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錦鯉”稱不想成爲信小呆:希望維持原狀,不會辭職

作者:李蕭楠

編輯:楊真心

出品:真心工作室

來源:沸點Point

喜新厭舊是個老詞,它背後的邏輯在於“新”總比“舊”更好、更優質、更能帶來新鮮感,但當“舊”從純粹物質的束縛中脫出,演化成了一種新的文化、觀念,喜新厭舊的邏輯便不再適用。因爲此時的“舊”代表的是另一種價值,而非“新”的下位。

在當代網絡話語空間中,對消費主義的批判成了一門“顯學”,豆瓣等社區中都出現了反消費主義,追求環保節儉的內容集羣,年輕人們似乎不再熱衷於消費;但有趣的是,反消費浪潮的另一面,卻是消費主義的極致——奢侈品市場的繁榮:全球奢侈品市場都在衰退,只有中國保持了較高速增長,其中二手奢侈品市場更是備受矚目。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二手奢侈品市場已進入急速增長階段,在Z世代的推動下,全球二手奢侈品交易規模2025年或將超過600億美元。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紅布林2020年的數據報告顯示,該平臺有超過70%的消費人羣爲“90後”“00後”, Z 世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理念和現實的衝突,最終集合到一起成了二手奢侈品在當代年輕人裏的走紅。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奢侈品代表的是對消費符號、尊貴地位的追求,二手商品則象徵着節儉樸實的生活方式,看似矛盾的二者又怎麼會走到一起?

在一年一度的618來臨,一大批用戶在積極囤貨、消費的時候,我們採訪了三位二手奢侈品的重度玩家,來看看他們與二手奢侈品的故事,和對反消費主義思潮的看法。

Coco,90後,從興趣到副業

我是一名90後,也是一個特別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大概兩三年前開始發現自己對時尚、奢侈品類的東西特別感興趣,但這些東西一般都很貴,所以剛開始只是淺嘗輒止。直到後來發現了二手奢侈品,感覺它的性價比很高,就入了坑。

在玩二奢上,我就經歷了一個從純粹的買家到既是買家又是賣家的角色轉變。我的工作是產品經理,因此更喜歡去分析研究一些策略性、模式性的東西。一開始我只是在紅布林上買東西,但後來我發現,有時我收藏了一些商品,過了一段時間它們就被搶光了,這時我就會去留意它們被搶光後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價格賣出去。也有時我低價買了一些商品,過了一段時間系統就提示我這個商品價格上漲了,那時我就發現,原來二手商品是存在升值空間的,並不一定會貶值。於是我就漸漸產生了把二奢當成一種業餘愛好和副業去發展賺錢的想法。

但從想法到實踐,往往存在一個不小的鴻溝。尤其是想把二奢當成副業去做,就需要有較強的價格敏感性,還得具備一些奢侈品層面的知識。我最開始做的時候也經歷了不少波折,踩了不少坑,比如從其他地方買來的商品最終被平臺鑑定出是假貨,賠了一些錢。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交易是一款耳釘,這款耳釘買來時只花了幾百塊,心裏也特別忐忑能不能通過平臺的鑑定,但由於我之前已經趟了一些渾水、積累了一些知識和經驗,所以還是對自己的判斷比較自信。當最終顯示通過鑑定的那一刻,我激動得幾乎跳起來,因爲我非常確定它能以四五千的價格賣出去。這是我成功賣出去的第一件商品,一下子賺了好幾千,那一瞬間對我而言其實是一個轉折,我就此確信這條路是能走通的,我找到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閉環。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也漸漸摸到了門道。現在我使用紅布林已經兩年了,因爲我自己就是做產品的,所以我會覺得紅布林的整體體驗很好,他們現在是擁有行業最高標準動銷率和售罄率,復購率商品商家週期的數據都非常好。他們的會員體系做得也很不錯,比如前段時間的一次更新,就圍繞會員禮品、生日禮、會員專屬客服增加了很多個性化的服務,這就非常契合它的高淨值人羣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我也因此留在了平臺上。最近半年買賣總額超過20萬,每個月算利潤的話能有個七八千的收入。

我覺得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二奢其實是一種“更聰明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喜歡奢侈品,但奢侈品從一手到二手存在一個特別大的差價,一件商品買回來後用一段時間可能就不喜歡了,要麼放家裏浪費,要麼二手低價轉賣。

但對於二手奢侈品就不太會有這種問題,我買了我喜歡的商品後,我不會損失很多錢,甚至有時還能夠轉賣賺錢,對於社會而言也減少了很多浪費,更加環保。

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年輕人選擇用更低的價格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新鮮感過後又轉賣給別人,這本身是一種聰明而正面的生活方式,等大家逐漸建立起這類心智後,可能又會成爲一股新的風潮。

Cindy,80後,一種生活方式和它背後的文化

我曾經在國外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中東、美國加起來有七八年的海外經歷,也正是在這個時段裏接觸到奢侈品。我比較喜歡歷史和藝術,而歐洲本就是奢侈品文化的發源地,就會經常去當地的二手店裏逛。

在歐洲逛線下二手店是一個很奇妙的體驗,你走進一家店裏,裏面的買手會跟你講商品背後的故事、設計、理念,消費的體驗和文化歷史的陶冶結合得非常好。當你觸碰一件奢侈品的時候,你不會覺得它只是幾塊皮料、布料,而是能夠感受到當中所蘊含的許多文化內涵,這種觸感實際地作用於你的指尖,你甚至能夠感知到它上一任主人所留下的痕跡與氣息。

當然,奢侈品象徵的是一種社會地位,一種對尊貴生活的嚮往,這種觀念在當下的敘事中遭到了很多的批判,豆瓣上也有很多抵制消費的小組,很多人會將消費視做一種原罪。

但我覺得中國的年輕人購買奢侈品、二奢,一方面或許是渴望奢侈品爲自己帶來那種較高身份認同感的情緒價值,一方面是對其中蘊含着的設計、理念、精神的追求。

在我們這個圈子裏,大家已經習慣了買了一款商品一段時間後,覺得不那麼喜歡了,或者已經享受過它帶來的體驗後,再把它賣出去,這個過程中其實包含了你的一些原則、你的品味,幾乎所有人都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回血。

其實包括二奢在內的二手市場,與其說是一種消費潮流,倒不如說是一種需要沉澱的文化。例如中古文化就是在上個世紀日本經濟蕭條的時候興起的,那時候大家都遇到了一些經濟困難,開始注重節儉、省錢,於是二手這種節省又環保的消費模式開始流行起來,到最後又逐漸沉澱爲一種獨特的文化。歐美也是這樣,奢侈品本來就注重人文、注重傳承,他們的一件東西可以用好多好多年。

相比之下,中國的基礎其實沒有那麼深,但是年輕人確實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如果相關的一些配套設施能夠跟上,行業或許就會發展得更快,比如國外像亞馬遜這樣的就更像一個交易平臺,而缺乏比較強的文化屬性,這就和二奢的內涵不符。

當然國內的二奢市場還處在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所以對於國內的二奢電商平臺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解決非標品的信任問題,例如紅布林會有專門的鑑定人員去檢驗正品,這樣就把整個流程規範化了很多,價格也給得很公道,整體的體驗就遠遠不是那種泛二手平臺能比的。

小月,80後,消費即品味

我與二奢的結緣起源於職業。我是80後,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已經十年了,很長一段時間裏從事的都是時尚行業,現在雖然職業轉換了,但對於品牌、服飾、文化的那種感覺和喜歡還是沒有消失,它會繼續存在於我的生活中,繼續成爲自我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我眼裏,奢侈品大概率意味着一個更好的質量、更好的設計,它的品牌本身就意味着一種信任、保證。

而如果是爲了設計、理念這類精神性的需求去購買奢侈品,那麼由於人的興趣本身也變得很快,一奢和二奢的價格差異又巨大,性價比就很低。可能一段時間裏你很癡迷聖羅蘭的套裝,但過了一陣子又鍾情於紀梵希的連衣裙,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的閒錢做收藏,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等喜愛度降低了,就把它轉賣掉。這種流動其實挺好,既是商品的流動,也是現金的流動,你馬上就可以再買新的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兩三年前我買了一條Fendi 的裙子,那時候是花了700多。大概隔了不到半年,這條裙子的價格漲成了2000多,漲了至少三倍,我很快就在紅布林上把它賣掉了,非常開心。

有人會爲了那種崇高身份地位的感覺購買奢侈品,但我就比較無感。因爲我覺得你永遠沒辦法和真正的有錢人比,所以這種競爭其實意義不大,但我會承認品味這種東西的存在。可能你全身都比我貴,但未必就比我好看;品味代表的是個體的價值追求,是一種選擇和取捨,這不是能用錢解決的東西。

我會傾向認爲買二奢品更多地是購買一種文化和設計,年輕人可能更多地是爲喜愛付費,而不是爲了標榜自己是有錢人才買二奢。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 二奢市場中的信任背書和購買體驗就非常重要。比如我喜歡紅布林的一個原因就是覺得它特別實誠,特別值得信任,上面每隻包的細節都拍得很清晰,上面的劃痕也不會處理,讓你看到包的損壞程度;現在有疫情,但紅布林上的每個商品上架前都會消毒,對買賣雙方都特別放心。而且包包狀態情況、市場價到紅布林價格的折扣力度、以及背景來源一目瞭然,非常專業全面,我覺得這纔是購買文化商品的最好體驗。

二手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雖然它還沒有影響到所有年輕人,但至少現在提起二手,大家已經不像十年前那樣會有鄙夷的眼神。客觀上大家都想要好的東西,但其實大部分人的收入是沒有辦法企及專櫃上的奢侈品的,因此二手就是一個很好的出口:我能用質量比較好的、有品質、有品牌的東西,但又不用花那麼多錢,我覺得這是二奢被年輕人很快接受的一個原因。

當然也有很多人並不是沒錢纔去買二奢,而是二奢已經獨立出來形成了一種文化,有很多的明星名人也去使用二奢,帶動了這種風潮,它象徵的是一種對物的品味。就是因爲有品味,可以代表一種時尚,我纔會去選擇它。

喜歡奢侈品並不一定是虛榮,年輕人們開始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東西,去買那些真正想要的,而放棄那些被構建起來的慾望。消費本身可以是一個很開心的過程,在買和賣的過程中,你挑選的眼光得到認同,你的判斷力被認可,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消遣娛樂,也是一種良性的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