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香四溢、艾葉流芳。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一次在四季時序更替中來臨。作爲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至今已經有2500餘年歷史,文化底蘊厚重,一脈相承,傳承千載而歷久彌新,體現着人們對自然、生命、家國情懷的認知與精神價值追求,不斷閃耀新的時代光芒。

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節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濃重的歷史文化,還有影響至深、根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愛國主義精神基因,蘊含着偉大詩人屈原的政治抱負、家國情懷、思想意涵。民族品格綿延賡續、代代流傳,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成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生動寫照,承載着中華民族共同的心靈追求,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氣節交相輝映,滋養着人們的心靈,匯聚成齊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符號的鮮明標識,是國家和民族長期積澱的歷史文化,彰顯中華民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時代價值內核,不斷增強大國文化自信的政治底氣,是實現中華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源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的充分展現,穿越時空,代代相傳,更好地構築起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體悟端午文化時代意蘊,緬懷詩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民族大義,凝聚砥礪奮進的正能量,振奮攻堅克難的精氣神,把詩人的滿腔愛國熱情轉化到奮鬥新時代、啓航新徵程、實現新發展的偉大實踐壯闊洪流中來,深刻領悟“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意。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審時度勢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有效應對國內外的各種風險挑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的幸福生活指數、生命安全感、社會滿意感,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新業績。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進入新時代,只有不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激活蘊藏於心底的愛國基因,堅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理想信念,發揚“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民生宗旨,傳承“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民族情懷、家國大義,把“愛國志”化爲“奮鬥力”,努力譜寫“十四五”規劃的輝煌未來。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偉大歷史時刻,我們歡度端午,再憶屈原,不僅是爲了感受節日的喜慶,感悟亙古千年、蕩氣迴腸的家國情懷,更是爲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增強文化自信和精神堅守,凝聚民族共識,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