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2021年推出8K激光電視

高端彩電市場已經系統的進入“8K”時代——雖然,從應用角度看,8K內容依然匱乏,但是這不妨礙以“高分辨率”技術見長的液晶顯示技術向8K衝鋒。

相比液晶而言,同樣作爲高端電視選擇的“激光電視”,目前還沒有8K產品出現。這一點也被認爲以“大屏”著稱的激光電視的“最大不足”之一。突破激光顯示的8K技術,更是成爲激光電視產業鏈“下一階段的核心高地”。

早在年前,渠道內部就曾傳出海信即將推出全新的8K激光電視新品,就在上個月,海信對《投影時代》公開表示全新的8K激光電視新品很快就可以正式量產上市。屆時,將是激光電視產業首款“8K”分辨率規格的引導性產品。海信表示,激光電視進入8K時代是必然,依託自身技術積澱優勢“先行”一步,代表了民族激光顯示技術的全球領先性。

8K激光電視“有何之難”

從已經大量存在的液晶8K電視機角度看,其與8K激光電視“共性”的“智能計算8K”、“信號傳輸8K”、“信號處理與媒體優化8K”等技術環節都已經“徹底打通”,具有相當高的成熟性。

從激光電視系統的獨有技術角度看,激光光源系統與8K沒有必然關係、光學鏡頭和鏡片等產品自身具有“傳統產業的極高成熟性”,8K乃至更高的解析力都不成問題——唯獨市場此前沒有8K標準的適合家用的抗光幕產品和8K的激光電視用光閥芯片,而隨着海信8K激光電視新品的發佈,到時也會有着全新配套的8K抗光幕出現。

8K光學抗光幕是對激光電視8K化技術“唯二”空白點的添補:從技術角度看,傳統屏幕技術,在超大尺寸上已經可以滿足8K顯示的需求。但是再更小一些,也就是更適合普通居民住宅的應用尺寸上,傳統的投影屏幕和光學抗光幕都不能滿足“8K”的超精細解析力要求。

投影顯示屏幕分辨率的要求核心並不是“漫反射結構的顆粒點尺寸與亞像素結構相當”,而是“屏幕的最小顆粒點,必須遠遠小於成像的亞像素結構”。否則,屏幕反射就會有很強的“定向”效應,輕者造成屏幕可視角度的巨大損失,重者則直接導致只有特定角度才能看到清晰圖像。

隨着國內光學技術的成熟,在8K激光電視已成趨勢的市場環境下,未來用於滿足8K現象需求的抗光幕技術也會更加成熟。而除了海信之外,也將會有更多的品牌相繼推出配套的8K產品,例如:8K抗光幕、8K播放器、8K傳輸設備或者線材等產品。

8K比較4K是4倍幾何精細度的提升,同時更是遠超4倍的極限加工技術工藝難度的考驗”,行業專家指出,這一點不僅僅適合於“抗光幕”,也同樣適合於“光閥”產品!

8K光閥,8K激光電視另一道門檻何時突破

目前,投影機顯示市場上不是沒有“8K”投影產品。但是,已有的8K家用投影普遍採用LCOS光閥技術,這與現有激光電視陣營普遍採用DLP技術形成了“巨大的技術路線差異”。

同時,更爲重要的是,TI主導的DLP光閥解決方案,向終端企業是無限開放銷售的“自由市場產品”。而成熟的LCOS光閥技術主要由索尼、JVC等兩家日系企業擁有——二者幾乎不對外銷售光閥芯片。LCOS技術對比DLP技術體系,更適用於超高分辨率製造的優勢是明顯的。但是LCOS技術的暫時被少數品牌壟斷,且不外銷;以及LCOS技術自身在成品率上的難度,成爲阻礙市場依託LCOS技術實現8K激光電視的重要難點。

即如果激光電視企業想突破8K產品的限制,更多企業暫時不可能依靠採購LCOS的既有8K光閥。反而,依然依靠DLP的技術體系,是實現8K激光電視的最可能路線選擇之一。

近年來,TI的光閥體系也在不斷進步,通過使用振鏡技術,單向抖動或者雙向抖動,能夠在更小的光閥上、在不需要突破光閥物理分辨率的條件下,實現“更高的2K/4K”分辨率:例如,0.23英寸的DMD光閥,通過5.4 um的微鏡間距,以960x540的物理分辨率,實現了2K顯示;0.47光閥以1920x1080的物理分辨率實現了4K顯示。

以上產品的技術,對於實現8K顯示,並降低技術門檻顯然很有幫助:實際上,只需要將這種技術應用在目前的物理分辨達到4K標準的DMD上就可以實現8K顯示。——TI早已經在工程市場推出採用接近一英寸大基板的4K原生光閥產品,從這一點看造出8K激光電視,在DLP技術體系下,已經沒有“技術性”的障礙。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TI的4K原生光閥,採用大底板的技術規格,其產品成本顯然要比傳統的4K光閥或者微投顯示產品“昂貴數倍”乃至更多。這對於今天,激光電視產品普遍價格依然偏高、價格成爲其市場普及最大障礙的現時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或者說,能夠普及的8K光閥方案纔是難點所在“過去5年,TI在5.4 um這個指標上沒有再能進步,如果這就是DMD的技術極限,則意味着DLP技術體系的8K光閥產品價格很難滿足普及市場需求”。

所以,8K激光電視的未來突破,特別是在8K抗光幕已經落地之後,就有了兩個比較可行的“下一步方案”:第一是,依託TI原生4K大尺寸光閥,先期在超高端市場推出抖動技術的8K產品;第二是,以成本低、分辨率高見長的LCOS技術陣營,在市場策略和成品率上出現“嶄新的革命”,爲8K激光電視提供另一種“芯”的可能。

2018年JVC就已經推出0.69英寸的新型D-ILA微顯示光閥,產品擁有4096 x 2160物理像素和不到0.38微米的像素尺寸——採用抖動技術可以用更小尺寸的光閥實現8K顯示。2020年12月,本土光閥研究企業上海慧新辰也展示了高達6000ppi的720P 0.26英寸新一代光閥技術。其像素密度,雖然與JVC還有差距,但是已經達到或者略微超過TI的DMD產品水平。行業人士認爲,慧新辰下一代LCOS技術,很可能會達到JVC 2018年產品的像素密度水平。

LCOS比較DMD已經拉開的像素密度技術指標,是LCOS可能成爲8K激光電視普及路線中可能性選擇之一的最好理由。尤其是作爲第三方供應商,慧新辰可以打破JVC和索尼不外供光閥的限制,爲行業發展提供嶄新的空間。

總之,對比8K抗光幕已經實現的突破、尤其是涉及8K的其它很多關鍵技術的高度成熟,光閥的8K化現在更多停留在“可能性”的研發階段。雖然,目前視聽市場8K內容依然匱乏,激光電視馬上推出8K產品的緊迫性並不強,但是無論是激光電視還是投影,最終都繞不過8K這個新標準的考驗——視聽產業,尤其是大屏幕視聽走向8K是行業的必然方向。

在8K大屏這個必然性上,激光電視或者投影機、包括數字電影機,並非高枕無憂。的確,無論是液晶還是OLED都不可能在100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的8K市場“大顯身手”,但是符合DCI電影標準的mini/micro-led大屏正在出現,而其也虎視家用大屏市場。Micro-led在8K上沒有難以突破的 “技術障礙”,目前的市場問題則是“成本”。

即,8K大屏時代投影系技術與LED大屏技術有得一爭。這應該成爲投影產業鏈加速8K產品迭代和升級的動力之一:莫要將這一市場拱手讓人。且一旦激光電視和投影失去8K這個大屏視聽的制高點,那麼在4K等分辨率上,LED大屏恐怕也不會“手下留情”。——這是兩個技術路線和兩個陣營之間的戰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