

脫掉皇帝的新衣,康得退從2015年起實際上是持續虧損,2020年虧損32.05億元,2015年-2020年合計虧損184億元。2021年5月31日,康得退摘牌。

葉飛補刀,ST公司涼涼,

投機者仍大有人在

嚴格執行退市新規,一大影響就是低市值公司提心吊膽。退市新規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爲 “1 元退市” 指標,同時新增“連續 20 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 3 億元”的市值指標。

*ST舜喆B、天夏退(000662.SZ)、長城退(002071.SZ)、*ST宜生(600978.SH)等公司都是以股價低於面值的標準而退市。

一家市值約30億元的上市公司高管坦言,近兩年來,市場抱團核心資產,小市值公司被拋棄,其所在的公司儘管業績穩定,卻兩年多沒有接待一次機構調研,那些市值小又被ST的公司就更加不好過。

葉飛事件給*ST及ST公司補了一刀。5月9日開始,被稱爲私募大佬的葉飛像“污點證人”一樣爆料十幾家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之名操控股價、內幕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葉飛曾因涉嫌操縱信威集團(即*ST信威)、中青寶(300052.SZ)、晉西車軸(600495.SH)等5支股票價格,被證監會沒收違法所得,處以1991.37萬元罰款,共計約2600餘萬元。

從葉飛爆料的名單來看,這些公司大都市值較低,如,至6月3日收盤,中源家居(603709.SH)14.35億元、ST華鈺(601020.SH)近40億元,昊志機電(300503.SZ)26.39億元,祥鑫科技(002965.SZ)36.2億元。

《中國經濟週刊》據wind數據統計,A股共136家*ST公司,102家公司市值低於30億元,最低者僅2億元;70家ST公司中,市值30億元以下的公司爲52家,市值超過50億元的只有8家。此前,有市場傳言,某頭部投資機構要求,禁止參與50億元以下市值公司的交易。

葉飛事件後,小市值公司以及ST類公司集體下跌。儘管如此,仍有投資者偏好這些高風險股票。

《中國經濟週刊》據wind數據統計,從1月1日至6月3日收盤,滬深兩地206家ST及*ST公司,共95家公司股價下跌,最大跌幅爲66%。106家公司股價上漲,漲幅超50%的公司多達32家,其中,*ST節能(000820.SZ)與*ST衆泰(000980.SZ)漲幅均超過200%。

*ST衆泰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其2019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即便是對這些劣跡斑斑的公司,只要未到最後時刻,仍有投資者在炒作。

6月1日,*ST康美公告稱,“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市值曾達1300億元的*ST康美(600518.SH),造假之烈堪比康得退。所不同的是,市場如今傳言,*ST康美可能被國資重整,因此不被強制退市,其股價從4月22日開始持續上揚,至6月3日,不到30個交易日漲幅超70%。

面對巨大的投資風險,爲保護投資者,滬深交易所出臺新政,設立風險警示板,風險警示股票(ST)和退市整理股票(*ST)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設置交易量上限,每日累計買入單隻股票不得超過50萬股,普通投資者首次買入該板股票,需籤風險揭示書,參與退市整理股票,需滿足“5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的門檻。

長沙一家上市公司董祕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註冊制下,退市新規今後還會越來越嚴格,“只有讓退市正常化,有進有出而不是以前的有進難出甚至不出,才能讓註冊制下的市場越來越規範。”

接下來,136家*ST公司中,退市名單將拉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