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方,是解表化溼、理氣和中的代表方,源於宋代成藥配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歷經千年的錘鍊沉澱,藿香正氣所代表的“祛溼聖藥”形象,已在國人心目中牢牢樹立。

01 藿香正氣滴丸:起效快、易攜帶

藿香正氣因何得名?因該方以藿香爲主藥,藿香的功效爲正“不正之氣”。除藿香外,該方中還有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朮、陳皮、厚朴、炙甘草。全方具有解表和中、理氣化溼的作用,主治外感風寒,其臨牀表現爲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腸鳴腹瀉、口淡、舌苔白膩等。

天士力集團生產的藿香正氣滴丸,順應中藥現代化潮流,採用先進的滴丸劑型,利用固體分散技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藥材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口服5~6分鐘,藥物即可在體內被溶解、吸收,因此具有起效快的特點。每粒滴丸均有薄膜包衣,有效遮蔽了刺激氣味,且散發出淡淡的芳香氣味,使吞服變得容易,即使孩子也不會牴觸。此外,該藥不含酒精,不含糖,採用水溶性基質,不刺激腸胃,克服了傳統劑型的不足,且攜帶方便。

02 藿香正氣應用廣,家庭常備更放心

藿香正氣在臨牀上應用非常廣泛。除了廣爲人知的暑溼相關病症,如中暑、空調病、暑溼感冒等之外,藿香正氣還可用於其他多種疾病的治療,且效果較好。

腹瀉、急性腸胃炎、胃腸型感冒。這些疾病是臨牀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秋多見,其症狀包括食慾差、反酸、燒心、噁心、嘔吐,有時還伴有輕微腹痛、水樣腹瀉等。此外,夏季是腹瀉的多發季節。腹瀉的原因,除細菌污染之外,大多數是由於交替食用冷熱食物,造成胃腸功能紊亂。中醫認爲,其發病原因是暑溼之邪同時進入體內,鬱阻中焦引起。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藿香正氣具有解痙、鎮痛、推進胃腸蠕動、鎮吐、增強細胞免疫、抑菌抗菌等作用,適用於腹瀉的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該病主要表現爲空腹及餐後胃、十二指腸動力低下,協調收縮減少,並出現異常運動,導致患者胃排空延遲,並伴有飽脹、噁心和嘔吐等症狀。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痞證範疇。中醫認爲,痞證的發病原因爲脾胃失其健運,水溼停滯,氣機不暢,以藿香正氣治療,風寒得散,溼濁得化,氣機通暢,脾胃調和。

中暑、空調病。中暑後,會發生高熱、皮膚乾燥,嚴重時可能暈倒,還伴隨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而空調病的發生則因爲在空調房裏,汗出不來,熱鬱結在體內發不出來,造成發熱症狀,以及身體沉重、精神疲倦、全身乏力等,舌相表現爲舌質淡、舌苔白膩或微微發黃。對於以上病症的治療,代表方就是藿香正氣。

暈車暈船、水土不服。臨牀上發現,將藿香正氣用於治療眩暈、過敏、水土不服等症狀,可取得較好效果。

炎炎夏日,家中常備藿香正氣滴丸,可以爲家人的健康添一份保障。

文:芳華

編輯:劉立夏

審覈:韓璐

來源:健康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