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道

本週(5月31日至6月4日),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數起伏不大,6月4日,兩市股指全天震盪爲主,滬指和深成指微漲,創業板指漲1.28%,兩市合計成交9375億元。國盛證券表示,後市指數大概率進入震盪調整階段,等待市場出現新的上漲邏輯,纔有可能重回上升趨勢。

保健品概念股板塊與大盤表現基本一致。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4日,保健品概念股有15家上漲,19家下跌,唯一一家以保健酒爲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海南椰島股價再次領漲,漲幅爲5.42%,江中藥業(3.61%)、西王食品(6.09%)、湯臣倍健(3.21%)也位列漲幅榜前幾位。

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爲國營海口市飲料廠,建廠於1953年,1993年成功進行股份制改制,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238)。保健酒業是公司的核心產業,主導產品椰島鹿龜酒、椰島海王酒。2016年東方資本入主椰島集團,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新一屆董事會確立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做大做強保健酒產業和椰子汁飲料業等。

華鑫證券觀點認爲,目前白酒正處於消費升級當中,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擠壓式增長邏輯不變,行業景氣度較好。

不過,海南椰島近年來飽受業績下滑困擾。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3525萬元、1.06億元之後,海南椰島在2018年4月26日曾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更名爲“*ST椰島”。

ST椰島通過連續出售資產來扭轉持續虧損的業績,2018年實現了扭虧。可是好景不長,2019年又出現斷崖式虧損,達2.68億元。2020年,帶着“ST”帽子的海南椰島終於勉強扭虧。

資料顯示,2020年海南椰島實現營業收入8.07億元,同比增長29.18%,其中酒類收入3.27億元,同比增長104.08%,主要是對酒類產品升級開發、經銷模式的改變及渠道創新,酒類銷售實現良好增長。

2021年4月9日,海南椰島復牌並“摘帽”,簡稱由“ST椰島”變更爲“海南椰島”。

隨後的6月7日海南椰島發佈公告,海口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資公司”)決定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採用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首次公開發行前上市公司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即8,964,000股,且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的股份總數不超過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減持價格根據減持時二級市場價格確定。

截至公告日,國資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78,737,632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7.57%,股份來源爲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及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所得,均爲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

國資公司是海南椰島第二大股東,上述減持發生的背景是,海南椰島股票在今5月26日、5月27日、5月28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同時,公告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王貴海一致行動人海南紅棉投資有限公司在本次股票異常波動期間累計減持本公司股票4,482,000股。

此前,在4月24日,海南椰島發佈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公告稱,公司於4 月23日收到海南紅舵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紅舵”)及海南紅棉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紅棉”)發來的《關於減持海南椰島股份的告知函》。函稱截至2021年4月23 日,海南紅舵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347萬股股票,佔公司總股份的0.77%,減持後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海南紅棉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01.2萬股股票,佔公司總股份0.23%。

6月4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海南椰島董祕提問時表示其產品研發能力和營銷手段遜色於同行業,成爲其業績提升的阻力,對此董祕並沒有作出正面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