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南文山環境局答清華洞水庫保護建議:已非水源地,正治理銻超標

來源:文山州政府網站

雲南省文山州政府網站6月4日公佈《對文山州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第9號建議的答覆》:

李瑛、李朝宏代表: 

你們提出的《富寧縣關於建議對清華洞水庫水源地進行保護的建議》(第9號建議),已交我們研究辦理,現答覆如下: 

一、關於文山州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情況 

十三五期間,我局高度重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環境保護工作,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了專項行動,並就存在問題進行整治,組織編制了水源地的保護規劃,保護區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和基礎信息調查,以及對周邊的農業面源污染開展綜合整治等工作,將飲用水源地水質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覈,保證了人民羣衆的飲水安全。 

二、富寧縣清華洞水庫水質超標情況 

富寧縣清華洞水庫隸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2008年富寧縣將該水庫功能定位爲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日供水量爲1.3萬立方米,可滿足富寧縣城用水需求。但2015年12月雲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對清華洞水庫水質進行監測,發現水體中銻指標超標1.48倍,若繼續使用可能會對人民羣衆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就此富寧縣人民政府將富寧縣城飲用水源地作了變更,清華洞水庫不再作爲飲用水源地供水。

三、清華洞水庫流域保護治理情況 

2016年1月8日,富寧縣環境保護局接到州環境保護局下發的《監測異常情況專報》後,再次對清華洞水庫取樣送州環境監測站複測確認。經檢測,確認清華洞水庫銻含量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標準限值(銻≤0.005mg/L)。2016年1月16日至19日,州環境監測站組織人員前往清華洞水庫開展取樣監測,結果表明裏達河、臘愛河水體中銻指標均超標,初步判定污染源爲上游裏達河流域及臘愛河流域。經查閱相關資料和現場踏勘後,發現在裏達河及格當水庫流域範圍內存在多處歷史遺留銻廢渣堆點,其中:裏達河上游分佈有歷史遺留銻冶煉廠1個和廢棄銻廢渣堆存區2個,格當水庫上游分佈有廢棄銻廢渣堆放區1個。

銻廢渣長期露天堆放,未採取工程措施,廢渣經雨水淋漓後通過地表徑流最終進入清華洞水庫,對水庫水質造成嚴重威脅。就此富寧縣人民政府於2016年對裏達河及格當水庫流域範圍內實施了緊急生態修復工程,使格當水庫水體中銻含量由施工前22.2mg/L降低至10.3 mg/L,削減了近2.16倍,以此改善了下游臘愛河水質,使清華洞水庫銻超標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根據文山州人民政府與富寧縣人民政府簽訂的《富寧縣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2016年7月)中提出的“2016年到2020年,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的要求,清華洞水庫水質已不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水質標準,水體中銻超標問題嚴重威脅着富寧縣及新華、板侖、歸朝、谷拉、剝隘等沿河5個鄉鎮共計28萬餘人的飲用水安全,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遏制清華洞水庫銻污染問題刻不容緩。爲此,富寧縣人民政府委託中諮國業工程規劃設計(北京)有限公司編制了《文山州富寧縣清華洞水庫流域歷史遺留銻礦渣整治工程實施方案》,並督促富寧縣環境保護局就該整治工程及時開展招投標工作,最終雲南雲投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於2019年1月10日簽訂施工合同,中標服務金額7748.24萬,其整治工程主要實施內容爲:(1)廢渣安全填埋。建設廢渣填埋場1個,對裏達銻渣點、匯磊鈦冶廠、裏達鎮上游冶煉廠進行清挖後,按照技術規範I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進行安全處置;(2)生態恢復工程。對裏達銻礦渣、上游冶煉廠等礦渣堆放點通過播撒狗牙根草籽、種植車桑子等措施進行生態恢復;(3)其他附屬工程。改線道路、臨時道路的修建,對原道路進行加寬。 

通過上述整治工程的實施,可安全處置區域含銻廢渣,減少清華洞水庫流域範圍內銻渣堆存量,一定程度上消除銻污染隱患,有效改善清華洞水庫水質。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們將結合部門職責,持續推進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從改善不達標水源水質、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全面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環境問題、強化水源地風險防控能力建設等四個方面抓好工作任務落實。確保全州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牌標識的設立及水源地保護區內環境排查、違法整治工作。保持州級、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 

以上就是對兩位代表的答覆。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文山州生態環境局  

2021年5月31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