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監管來了!八部委突然出手,10倍大牛股也崩了,這個A股萬億最火賽道還有戲嗎? 

強監管終於來了!

在如今的城市,除了飯店,開得最多的應該是美容店。上週,兩座小城市突然出手,強化醫美監管,似乎就透露出強監管的意味。今天收盤之後,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突然發文:爲進一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決定於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那麼,這一文件是否會對市值近1.1萬億的醫美概念板塊帶來衝擊呢?從文件細則來看,由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在短期之內,醫美機構對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存在一定影響。另外,文件還提到“要加強對醫療美容行業價格違法行爲的監管”。這可能會對一些企業的毛利率產生負面影響。其實,從上市公司的行爲來看,這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出現泡沫。

八部委突然劍指醫美賽道

6月10日,國家衛健委、公安部辦公廳等八部委突然發文。文件指出,爲進一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決定於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文件指出,要通過開展多部門聯合專項整治,進一步提高美容醫療機構(含中醫美容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意識,強化醫療服務質量和安全管理,防範醫療糾紛和安全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活動。嚴格規範醫療美容服務相關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和使用監管,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和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藥品、器械等行爲。依法規範醫療美容服務信息和醫療廣告行爲,嚴厲打擊虛假醫療美容類廣告、信息以及不正當競爭行爲。以查辦案件爲抓手,查處並曝光一批違法機構,懲戒和震懾一批不法分子。完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工作機制,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文件有幾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

一是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監督檢查,加強美容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綜合監管,規範醫療美容服務,防範醫療糾紛和安全風險,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行爲。這意味着可能要關停一些非法機構,進而導致市場對於美容產品需求的減少。另外,隨着機構數量的縮小,正規機構對於美容產品的議價能力可能會提升;

二是加強對醫療美容行業價格違法行爲和不正當競爭行爲的監管。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依法查處違法發佈虛假醫療美容廣告。這一條劍指產品提價空間和醫美市場需求,短期之內,可能會對美容產品生產商的毛利帶來一定衝擊;

三是,廣泛開展科普宣傳,發佈警示信息,宣傳專項整治進展,按月曝光轄區醫療美容執法案件或典型案例,揭示違法違規行爲的危害和後果,提升消費者辨識能力,引導公衆理性認知,倡導消費者自覺選擇正規美容醫療機構接受醫療美容服務。隨着曝光度提升,後續對於美容板塊的情緒可能會存在持續影響,而集體行動的時間是從今年6月到11月。

醫美公司迎減持潮

其實,醫美近期的調整幅度也不小,醫美指數從最高點下來,殺跌已經超過10%。

6月以來,醫美板塊超八成個股下跌。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0日收盤,47只醫美概念股中僅8股月內股價走高,盈康生命以5.63%的累計漲幅居首,ST粵泰、濟民醫療、愛爾眼科、漢商集團等漲幅超1%。22只個股跌超10%,朗姿股份、麥迪科技、蘇寧環球跌幅居前,分別爲28.27%、23.84%、23.17%。

而醫美暴跌的背後,是多家公司集中減持。近期發佈減持公告的公司有朗姿股份、華熙生物、昊海生科、金髮拉比、奧園美谷、三友醫療、哈三聯。其中,朗姿股份減持比例爲不超過總股本的4.49%,友醫療爲3%,奧園美谷爲2%,華熙生物爲1.89%,昊海生科爲1.23%,金髮拉比爲0.16%,哈三聯爲0.098%。

深交所向朗姿股份發出關注函

由於老父親清倉減持帶崩股價,朗姿股份不折不扣地成爲當前熱門股。

6月5日,朗姿股份的第三大股東擬清倉套現超10億元,這消息一出把股民嚇壞了,股價連續2天跌停,市值瞬間蒸發53億元。

然後這位年近80歲的老爺子坐不住了,拿出5億元緊急救場,表示將支持公司搞醫美業務。雖然一定程度上穩住了股民的心,但這極具戲劇性的一事引來監管關注。

6月10日,深交所向朗姿股份發出關注函,要求其披露申炳雲本次清倉減持的真實原因以及其他事項。

深交所要求朗姿股份說明《承諾公告》與《減持公告》披露的申炳雲減持資金用途不一致的原因,並在進一步覈實的基礎上說明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了本次清倉減持的真實原因;說明相關主體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事項維護公司股價、配合減持的情形;同時,根據相關規定要求朗姿股份進一步明確《承諾公告》中承諾事項的具體內容,不得使用“儘快”、“時機成熟時”、“合規的途徑和合適的方式”等模糊性詞語。

據悉,2020年6月以來,朗姿股份的股價13次達到異常波動標準,最近250個交易日股價漲幅高達600%,若截止至2021年6月1日股價新高的話,該股已經累計大漲近8倍,成爲不折不扣的大牛股。

對於股價異動,深交所要求朗姿股份結合內外部環境、業務開展情況等情況,說明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股價漲幅是否與公司相應期間基本面相匹配;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事項等。

在6月10日,朗姿股份還發布了一則公告,其中再度提及公司近期發佈的股東減持計劃。對於此次一致行動人進行本次計劃減持的背景和考慮,董事長申東日表示,“我父親申炳雲先生已近80歲,其本人從未在朗姿股份任職,也未曾參與過公司的經營管理,僅是作爲公司股東長期持有公司股份。近年來我父親身體一直不是很好,經其綜合考量後作出了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的決定,我們兒女們對此表示理解。”

此外,有投資者提問,在申炳雲先生在減持方面,如何減緩二級市場的壓力?未來將如何對醫美業務進行支持?

公司方面表示,就申炳雲先生計劃減持的事項,以及其對公司出具的支持承諾,我們與其本人進行了充分交流。申炳雲先生表示:1、其本次減持的方式將會以大宗交易爲主,並會優先的選擇注重長期回報、有較強實力的資金方進行交易;2、基於其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其減持後的資產管理,除去用於個人需求外,會按照承諾的方式支持公司的醫美事業發展;3、其具體的支持方式和支持時點,須結合其未來的減持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概念股還有機會嗎

對於醫美概念股的震盪行情,川財證券認爲,醫美等題材近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長期來看,醫美等方向均是較爲良好的賽道,行業空間大,公司業績增速塊,因此此前這類板塊持續走強,多隻個股在短期內出現翻倍。但短期來看,這類題材板塊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方面行業中很多公司都存在“蹭熱點”的現象,相關業務佔比很小也被打上相應標籤:另一方面部分公司股價短期上漲過快,導致估值與業績不匹配,進而出現回落。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指出,2024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綜合對比國內外醫美滲透率和消費金額等指標,中長期看,我國醫美行業仍有5倍以上成長空間。

而太平洋證券早前則將醫美市場規模破3000億的時間提前到2023年,其預計,2023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拓展至3115億元。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綜合自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中信建投等)

(編輯:葉映橙)

財經日曆重磅上線丨掌握全球大事 預知財經要聞 速讀經濟數據 把握交易提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