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璐明]據“動力”網站“戰區”專欄6月14日報道,加拿大海軍在6月13日宣佈,“科納·布魯克”號潛艇已經開始了離開船廠港口的進程。這艘潛艇已經被轉移到了駁船上,隨後被運送到奧格登角,然後下水。下水後這艘潛艇將被轉移到加拿大皇家海軍的船塢,加拿大海軍將進行驗收併爲該潛艇加註燃料,然後它將重返大洋。

即將下水不的“科納·布魯克”號潛艇

報道稱,“科納·布魯克”號潛艇在2011年於太平洋溫哥華島附近撞擊海牀後,就已經停止使用。但是在維修過程中這艘潛艇又遇到麻煩,維修工作因艇上起火而中斷。

加拿大海軍稱,“科納·布魯克”號潛艇離開船廠是“加拿大潛艇部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加拿大海軍正朝着讓其4艘潛艇中的3艘在該國東西海岸部署作戰的目標邁進。不過報道稱,讓“科納布魯克”號潛艇重新投入使用的道路充滿了曲折,而這也是加拿大海軍4艘維多利亞級潛艇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一個縮影。

上世紀9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逐步淘汰常規動力潛艇,轉而建立全核動力的潛艇部隊,將4艘支持者級潛艇轉賣給了加拿大,分別在2000年至2004年間抵達加拿大,這些潛艇被命名爲維多利亞級並繼續服役。

但是,自從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後就一直遭受事故和故障的困擾,其中最不幸的就是“科納·布魯克”號。該艇2011年在潛航時與海底相撞,2019年8月停靠維修時又遭受了一場大火。去年12月,加拿大國防部證實,“科納·布魯克”號曾在2020年3月測試中發生壓載水艙破裂事故,導致該潛艇重新服役的日期推遲。

其他3艘維多利亞級潛艇也沒好到哪去。“希庫蒂米”號潛艇在2004年從英國前往加拿大時發生火災,造成一名艇員死亡、8人受傷;“維多利亞”號在2000年被發現艇身上有一處凹痕,然後在2006年的升級維護中電力系統遭受了“災難性的破壞”。在英國交付後的幾年中,這4艘潛艇都被發現存在不符合技術標準的危險焊接點,需要進行維修。結果是這些潛艇在引進後幾乎沒有在海上度過任何“有意義的時期”,例如2019年一整年中,這4艘潛艇因爲維護工作的需要,在海上航行的時間爲0天。

而新冠疫情又讓這4艘潛艇的情況變得更爲複雜。截至4月, “溫莎”號和“維多利亞”號都還在進行測試,而“希庫蒂米”號能何時維護完工還不確定。但是加拿大海軍的目標是在短期內“讓4艘潛艇中的3艘”重返服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