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記者王鏡宇)在5月19日進行的中國高中籃球聯賽(CHBL)半決賽中,湖南明德中學隊和石家莊二中隊在最後18秒上演了"絕殺四連擊",最終石家莊二中隊憑藉在終場前0.7秒的絕殺球以93:92笑到了最後。

近日,石家莊二中籃球隊主教練邢路國告訴記者,這些熱血絕殺並不是妙手偶得的神來之筆,而是在賽前演練了N遍的戰術成功實現的結果。

5月20日,石家莊二中隊球員楊瑀璠(前右)在比賽中突破。新華社發

邢路國1995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沒當過專業運動員。大學畢業之後,他到石家莊二中當體育老師、帶籃球隊,2000年成爲球隊主教練。算上這次比賽,邢路國總共率隊在中國高中籃球聯賽中獲得了兩次亞軍、四次第三名,還曾率隊代表中國獲得亞洲中學生籃球錦標賽亞軍。

2016年,邢路國入圍全國學校體育教練員赴美留學項目,前往猶他大學籃球隊學習了三個月,收穫頗豐。邢路國透露,那次學習之後,他就把邊線球、底線球的戰術列入了日常的訓練計劃。在這次參賽前半個月,邊線球、底線球的訓練更是重中之重。

"0.7秒那個絕殺,我們練了N遍,是重點磨合的內容。落後時怎麼攻?領先時怎麼防?我們賽前要讓系統訓練的隊員都知道這些戰術,有時機的時候才能把握住。"邢路國說。

在邢路國看來,他的隊員之所以能夠成功執行戰術安排,跟他們平時的文化課學習和對球隊作戰方案的參與也有關係。石家莊二中是河北省升學率最高的中學之一,籃球隊的孩子集中在體育班上課,有專門的班主任負責文化課學習,抓得比較緊。沒有外出參賽任務的時候,他們每天上、下午要上6節課,然後纔是訓練時間。

"我們的身體條件在北方賽區不算突出,沒有特別高的。但孩子們從小做事認真,也會動腦子。每場球我們都有總結,賽前會讓隊員看下場對手,一起分析,一起參與制定作戰方案。如果隊員不參與,就不會動腦子,不會動腦子的球員是走不遠的。"邢路國說。

5月20日,清華附中隊球員張陳治鋒(上左)在比賽中與石家莊二中隊球員趙乘靖拼搶籃板球。新華社發

石家莊二中和明德中學的半決賽在網上引發熱議,邢路國與明德中學主教練李維麟有些惺惺相惜。邢路國說,明德中學的戰術安排也相當精確,石家莊二中贏在運氣稍好。

新近成爲中國男籃助理教練的中南大學男籃主教練白江是邢路國很欣賞的教練之一。邢路國參加全國中學生體育協會組織的教練員培訓班時跟白江有過接觸,對他的鐵腕治軍印象深刻。巧合的是,李維麟正是白江的昔日弟子。

李維麟畢業於中南大學,當初在白江手下擔任主力後衛。2019年他接手明德中學男籃時,球隊正處於兩年三易主教練的動盪期。在今年的中國高中籃球聯賽中,明德中學隊表現出色,闖入四強,完成了賽前預定的目標。

李維麟說,姚明擔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之後大力推廣小籃球,他感覺長沙的籃球人口基數明顯增大,教練員的整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他昔日中南大學男女籃的隊友中,有不少人回到基層擔任教練,明德中學的初中隊就是由他的師妹於紅俊擔任主教練。

跟邢路國不同,李維麟的合同是一年一簽,他還不是明德中學的正式職工。李維麟告訴記者,他一邊執教,一邊準備教師資格考試和教師編制考試。

李維麟對於白江的準軍事化管理方式深有體會。在他看來,中學生球員和大學生球員在年齡上有差異。在執教過程中,他一方面向白江這樣有經驗的前輩學習,一方面也在結合中學生的實際摸索和完善球隊管理方式。在戰術風格上,明德中學隊的體系與中南大學隊的體系接近,都是以小快靈爲主、強調攻防轉換的速度和防守變化。

3月13日,巔峯隊教練白江(左二)在暫停時間佈置戰術。新華社記者唐奕攝

上任一段時間之後,李維麟發現了在隊員中存在重訓練、輕學習的情況,於是加強了和校領導的溝通,請學校配備優質師資力量,保證學生在訓練之前先完成上、下午共6節課的學習,還針對課堂表現不好的學生制定了停訓、停賽等措施,隊員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改觀。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峯認爲,國民教育體系將成爲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重要通道。

從今年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的男子四強隊伍來看,校園籃球隊與專業隊伍、職業體系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已經比較普遍。例如,中國高中男籃霸主清華附中隊已經連續兩屆全運會與山東合作,代表後者參加全運會U系列比賽。明德中學男籃與湖北全運會U19男籃、全國男子籃球聯賽(NBL)的湖南勇勝隊等也有不同形式的合作。東莞光明中學隊則有意與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的廣州龍獅俱樂部展開合作,共建二三線梯隊。

5月11日,山東隊球員許家晗(中)在比賽中持球進攻。新華社記者李紫恆攝

在5月20日的中國高中籃球聯賽決賽中,石家莊二中隊以72:112負於清華附中隊,後者捧起了15年內的第14座冠軍獎盃。邢路國說,清華附中在選材等各方面的確具備較大優勢。不過,他相信隨着體教融合的深入發展,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校園隊伍也會逐漸顯現出吸納人才的優勢,未來會有更多的隊伍挑戰清華附中的霸主地位。

文字編輯:張悅姍

新媒體編輯:實習生秦樂、高萌

校對:鬱思輝

簽發:梁金雄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