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以700年古刹真如寺闻名的真如城市副中心,将崛起一座3.12平方公里的“海纳小镇”,作为普陀区建设“数智普陀”特色品牌、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区的重点项目,海纳小镇为上海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增添了“普陀实验室”。17日,负责该项目的普陀区城运中心主任张军告诉记者,海纳小镇规划发布近一个月来,已引来各方“强烈关注”的目光,建设步伐也在加快。本月底,具有“思想策源地”功能的海纳工程院即将揭牌;首批20名科学家将利用游学、休假机会,前来小镇开讲数字化转型主题的“海纳夜话”;五六家头部企业表达了“加盟”小镇建设队伍的意愿;150米高的商务楼海纳塔年底将封顶。

图说:海纳小镇规划设计效果图 普陀区城运办供图(下同)

打造数字化思想策源地

5月18日,“海纳策源,数联沪宁——海纳解读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市长论坛”,在普陀区举行,会上发布了上海“海纳小镇”规划,并对“海纳小镇”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的“三镇”联动发展进行了解读。

海纳小镇得名于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选址于G2走廊起点,地跨上海内环线,以“主动营造创新生态、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思想策源地”为发展定位。“这里将发展成为一个供需对接的数字资产交易中心;一片引才聚才的数字人才创业沃土;一套互助共赢的数字企业发展生态系统;一个资本集聚的数字企业路演平台;一面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场景的视窗。”张军介绍,海纳小镇也可以叫做“数字小镇”,在长三角层面,是携手推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数字化发展的高地,将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共同构建“创新驱动、数字引领、三镇链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上海市层面,海纳小镇将成为数字思想辐射的高地和中心,充分彰显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和展示普陀区深厚的“数字基础”与“活力土壤”。

图说:海纳策源,数联沪宁——海纳解读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市长论坛现场

“功能”和“空间”上齐头并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是海纳小镇的名誉镇长,他认为,小镇的特点是在生态之间创新, 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成为产业新的赛道,同样,为资本创造新的天地和机会。

据了解,在功能设计上,海纳小镇选址在真如副中心,真如地区发展完善的周边社区、生活服务配套,为这里培育了得天独厚的创新土壤。横跨了上海内环线,为小镇的创新生态构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网。

在空间布局上,小镇的建设以“海纳生态”为纲,融入普陀“蓝网绿脉橙圈”布局之中,构筑了一个协调“办公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的产城融合新格局。景观设计上,“蓝绿串联”“港、林、湖”交织。

“海纳小镇不是园区,里面还有生活区,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海纳小镇其实有两个,一个在线下,一个在线上。”张军说,小镇建设,将吸纳智慧应用场景建设经验,如在交通建设上,搭建针对于停车场和应急通道保障的应用场景;在基层服务上,开发社区养老服务和无人数字服务站;在便捷就医上,建设关于医用停车场、医疗缴费和医院安全的智能化系统等。“小镇内企业创业与居民生活紧密结合,将百姓的生活需求作为小镇孵化企业的数字应用场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现居、产的完美结合,让个人充分享受数字化转型的成果,让企业时刻获得场景落地的实践。”

张军表示,“海纳小镇”建设将在“功能”和“空间”上齐头并进,分为“创新引擎”“海纳客厅”“创新孵化”“思想交汇”四大核心板块,分别从引擎企业和服务平台、科创孵化、科研院所资源、生活休闲配套等方面,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建设占比最高达到35%的引擎企业和服务平台,将通过广招企业和服务平台,吸纳各方智囊团的加入,助力小镇的高水平高速度发展。

“真如副中心是上海核心区内最后一块可以大规模开发的热土,海纳小镇可提供一定规模空间载体。普陀区已建成一批国家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中心等平台,实施“3+5+X”产业政策体系,对重点产业、企业、项目和人才给予扶持政策,为海纳小镇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载体支撑。”张军对小镇的作为和前景充满信心。

这座漂浮在真如港上的小镇,将伴随真如寺历史的钟声,汇聚创新力量,推动数字转型,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海纳创新之源、海纳数字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