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乒乓球地位的那個段子,這裏再贅述一遍。

關於乒乓球的難易等級,是這樣劃分的:

容易、普通、專業、困難、夢魘、地獄、中國隊

這個分級準則無疑是有玩笑的成分在裏面,但也有一定的可參考性。

然而近年來,乒乓球在全世界都得到了推廣和發展,其他國家的球員也開始嶄露頭角,對中國隊的威脅也在加強。撇開鄰邦日本隊不說,歐美國家,甚至乎非洲的隊員(比如尼日利亞的阿魯納)也能在乒壇佔據一席之位了。

儘管如此,國乒還是佔據着乒壇的統治地位,那些能威脅到國乒的存在,如果放入國乒,會是什麼水平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以下乒乓球運動員只考慮巔峯期)

波爾(德國)

巔峯波爾可以說是德國,甚至是全歐洲最強的乒乓球運動員。一位歷史上爲數不多的短球和中國人一樣細膩,同時相持實力厚實的歐洲選手。單項技術全面細膩,同時是歐洲銜接和組合技術應用最好的幾位選手之一。

即便在今天,很多歐洲選手的單項技術質量和殺傷力或許超過波爾,但是綜合實力的厚度和各項技術組合,沒有比當年波爾更加優秀的。

結論:波爾大概是國乒三劍客差不多的水平,可能因爲訓練體系的關係會略差,天賦和技術如果放在國內培養,有可能達到大滿貫水準。

柳承敏(韓國)

柳承敏是四大直板之一,運動能力好,良好的爆發力帶來的是絕對的高質量擊球。他的爭搶能力當然不如馬琳,正手的連續能力其實也未必就比前輩金澤洙好,但是他的身體素質和強悍的二次啓動能力給了他更充足的擊球時間。

柳的爆衝能力很強、巔峯期身體素質能支撐他那種歷史級別罕見的直板打法,確實非常優秀。如果進入國家隊,應該可以排進三劍客的第二或者第三。後面戰績下滑是身體下降、改球、被國家隊研究等綜合因素的作用結果。

奧恰(德國)/張本智和(日本)

因爲兩者的排名差不多,所以這裏一起寫。

奧恰長期制霸德國一二號位置。打法偏重力量(力量帝),速度慢,變化不多,反手超強,正手及銜接一般般,前三板和臺內粗糙,但發球有特色。總體來說,武有餘,術不足,心理素質一般。

張本智和的反手穩定性和質量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最厲害的是變線,很突然、角度很大而且不怎麼失誤。曾經擊敗所有的第一梯隊成員,但是穩定性稍差。後來被研究了以後戰績沒有那麼好了。但如果論綜合穩定性和厚實度,張本仍然比梁靖琨、王楚欽(目前大約國乒內部3~6)等差一些。

這兩位大概可以排在國乒男隊主力層的第二梯隊,對前3主力威脅較大。

下面是女隊。

伊藤美誠(日本)

伊藤美誠是國際乒聯在40+大球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生膠膠皮的優點是摩擦力小不易喫旋轉,有利於接發球。生膠膠皮的擊球速度快,可以借力打力落點非常刁鑽。

利用這個特點,伊藤曾經兩次一穿三擊敗國乒女隊第一梯隊。同時也不像平野美宇曇花一現,現在也很有威脅。

如果在國乒,伊藤應該可以位於前三到前五,差不多就是王曼昱朱雨玲的位置。

馮天薇(新加坡)

馮天薇是橫拍兩面弧圈球打法,她在北京奧運時期的巔峯,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世界排名從第73位升至第9位,成爲了中國女隊十分有力的競爭對手。馮天薇的正、反手都有較強的拉衝實力,但她發球搶攻的意識和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她的速度較快,跑動大,攻守轉換比較均衡。

巔峯的馮天薇大約能排在國乒隊內第5左右

平野美宇(日本)

平野美宇擊球快速、動作乾淨流暢、落點清晰、線路意識強、發球變化多,上手果斷不手軟。亞錦賽一穿三,世界盃奪冠還是有一定實力的。排名大概在4-7.

但其實,1穿3主力像王藝迪、陳幸同也能做到,只要給她們足夠的比賽機會。

事實上,現在排在4~6的王藝迪、陳幸同打國家隊剩餘球員,都能做到上風球,但伊藤、平野做不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