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一輪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將舉行 美伊能否達成協議仍未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伊朗媒體報道,本月10日,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新一輪恢復履約談判將在維也納召開。此前,伊朗代表團團長阿拉格希曾表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相關方在維也納進行的多輪會談已經取得積極進展,伊朗希望在接下來的會談中,各方能夠就制裁和核問題達成相關協議。但同時他也坦言,仍然有一些關鍵問題存在分歧。

新一輪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將舉行 美伊能否達成協議仍未知

總檯記者 李健南:自今年4月份開始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即將在維也納迎來第六輪的會談。與會各方將繼續就美國如何解除對伊制裁以及各方重新履行伊核協議展開進一步磋商。在本月2日,也就是第五輪會談後,伊朗代表團團長、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各方代表對迄今爲止展開的會談表示滿意,同時他指出,雖然外交談判結果不可預測,但他認爲下一輪會談或將成爲最後一輪會談。

總檯記者 李健南:據在前方的觀察,伊朗各界也都在關注着本次會談的結果。因爲自2018年至今,美國向伊朗施加的制裁次數超過1500次,導致伊朗經濟的方方面面承受着壓力,在之前的採訪中,很多伊朗民衆都表示,儘管自己非常不信任美國,但他們希望美國的制裁能夠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儘快解除。另外,我們近期也採訪了許多專家和政治分析人士,他們目前普遍的看法是,美國企圖遏制和壓迫伊朗的戰略意圖短時期內不會改變,在伊核協議之外,美國政府其實更關心的是伊朗的地區影響力、伊朗的導彈研發能力這兩個議題。因此專家認爲,美國或許會繼續在解除制裁上做文章,以換取伊朗能夠在其他議題上的讓步,但伊朗不會接受任何在原有伊核協議框架之外的附加協定。目前,伊朗政府已經屢次表態,如果美國一次性解除全部對伊制裁、且伊朗驗證瞭解除制裁的有效性後,伊朗將會立刻重新履行伊核協議的全部內容。伊朗輿論認爲,目前伊朗態度已經十分明確,會談能否取得積極進展將取決於美方的態度,但美伊之間長期的對峙導致雙方缺乏信任,因此,本輪會談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仍然有待進一步觀察。

強推制裁伊朗 美霸權行徑遭普遍反對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從2018年8月開始,美國逐步重啓對伊朗的單邊制裁,升級對伊朗的施壓,阻撓其他各方執行全面協議,美方做法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新一輪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將舉行 美伊能否達成協議仍未知

在2018年美國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德法英三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月表示,美國決定退出伊核協議破壞了國際秩序中的信任,給國際社會造成了嚴重損害,這一舉措令人非常擔憂和遺憾。時任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呼籲歐盟組成聯合陣線,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全面協議。

2018年8月開始,美國逐步重啓對伊朗的單邊制裁,更是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在2018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時任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批評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並指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是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蔑視。

美國涉伊朗武器禁運草案在安理會遭否決

除了單邊制裁,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針對伊朗的圖謀也接連受挫。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後,安理會通過第2231號決議,決定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在2020年10月18日終止。而美國一直尋求推動聯合國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2020年8月,美國提出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草案,聯合國安理會先後在8月13日和14日,對草案進行書面投票。結果除美國外,僅多米尼加投了贊成票,美國這份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伊朗總統 魯哈尼:這是歷史上首次,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一項決議草案,只有(除美國外)一個島國(多米尼加)投了贊成票

安理會:不啓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

不過,遭遇“完敗”的美國政府並不死心。2020年8月20日,美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啓動2231號決議涉及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再次遭“打臉”。

時任安理會輪值主席 印尼常駐聯合國代表 查尼:很顯然,只有一個成員國持有特定立場,但其他絕大多數成員國持有不同立場。我認爲安理會未達成共識,因此,不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同一天,衆多安理會成員,包括伊核協議參與方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均重申,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不再具有啓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資格。

德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 岡特·紹特爾:美國已經不再是伊核協議的參與方了,所以美國無權啓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 瓦西里·涅邊賈:我希望美國能最終明白(伊核協議的重要性),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種做法不僅是非法的,也不會得逞。

美單方面稱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引批評

在國際社會一片反對聲中,美國政府2020年9月19日單方面聲稱,根據“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已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措施。美國還威脅聯合國會員國如果不執行制裁,將面臨所謂的“後果”。美國這一單邊主義霸權行徑招致國際社會普遍譴責。

伊朗知名政治評論員穆加達姆表示,美國對獨立國家使用恐嚇、威脅、制裁等手段恰恰證明了美國的國際話語權日漸衰弱,美國奉行的單邊政策也讓其越來越孤立。

伊朗知名政治評論員 穆加達姆:美國將會繼續對伊朗實施最大壓力、最嚴制裁、最強恐嚇等政策,這是霸凌行爲,也是美國的工具。

美國匹茲堡大學法學院教師 科瓦利克:美國對伊朗政策已經陷入空前孤立,在對伊朗敵視立場上,美國已經是孤家寡人了。

重壓下 伊朗被迫分階段減少履約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隨後美國陸續重啓並新增一系列對伊朗的嚴厲制裁措施。作爲反制,自2019年5月起,伊朗被迫採取分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協議的措施。

新一輪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將舉行 美伊能否達成協議仍未知

2019年5月8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宣佈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不再對外出售重水和濃縮鈾。

2019年7月1日,伊朗外長扎裏夫表示,啓動第二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協議的措施,伊朗低濃度濃縮鈾存量突破伊核協議允許的上限——300公斤。當月8日,伊朗政府宣佈,伊朗已經突破伊核協議關於3.67%濃縮鈾生產丰度的限制。

2019年9月6日,伊朗開啓第三階段減少履約措施,包括研發生產濃縮鈾的新型離心機、向IR6S離心機注入生產核燃料的鈾氣體,運行20臺IR4、20臺IR6型離心機、在兩個月內運行164臺IR4和IR5型離心機等。

2020年9月13日,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表示,減少履行伊核協議第四階段的措施已經完全執行,部分福爾多核設施已經啓動。福爾多核設施共有1044臺離心機參與了鈾濃縮過程。

2021年1月5日,伊朗宣佈進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五階段即最後階段,放棄伊核協議中的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離心機數量的限制”。伊朗的核計劃將不再受到任何實際限制,包括鈾濃縮水平和純度、濃縮物質的數量和研發活動,伊朗核計劃將根據自身的技術要求推進。

在被迫分階段減少履約的過程中,伊朗方面反覆強調,伊方的措施均可逆,如果制裁解除並且伊朗經濟利益得到保障,伊朗可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承諾。

而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義務,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並阻撓其他方面履約,這是伊核緊張局勢的根源所在。

美國持續制裁加劇伊朗經濟民生困境

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隨後重啓並追加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衝擊伊朗國計民生,給伊朗政府在穩定國內局勢、維持經濟活力等方面造成巨大壓力。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美方的制裁,嚴重阻礙了伊朗抗擊疫情造成阻礙,伊朗指控美國的制裁行徑是“醫療恐怖主義”和“經濟恐怖主義”。 

新一輪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將舉行 美伊能否達成協議仍未知

美國無情制裁剝奪伊朗病患生活希望

美國重啓制裁後,伊朗很多患者面臨着藥品短缺、進口藥價飆升等困難,無情的制裁奪去了很多人生活的希望,讓一個個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淵。

伊朗癲癇症患兒父親漢薩德:政客們作了錯誤的決定,影響的卻是無數家庭和人民,他們(美國)把民主掛在嘴邊,民主在哪兒?民主就是不給患者藥品嗎?病患是多麼迫切地需要藥物,他的呼吸、他的生命都依賴於此。

藥店經營者 曼蘇比:制裁不但損害(伊朗)人民的經濟利益,也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或者原本他們很輕易就可以治療的疾病,現在卻要面臨巨大的困難。

美國製裁給伊朗抗疫雪上加霜

聯合國伊朗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賈韋德·拉赫曼在今年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對包括伊朗銀行業在內的制裁措施,使伊朗衛生部門出現藥物和醫療用品短缺。很多醫護人員持續加班,防護設備有限,不少醫院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導致數百名伊朗醫護人員死於新冠肺炎。 伊朗新聞電視臺此前報道稱,美國曾向伊朗訂購疫苗的供貨商施壓,阻止伊朗採購1000萬劑新冠疫苗。

美國製裁全面打擊伊朗國民經濟

除了醫療領域深受其害,美國製裁還涵蓋伊朗石油出口以及金融、航空、汽車、金屬、礦產等非能源領域,相當於對伊朗國民經濟命脈發動全面打擊。

新一輪伊核全面協議聯委會會議將舉行 美伊能否達成協議仍未知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前,2017年伊朗的經濟增長率爲3.7%,通貨膨脹率爲8.2%。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加大對伊朗制裁後,2018年伊朗的經濟增長率爲-4.9%,通貨膨脹率爲26.9%。

2019年伊朗的經濟增長率爲-7%,通貨膨脹率爲34.8%。2020年伊朗的經濟增長率爲0.8%,通貨膨脹率爲36.4%。

制裁還導致伊朗貨幣大幅貶值,伊朗貨幣里亞爾兌美元,從2018年的1:4.2萬,一度最高貶值到1:30萬。

尤其在制裁和疫情的雙重疊加影響下,伊朗許多賓館、餐廳和店鋪歇業,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滯,不少伊朗民衆的收入大幅降低,而基本生活物資的價格卻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伊朗商人 禮薩:現在基礎材料和物資都短缺,很多廠家都關門停業,現在哪怕是要進一批鞋底,我也不得不等待15到20天,新冠疫情讓情況更加糟糕,我們在經濟上面臨癱瘓,甚至不知道如何支付店鋪租金和稅金。

伊朗公交車司機 哈馬德:現在我給孩子買一包紙尿褲需要120萬里亞爾,而在制裁之前,同樣的一包只需要20萬或30萬里亞爾,我每個月的收入是4000萬里亞爾,這樣的收入很難做到收支平衡,對我來說真的很艱難。

分析人士指出,在伊朗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美國持續施加單邊制裁有違人道主義精神,給無辜百姓、尤其是社會弱勢羣體造成極大傷害。

(編輯 王洪禹)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