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數據條例徵求意見:大數據“殺熟”最高可罰5000萬元

原標題:大數據AI經濟浪潮

我們已經一腳跨進了數字經濟時代,更準確的說法是,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經濟或將主要由大數據人工智能推動。《AI經濟:機器人時代的工作、財富和社會福利》從宏觀到個體層面,討論了這種經濟形態的一些重要議題。這本書是從市場經濟學家的視角撰寫的,作者羅傑·布特爾曾擔任滙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因此從理論角度觸及了經濟學界關注的一些重要問題,如AI經濟將創造新的虛擬勞動力,對現有勞動力市場產生一定的衝擊,人工智能成爲創新驅動力等,也提示人們關注自身的職業發展如何適應這一時代的需要。

美國經濟學家德隆(Bradford DeLong)曾經分析人均GDP與人口增長率的相關性,發現在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之前,人口增長和人均GDP是相互促進的,而超過這個量級,則相關性不顯著。這是工業時代的經濟增長規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則是勞動力的合適技能而非數量,會對生產函數起到真正有價值的貢獻。從滿足生產需要這個角度衡量,人口是否減少已經不太重要。

大數據AI時代的人們應該有遠比現在更多的時間,儘管誰也無法做出準確預測,富蘭克林曾認爲人類每天工作4小時就夠了,蕭伯納預測到2000年人們只需每天工作2小時,而蘭德公司的預測更驚人,未來只需2%的人口就能提供社會所需的一切。我們遵循邏輯原則可以預想,由於智能設備大量參與生產和生產率的提高,需要參與生產的工作者應該是那些掌握了與智能生產和服務相關技能的人,以及從事AI無法替代的工作人羣。而人類的工作方式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在一個場地上長時間集中工作。人們工作或許會更加碎片化,休閒和娛樂很可能就摻雜在生產活動之中。

凱恩斯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更有遠見,他在1931年就指出,100年後的生活水平將提高5-9倍,短缺將不再是主要問題,人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這與另一個讓人煩惱的問題有關,就是當前人們普遍覺得時間不夠用,互聯網經濟提供的大量信息侵蝕了人們的時間。每個人在處理物理世界事務的同時,還得及時檢索和處理網上信息。未來這正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大展身手的領域,它能將人類從信息海洋中搭救上岸。

人類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在人類工作總時間減少的過程中,如何公平分配更多的物質財富,這是數字經濟時代應該考慮的問題。政府應通過稅收方式先獲取這部分剩餘,然而將其平均分配並不是最佳方案,政府除了大量用於公共設施支出之外,人們也應該通過非生產活動的付出,從中獲得一部分剩餘。

從宏觀和總量角度分析,新技術或許還無法解決每個人將會碰到的問題。實際上,功能強大的新技術的應用不會很快普及,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人都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又快又好又輕鬆”地完成工作任務。未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會體現在哪些方面?物質財富依然重要,而成功的標準可能並不限於此,也許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精神享受會成爲人們更高層次的追求。爲此,個人仍會努力去工作,而能夠做那些工作本身,或許就是成功人士的標誌之一。隨着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平均工作時間確實在縮短。每個人需要提高自身的學習和適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勞動權利。在人們眼中,不同性質的工作仍然是社會地位區分的標誌。

新技術引發的失業現象過去也發生過,總有人無法適應新的技能要求,從而出現技術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人羣。但是,人們也不必過度擔心,人工智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會取代所有手工工作,比如複雜度高的手工藝製作;由於成本的原因,人工智能也不會很快替代諸如家政服務這類工作。政府應系統性研究人工智能可能對哪些行業產生影響,進行職業教育和再教育長期規劃,由國家出資購買職業教育服務,減少新技術應用可能帶來的技術性失業。

大數據AI還有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是“奇點”預測:2050年AI技術是否能達到人類智慧水平。人類有足夠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即便AI技術可以實現對人類智慧的替代,恐怕人們也不會希望促成其實現。在可見的未來,人們應該做好和人工智能助手合作的打算,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工作效能。

(作者:鄭磊 編輯:洪曉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