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加快發展航空貨運 打造“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國民航局官網6月10日消息,6月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國務院關於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關工作情況的報告。下午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於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關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針對“加快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特別是加快發展航空貨運,打造‘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方面的工作考慮”的詢問,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民航將從加快航空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七個方面加快發展國際航空貨運,打造“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參加上午舉行的分組會議,認真聽取了代表關注和反映的問題。

馮正霖表示,民航局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從七個方面下功夫,加快補齊國際航空貨運短板。第一,加快航空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傳統航空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升級,鼓勵發展多式聯運,特別是鼓勵貨運航空公司與電商、快遞企業合作聯營,實現規模效益,逐步做強做大。第二,尊重市場規律,激活市場活力,打破所有制界限,在“賽馬中選馬”,對於具有實力的航空物流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將其打造成世界級航空物流企業。第三,進一步推進與主要貿易伙伴和“一帶一路”國家貨運航權自由化談判,更好便利我國航空貨運企業在境外設點佈網,打造海外轉運中心,加快構築全球可達且自主可控的國際物流網絡。第四,加快樞紐機場貨運設施改造升級。在現有國際樞紐基礎上,重點打造鄭州、天津、合肥、鄂州等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形成航空物流集散的產業集羣。第五,進一步優化航班資源時刻配置。根據機場定位,對貨物供應能力強的機場放開高峯時段對貨運航班的限制,支持航空公司構建貨運航班波。第六,構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升航空貨運數字化、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民航。第七,進一步優化航空貨運營商環境,加強與海關合作,在具備條件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實現“7×24”小時通關,滿足航空貨運快速通關需求。

就打造“全球123快貨物流圈”,馮正霖表示,將充分發揮民航在高附加值、高時效性貨物遠距離運輸方面的比較優勢,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積極挖潛增效,全面提升國內1天送達的服務水平。目前國內已形成64對城市客運航空快線(日航班量超過24班),覆蓋國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主要城市間已基本形成貨運快線,國內1天送達,已形成航線網絡基礎。民航將綜合利用客機腹艙和全貨運資源,進一步提高航班頻率和銜接效率,實現貨物隨到隨走;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城市羣和重點城市、航空物流樞紐間佈局全貨運航線網絡,加密中西部運輸機場,推進通用航空物流網絡省際互通、市縣互達、城鄉兼顧,擴大交通不便地區無人機配送網絡,擴大航空貨運覆蓋範圍;推進空鐵、空地、空海“一單制”聯運模式,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打造暢通生產地、加工地、消費地的快速化、多樣化、專業化貨運通道。

二是加強區域合作,着力強化周邊國家2天送達的服務能力。目前,我國與周邊國家每週貨運航班已突破1100架次,基本可以滿足支撐周邊國家2天送達的航線網絡需求。民航局將引導航空公司優化加密東南亞、俄羅斯、日韓等周邊國家航線航班,進一步織密通達亞洲大周邊的快運航線網絡,夯實周邊國家2天送達的網絡支撐。

三是優化網絡佈局,積極拓展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航線網絡。歐美是我國重要經貿夥伴,但我國與其主要城市的航線網絡有待進一步加強,航班頻次有待進一步提高。非洲、拉美地區航線網絡覆蓋還有空白。民航局將積極與有關國家加大國際航權談判力度,增加獲取關鍵航權資源,便利我國貨運企業在境外設點佈網;加快佈局洲際遠程航線,着力構建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努力搭建支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航線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