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中關村,蘇州街,銀豐大廈。

“兄弟們,來,幹…。。”,一羣情緒高昂的年青人,爲首的正是中關村“擺攤”的劉強東,他經常帶20歲的張奇和24歲的孫加明等兄弟,加班後出來聚首。

2003年3月6日,第一起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在北京發現。此時,創業4年多的劉強東剛剛採購了一批1000多元一臺的雅馬哈刻錄機。隨後21天,劉強東的京東多媒體就虧了800多萬,公司賬面資金只有兩三千萬。4年前的6月18日成立公司時,劉強東並沒有想到會遇上這個“黑天鵝”。

虧損厲害,大家坐在辦公室裏開會討論怎麼辦,有位同事提出來,客戶不能見面交易,爲什麼不通過互聯網交易呢?此時的劉強東,並不知道他的這次選擇將是他互聯網創業的新起點。

“劉強東幸運地趕上了,不早不晚。”據商業作家李志剛出版的《創京東——劉強東親述創業之路》一書如此描述。

轉型電子商務

放棄成爲下一個蘇寧或國美

據接近劉強東的人士描述,2003年,連QQ號都沒有的劉強東對互聯網有了興趣,沒日沒夜地泡在網上,半夜12點在發帖子,凌晨2點回帖,5點還在回帖,忙得不亦樂乎。

有一個場景讓京東人至今難忘:在CDbest這個論壇上,版主留言說,京東多媒體是他認識的唯一一家不賣假光盤的公司。這讓京東獲得了21名網友的初步信任。由此,京東邁出了線上零售的第一步。

三個月過去,2003年6月底,非典得到控制,劉強東線下的生意恢復正常,但心有餘悸的劉強東仍繼續經營線上市場。值得一提是,2003年,京東多媒體已經做到八九千萬元的銷售額,是國內最大的光磁產品銷售商,在員工們的眼中,它將是下一個“國美”與“蘇寧”,前途光明。

而在劉強東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砍掉線下業務,轉型爲純線上的零售公司,此時已到了2004年,當時實體店收入佔比爲95%。

放棄這麼安穩的收入,放棄了下一個“國美”與“蘇寧”,瘋了嗎?有些員工在關店行動中離開了,覺得老闆“瞎胡鬧”,萬一轉型不成功怎麼辦。留下來的人,“與其說看到了電商的未來,還不如說他們盲目地信任着劉強東”,李志剛這樣評論。

在李志剛看來,熬過21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滅的電商公司,寥寥無幾。中國電商的行情真正起來,要到2005年了。劉強東幸運地趕上了,不早不晚。

2008年,京東第一次開啓網上“618”年中促銷。“618”現在早已不只屬於劉強東和京東。蘇寧、淘寶等許多平臺也參與進來。

參與618的平臺很多,而京東的優勢也顯而易見:消費者可以更快拿到自己購買的商品,而這得益於京東自建物流體系。

連續重投入

京東自建物流是黑洞還是護城河

2007年對京東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京東獲得第一筆融資,今日資本的徐新給劉強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家起於草莽的公司,開始逐漸擺脫草根江湖的味道,從中關村電腦城的游擊隊向正規軍轉化”,李志剛描述。

同一年,劉強東非常堅定要自建倉配一體的物流體系。當時京東大量的顧客投訴是“到貨慢、貨物損壞”,後經劉強東的團隊分析發現,利用當時的社會化物流根本無法徹底解決這些痛點。

這次轉型引來了業界的質疑。同樣是做電商的當當總裁李國慶曾經評價京東的這種行爲是“傻大黑粗”。當時,相比線下實體店,電商講究的就是輕資產,早於京東創業的阿里都沒有自己建倉庫。

“質疑者沒看到或者故意忽視的是,在京東厚重的模式背後,是行業費用率的大大降低,以及效率的大幅提升。”劉強東事後曾這樣談及自建物流的初衷。

2007年,國內的快遞業正處在迅猛的發展當中,我們所熟知的順豐、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天天、匯通當時都在快速發展,同時這些企業也是處於2007年國內快遞投訴量的前十名。

劉強東認真研究了客戶的投訴,發現好多問題都出現在了產品出貨到客戶手裏這個環節上。京東是和這些公司是合作關係。儘管他是客戶,但京東對於快遞公司的約束力還是有限的,有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於是,他得出結論:物流只能自己做。

據李志剛描述,京東物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京東系統內的投入大戶。2007年初京東拿到第一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一年內就給花完了,然後還不幸趕上了2008金融危機。借了幾筆過橋貸款之後,京東拿到了21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有錢之後,他繼續把錢都用在了物流平臺和服務技術上。

一個廣爲流傳的故事。2010年,京東又沒有錢了,劉強東找到了高瓴資本的張磊,希望能融資7500萬美元,而這次劉強東遇到了知音。張磊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

這是當時國內早期互聯網企業投資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錢多人傻”。

2017年,在京東自建物流十年以後,京東物流被從京東獨立出來,向第三者開放,獨立自負盈虧。

關於能否盈利,其實,或許當時只要改變一項措施,京東物流虧損情況就能扭轉;如果將勞務外包,京東立刻可以節約50多億。但劉強東沒有說,可能他根本也不會去想,他覺得那是做企業是要有道德底線的。

而現在京東物流已然建立起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護城河。2021年5月京東物流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超過2500億港元。

綿羊變成了狼

京東關愛員工但鼓勵拼搏

與其他互聯網企業內海歸、高知分子扎堆不同,京東是從中關村“做櫃檯”起家的。直到2006年,京東員工學歷普遍不高,沒啥專業水平。優點就是特能喫苦。

“酒酣耳熱間,很多細節問題被及時發現並解決,很多銷售目標被拍着胸脯立下。第二天,他的兄弟們繼續滿血衝殺,而京東也在這樣的節奏中突飛猛進”,劉強東這樣談“酒文化”的催化作用。有投資人形容,劉強東是“一頭獅子帶着一羣綿羊打仗,綿羊打着打着變成了狼”。

京東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多專業人士補充了進來,填補了各項管理和技術崗位。但劉強東對於一線普通的員工還是非常關注的。

京東物流員工金宜財自2009年4月加入公司,一直在京東工作。他在2020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自己在所在的城市買了房子,並且他也很滿意這份工作,很知足,他的福利待遇相比其他人會高一些,例如司齡獎勵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京東推出“安居計劃”, 2020年,京東將“安居計劃”專項基金大幅提升至10億元,爲員工買房提供最高百萬元的無息貸款支持。

京東給所有的快遞員都繳納了五險一金,而沒有選擇快遞行業通行做法:將服務外包或者人力資源外包。此外,如果在京東工作了5年的員工患有嚴重的疾病,錢不夠用,京東可以報銷。

2019年, 京東物流調整了薪酬結構,鼓勵快遞員加大攬收,鼓勵多勞多得。工資結構調整後,廣州出現了一位月薪8萬的快遞員。他的名字叫黃少波。黃少波是廣州大石營業部的快遞員,在京東工作了五年。據瞭解,黃少波當月攬到了13萬件快遞。這種工作強度對普通人來說是很難承受的,但是黃少波做到了。

結語

18年成人

希望創業激情不要被時間稀釋

“如今,兄弟越聚越多,回憶越積越厚,酒卻越喝越少了”,劉強東如是說。如今的京東已經飛速地壯大,大到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容納京東37萬員工開一次會議。劉強東希望,早期那種“兄弟齊心”的創業激情不會被稀釋。

6月18日,京東零售迎來18歲的“成人禮”。18年,彈指一揮間。創業維艱,奮鬥以成,從來就沒有什麼輕而易舉,劉強東的選擇終使京東長大、成人。

今天,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發表一封題爲《心存敬畏 永葆情懷》的致股東信。他提出,京東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不會爲了追求“大”而放棄商業信仰,京東成長的每一步都不追求獨善其身的高利潤,每一次創新和變革都是想着如何幫助合作伙伴有更好的增長,而不是替代他們。

劉強東表示,一家能夠心存敬畏、永葆情懷的公司,不是在行業裏的無所不及、無所不能,而是對用戶、對夥伴、對社會、對環境、對社區、對員工的肩負責任、創造價值。京東的夢想是做一個敢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逐夢者,一個篤信長期主義和商業價值的堅守者,一個遵守商業底線、擔當社會責任的衆行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