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西北黨政幹部的搖籃、西北政法大學的前身,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

這裏,建成了全省首家以中國共產黨幹部教育培養歷史爲內容的主題展館,“紅色熔爐”幹部培養主題展館;

這裏,被中組部確定爲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

……

這裏,是西安市高陵區通遠街道通遠村。

“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近年來,高陵區依託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充分發掘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系統打造以“兩館一堂一園多個教學點”爲佈局,集實地參觀、現場教學、課堂授課、黨性體驗、實踐鍛鍊等爲一體的新時代黨性教育基地。

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爲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多年發展,高陵區走出了紅色文化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的創新路徑。

“把民大的精神和作風傳揚開去”

6月7日,“走進紅色美麗村莊”網絡主題宣傳採訪活動走進了西安市高陵區通遠街道通遠村,在這裏,實地探尋紅色村莊的歷史印記,感知鄉村振興的風貌鉅變。

“我們村的紅色資源非常多,紅色故事也不少,想當年,很多村民還趕着馬車爲西北民大的遷建、抗美援朝後勤救治保障貢獻力量。”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院內,75歲的老黨員王長財向我們講述起當年的故事。如今的通遠村,路寬了、環境更好了、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王長財感慨地說道:“這一切都與黨和政府的努力密不可分,通遠村是當之無愧的紅色美麗村莊。”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位於通遠村九組,佔地面積約8024平方米,建築面積3055平方米,坐北朝南的三棟52間蘇式建築羣格局清晰、保存完整。

走進博物館,館前碑石上“紅色熔爐”四個大字格外醒目。青磚黛瓦的蘇式校舍,修葺如舊的茅草亭、籃球場、轆轤水井、校訓碑等遺存,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現着曾經的崢嶸歲月。陳列館內,一行行烙着革命印記的文字、一張張展現西北民大舊貌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載着歷史輝煌的遺存物品,無不訴說着西北民大曾經的光輝歲月。行走在校園的小徑上,風吹起,樹影婆娑,曾經艱苦卓絕的辦學場景似乎就在眼前。

1949年春,人民解放戰爭勢如破竹、風捲殘雲,西北各地陸續解放,各級人民民主政權相繼建立,但捉襟見肘的幹部隊伍遠不能滿足建立新政權的需要。同年5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創辦,由延安大學、西北人民藝術學校、西北財經學校合併成立,是一所以政治思想教育爲主的幹部學校。

“開學之初條件艱苦,民大師生硬是從9公里外的永樂車站,肩扛手抬,一步步地把教學設備搬到高陵通遠坊。沒有教室桌凳,學員們就在大棚內、露天,在支起來的木板上讀書寫字上課;學員們開荒種地,喫着大鍋飯,沒有宿舍,就睡在用麥稈鋪成的大通鋪上……”在講解員的講述中,民大師生克服困難、創造條件辦學的精神令人動容。

從1949年10月到1953年6月,西北民大在通遠四年的辦學歷程中,共爲西北地區培養了12980名黨政和專業幹部,爲西北地區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地區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區的政權建設工作。他們把民大的精神和作風傳揚開去,在大西北的建設事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來到村上就會發現,作爲一名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很多事都是不瞭解的,但隨着與羣衆打交道的次數增多,就會更明白作爲一名黨員、一名基層幹部應該做什麼。”兩年的駐村經歷,讓這位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的2019年陝西選調生孫夢嶢感慨頗多,談及選擇選調生的原因,他說:“前校長柯炳生說過‘農大學子,要把論文寫在中國的大地上’,我又是陝西人,應該回到陝西,到基層歷練,幫羣衆做一些實事,這將是很有意義事情。”

從學校到基層,不僅是身份的變化,更是職責的轉變。“在通遠村待得越久,來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的次數越多,越能明白作爲一名黨的基層幹部的責任與使命。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困難,跟革命先輩們是沒法比的,要更珍惜現在的生活,同時,更要想辦法爲羣衆做些實事,在這裏待得越久,身上的初心使命感就會越強。”孫夢嶢表示。

“人民需要我們到哪裏,就到哪裏!人民需要我們做什麼,就做什麼!”曾經的錚錚誓言穿過歷史的塵煙,迴盪在耳邊。

“畫裏鄉村”照進了現實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沿着臨興高速從高陵西出口至通遠村口僅百餘米,遠遠望去,村口的標誌牌上“紅色通遠”四個大字醒目非常,路兩邊,桃樹、杏樹以及各類綠化景觀映入眼簾。

初夏時節,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通遠村一片祥和景象。漫步村莊小道,道路兩旁的標誌牌,頗具特色的景觀小品,寬敞乾淨的道路,修葺一新的屋外小院,沿街設置在村裏街巷中的垃圾分類點……處處突顯着通遠村美麗宜居的村莊新貌。“畫裏鄉村”的場景也在這裏照進了現實。

通遠村距離高陵城區4.5公里,總佔地面積4532.4畝,轄3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720戶、3338人,其中黨員86名。境內物產豐饒,商業門店林立,狗娃豬蹄、小磨香油等特色品牌遠近聞名。

“以前村裏的環境簡直沒法說,‘髒亂差’,路不行、交通也不行。但是現在,馬路下面就有排水系統,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抽水馬桶,這在農村都處於領先水平;還有村裏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環境更整潔了,羣衆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而且現在高速路修到了家門口,家家有小車,出行也方便。”提起現在的幸福生活,王長財合不攏嘴。本應頤養天年的他,卻以通遠村黨支部第四黨小組組長的身份,爲村上的羣衆事務忙前忙後,用他的話說,現在日子好了,更覺得黨恩深重,能發揮餘熱自己心裏也舒坦。

“近年來,對村容村貌進行了全面改造、美化和提升,突出紅色基因,設置接待處、規範標誌標識、打造黨建主題廣場,設置景觀雕塑。完成臨興高速高陵西出口至民大路十字的景觀改造提升,共計5000餘米道路黑化及標線設置工作,綠化美化工作正在加緊實施。”通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五明介紹說。

2020年11月,通遠村被確定爲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高陵區緊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目標,以通遠村爲重點,依託豐厚的紅色資源和雄厚的產業基礎,按照“135”紅色村建設思路,系統打造“兩館一堂一園多個教學點”。近年來,已成爲西安市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2012年,通遠村三組村民彭剛偉開辦起了農家樂,憑藉精湛的烹飪手藝,周到細緻的服務,農家樂辦得小有名氣。隨着通遠村紅色村建設的推進,彭剛偉的“彭記私房菜”更是大受歡迎。

“紅色村建設給我帶來的不只是居住環境和民風村俗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讓我的餐飲生意有了更明顯的提升,這幾年來,到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紅色熔爐和烈士陵園的人越來越多,到我店裏喫飯的人也越來越多,去年我把店面又擴大了幾乎兩倍,就這有時候都忙不過來。”談及生意的變化,彭剛偉言語間難掩喜悅,“手藝再好沒有生意好”,這是他在採訪中強調了多次的話,於他而言,自己當老闆肯定要比給人打工好很多。

“紅色精神”與“鄉村振興”撞個滿懷

作爲高陵區“兩館一堂一園多個教學點”佈局的組成部分,何村和仁村的發展同樣意義重大。

採訪當天,走進何村網絡直播間,“高陵片姐”正在直播帶貨。清晰明瞭的數據統計板直觀地展示出各類數據的波動狀況,豐富多彩的直播間向受衆傳遞出“中國大棚第一村”的各類信息。

“我不是專業主播,是高陵區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我自己有一些粉絲量,所以來指導這裏的農民,幫助他們更好地帶貨。很多網友也是通過直播間瞭解到何村的蔬菜是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一般情況下,一場直播會吸引一到兩萬的受衆。”在“高陵片姐”的介紹中,我們瞭解到,2020年9月,何村網絡直播間開始運營,並聘請兩位專業主播直播帶貨,截至目前,共帶貨1.2萬單,幫助農民銷售蔬菜36萬噸,爲農民羣衆帶來8萬左右的增收。

何村,地處西安市高陵區通遠街道西北部,1992年,在全縣率先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產業,2005年以來,何村“兩委”班子致力於產業結構調整,努力推廣“一村一品”、設施農業示範園,大規模發展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

“現在,我們村已經建成日光溫室大棚3180棟,年產各類鮮菜近20萬噸,蘊育產生了8個農業專業合作社,200餘名職業農民經紀人,形成了以何村爲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的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帶動了周邊羣衆增收致富。”何村黨支部書記潘克紅介紹說。

走在何村的鄉間路上,一排排、一棟棟連棟大棚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村民們對幸福生活的期盼,更是蔬菜特色產業振興鄉村的最美“豐收圖”。

在仁村黨建花園農場的現代化種植大棚裏,天竺葵、海棠、彩葉草等20餘個品種花草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將一批批彩葉草裝車發往西安等地。

作爲高陵區新時代黨性教育基地教學點,仁村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的祕訣是什麼?答案是不斷發展建強戰鬥堡壘。

2017年初,爲了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立了仁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並在多方調研後確定了首個合作社建設項目——仁村黨建花園農場。2018年,佔地62畝的花園農場項目建成投產。

“目前,現代化智能溫室、花卉拱棚、花卉育苗溫室等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每年可生產150萬盆各類花草,能夠實現羽衣甘藍、角堇、萬壽菊、海棠、一串紅等20餘個品種的長期供應。”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肖鵬介紹說。

仁村黨建花園農場的建成,不僅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更是帶動周邊羣衆增收致富。“自從村裏的‘黨建花園農場’建成後,我在這打工,既能照顧到家裏,一個月還能掙到3000多塊錢,掙錢顧家兩不誤。”仁村三組村民尹金玲笑着說到。

“一方面,在發展農業產業上,建成佔地30畝的秦棗園,發展林果種植,今年可實現收益分紅。建設佔地2800平米連棟溫室大棚,打造集特色種植、採摘體驗於一體的都市農業項目;另一方面,在發展紅色旅遊產業的基礎上,利用紅色資源,統籌整合資金項目,盤活資源資產,吸收社會資本,建設集餐飲、會議、住宿、運動生活爲一體的綜合教育培訓中心,引領村集體經濟駛入全新航道。”通遠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郭政說。

高陵區挖掘和保護紅色資源,推動紅色資源充分開發、紅色資源廣泛傳播、紅色故事薰陶激勵,並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通過旅遊產業,推動紅色文化和產業振興有效銜接,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紅色產業新名片,傳承紅色基因,促進鄉村振興。

(陝西網記者 李惠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