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央財經大學徐曉華: 保險業要規範發展,建設新生態

“在改革的深水區,保險行業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做好行業基礎建設,迎來更美好的明天。”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如是寄語保險業。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保險業克服重重困難,總體上實現了穩定發展。2020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3萬億元,同比增長6.1%。2021年一季度,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8萬億元,同比增長7.8%。

縱觀保險業近年來的發展,徐曉華認爲令人欣慰的地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行業發展越來越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比如,養老保險在輔助解決老齡化問題方面,健康保險在補充基本醫療保險不足方面,首臺套重大裝備保險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涉農保險在支持精準扶貧方面,信用保險在支持雙循環發展、支持貿易發展方面等都發揮着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已經成爲政府政策工具庫中的常規選擇。

二是隨着改革的持續深入,保險業總體向着惠民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有了普惠金融的屬性。比如,車險改革,總體上帶來了車險保費較大幅度的下降,車主們直接受益;重大疾病保險改革,保險責任進一步規範和擴大,讓老百姓直接受益。

三是隨着監管力度的加大,行業發展越來越向着規範有序的方向邁進。比如,對個別問題保險公司的清理整頓,遏制了資本在保險行業的無序擴張;對互聯網金融領域信保業務的排查,控制了保險業的總體風險等等。

在看到保險業發展進步的同時,徐曉華也能夠感覺到一些隱憂。例如,談及最近黑龍江嫩江某人壽支公司被舉報事件,徐曉華認爲,這暴露了行業存在的一些痼疾,該舉報事件持續發酵引發的連鎖反應,給行業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也要防範出現矯枉過正的可能,這對行業發展會有不利影響。比如,車險綜合改革後,由於大貨車保費下降較快,很多地方出現了大貨車投保困難的現象,這個現象應予以高度重視。

爲此,徐曉華認爲,展望未來,保險業仍需努力的方向有:持續創新,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險產品,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應對疫情對消費習慣的影響,保險銷售方式也要努力跟進,適應疫情時代的新變化;刮骨療傷,規範發展,建設保險行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作者:李致鴻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