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脹升溫不改貨幣政策穩字當頭,MLF利率連續15個月持平

6月15日,央行宣佈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2000億元,中標利率爲2.95%,與5月持平,至此,MLF利率已連續15個月保持不變;本月MLF到期規模爲2000億元,由此6月MLF操作仍爲等額續做。

在業內人士看來,MLF操作利率持平符合市場預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這顯示儘管5月PPI同比漲幅創下逾12年新高,但工業品通脹升溫沒有動搖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的基調。

近來,受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攀升,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走低推動,5月國內PPI同比大幅上衝至9.0%,漲幅較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新高。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大型經濟體物價讀數也在快速衝高。因此,通脹風險對貨幣政策走向的潛在影響引發廣泛關注。

不過,王青分析,就我國而言,當前物價走勢分化特徵明顯,即PPI衝高主要由上游國際大宗商品及國內鋼、煤漲價拉動,5月下游生活資料PPI同比漲幅僅爲0.5%,當月與民衆生活息息相關的CPI同比漲幅仍處於1.3%的偏低水平。這意味着伴隨着PPI上漲向CPI傳導受阻,國內全面通脹壓力並不明顯。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日在2021年陸家嘴論壇上也表示,我國去年疫情期間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國內總需求比較平穩,有利於保持物價總體穩定。今年以來我國PPI增幅較高,一定程度上與去年PPI爲負形成的低基數有關,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今年我國CPI走勢前低後高,全年的CPI平均漲幅預計在2%以下。

目前,業內的共識在於,物價走勢仍是影響貨幣政策取向以及政策利率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王青稱,下半年伴隨國際大宗商品生產國供給能力恢復,特別是我國經濟增長拉動力從投資向消費迴歸,工業品需求增長勢頭減弱,PPI增速有望高位回落。“加之未來一段時間CPI漲幅仍將運行在3%以內的溫和水平,短期內MLF利率因物價因素而上調的可能性不大。”

易綱強調,考慮到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在潛在產出水平附近,物價走勢整體可控,貨幣政策要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注重跨週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而隨着MLF利率不變,業內普遍預計,本月1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也將會保持不變。

另外,從MLF操作規模來看,6月銀行通常面臨着半年末監管指標考覈壓力,因此當月MLF是否續做是觀察央行貨幣政策態度的重要窗口。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本月央行維持等額操作,傳遞出資金緊平衡信號,再加上近期債市情緒較爲謹慎,或導致市場對於6月末的資金預期更加謹慎。

王青則表示,6月MLF等額續作,主要源於當前市場中期利率在政策利率附近小幅波動,中長期流動性整體處於“不溢不缺”狀態,無需MLF加量或縮量操作進行調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