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高地 魅力經開區系列報道之一

何夏凡 楊斯瑩

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南寧經開區成爲廣西首家經開區。20年櫛風沐雨,20年滄桑鉅變,廣西經開區克服了發展基礎薄弱、建設資金不足等種種困難,經歷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譜寫了跨越式發展的精彩篇章。

目前廣西已有9家經開區,其中國家級經開區4家,分別爲南寧經開區、廣西-東盟經開區、欽州港經開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自治區級經開區5家,分別爲北海鐵山港經開區、防城港經開區、桂林經開區、柳州經開區和梧州經開區。

2020年,廣西9家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超2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超800億元,進出口總額達750億元,佔全區比重15.43%;實際利用外資4.11億美元,佔全區比重31.11%。廣西經開區擔起對外開放、先行先試重任,已成爲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加強頂層設計“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2018年以前,廣西創建與培育經開區的機制未建立健全,經開區數量長期偏少、發展緩慢。進入新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經開區發展建設,給廣西經開區的發展賦予了更重的歷史責任和新的發展機遇。廣西順勢而爲,首先從強化頂層設計入手,理順管理體制機制,2018年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辦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覈評價辦法》,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加強政策支撐、完善管理服務體系,經開區提質升級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突出落實落細“十大行動”火熱開展

2020年,自治區黨委常委、祕書長黃偉京領銜推動44號文政策落地見效改革任務,成立工作專班,堅持高起點謀劃、高層推進,全面部署經開區創新提升工作,印發《2020年推進廣西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政策落地見效工作方案》,謀定而後動,推動全區同向發力,經開區創新提升十大專項行動如火如荼開展,成果振奮人心。

創新改革蹄疾步穩 釋放澎湃發展動能

經開區的機制體制改革步伐穩健。欽州市將欽州港經開區、中馬欽州產業園統籌整合進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疊加自貿試驗區優勢加快發展。桂林經開區從空間管理、園區運行、組織架構、財政制度、考評機制入手,大刀闊斧開展改革。防城港經開區探索行政職能和經營管理職能分離的管理體制,嘗試“法定機構+市場主體”管理運營模式。

藉機制體制改革的東風,經開區內生動力不斷被激活、發展新動能不斷釋放。

位於欽州中馬產業園的廣西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主體工程初具規模,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20億元,稅收4億元,安排就業約2000人;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項目一期產業樓棟也相繼封頂,該項目以陸海新通道爲橋樑,以“園中園”形式在欽州中馬產業園建設跨區域合作產業園,建立面向東盟飛地經濟合作新模式,實現四川白酒、石化等優勢產業在欽州港經開區集聚,爲中西部地區企業走向東盟提供了便利。

柳州經開區“三縱三橫”骨幹路網實現主線通車,智能電網標準廠房部分廠房已具備投入使用條件,氮化鎵襯底與高端芯片研發生產一期項目、利和電子及傳感器產業園一期項目、酸王稀土改性雙相不鏽鋼合金耐腐耐磨離心泵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大項目紛紛開工建設、投產達效。

北海市鐵山港工業區內,計劃總投資約122億元的信義玻璃產業園項目一期6條玻璃生產線全部點火投產,玻璃產能達5200噸/日,將建設成爲全球玻璃行業最大的單體工廠。

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開工,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機制體制改革紅利,廣西各經開區以不斷深化改革創新,促進各生產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匯聚成爲廣西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擦亮園區服務“金招牌”

廣西推動更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經開區,切實爲園區鬆綁,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各經開區全面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認真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抓好招商政策、服務態度、服務效率等軟環境建設,讓企業落地生根、發展壯大,“親商、愛商、護商、扶商”氛圍日益濃厚。

全區實現開辦企業“3個環節、7個事項、1個工作日辦結”,開辦企業平均時間由7.7天縮短到1天。2個小時內可完成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審覈;推動符合條件的經開區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申請外商投資登記權限的下放,促進經開區外商投資便利化水平的提升,爲外資企業構建了更便捷的營商環境。

在南寧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專區”,南寧尚華園藝園林綠化服務有限公司從窗口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企業營業執照,並收到了一份“開辦大禮包”,從網上申報至收到營業執照、企業公章、稅務發票等,僅花費半小時。

南寧經開區的電子元件龍頭企業瑞聲科技項目,一期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4個月時間。

在桂林經開區不動產登記窗口,廣西新桂輪橡膠有限公司的不動產權籍調查報告、不動產登記和不動產抵押登記工作,僅用5個工作日即完成,較正常辦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二。

廣西-東盟經開區實行“一企一策”量身定製服務模式,助力廣西寧泰服裝有限公司企業擴建生產線擴大產能,2020年以來,該公司訂單不斷增長,同比增長超40%。

欽州港經開區首創以欽州港爲樞紐的陸海新通道全程物流定價和服務機制,以及海鐵聯運“一口價”全週期成本管控,實施“一箱到底”、海鐵聯運“一單制”改革,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北部灣港智慧灣項目建設,打通口岸查驗部門、港口、鐵路等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實現了企業進出口合規成本分別下降43.5%、28.6%,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8%~ 38%。

2020年針對疫情造成經濟一度近乎停擺的嚴峻形勢,柳州經開區及時出臺多項政策舉措,落實市政府支持中小微企業企穩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補貼金額約3000萬元,落實承租市屬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物業費政策補貼金額約100萬元,有力推動復工復產復市,新區規模(限額)以上企業復工率達100%。

除了用真金白銀爲企業減負外,用切實舉措解決企業辦事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各經開區出政策、改體制、落實效,不斷推動制度創新,讓企業辦事更便利。正是得益於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2020年,全區9家經開區新批企業數超一萬家,同比增長超過40%。

招大引強聚力賦能“按圖索驥”精準延鏈補鏈

堅持把解決問題、破解難題、推動發展作爲解放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廣西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多次赴發達地區爲經開區拓展招商渠道。商務廳組織招商小分隊赴上海開展考察招商活動,並在長三角地區舉辦“走進廣西開放型園區”投資對接會。通過對接上海自貿辦、商務委、外國投資促進中心、產業轉移促進中心以及林德大中華區上海總部、德勤上海等部門,汲取發達地區開放平臺建設、招商引資、外資服務管理、產業佈局等經驗。向星展銀行、IBM、日立金融、西門子、聯合利華、畢馬威、英中貿易協會、上海美國商會等知名跨國企業、商協會大力邀請宣傳各經開區的產業優勢、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對接重大外資項目在經開區佈局投資,爲經開區進一步拓展招商渠道、做好產業轉移承接打好“地基”。

南寧經開區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產業鏈招商、產業集羣招商、龍頭企業招商、以商招商,推動工業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2020年引進了瑞聲科技微機電半導體封裝及聲學項目等總投資40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4個,引進了雲天科創大數據服務中心項目、傳音手機及智能穿戴OEM項目等總投資1億元及以上重點產業項目4個。

欽州港經開區產業集聚能力不斷增強,向海經濟集聚區已具規模。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糧集團、中船集團、國家電投集團、華誼集團、浙江恆逸集團,浙江桐昆集團,印尼APP公司等世界知名企業相繼進駐。已建成投產中石油一期1000萬噸煉油、金桂100萬噸造紙、國投燃煤電廠一、二期320萬千瓦時、中糧180萬噸大豆加工等項目。中船欽州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實現了10萬噸級修船、萬噸級造船並舉,大型海工裝備、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落戶建設,引進了總投資超過1100億元的華能西門子海上風電等重大龍頭項目。從中石油千萬噸煉油項目“單打獨鬥”到重大項目“全面開花”,成爲我國西部重要的產業基地。

北海鐵山港經開區圍繞綠色石化、臨港新材料綠色石化、高端玻璃及光伏產業和高端造紙業四大千億元產業大力打造產業集羣,引進了川化集團川桂綠色化工產業園項目、河南金山化工集團玻璃生產配套暨傳統鹽化工升級改造項目、鼎龍鈦白粉項目等多個百億元項目,積極打造煉油化工一體化臨港石化產業基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全產業鏈不鏽鋼新材料基地,培育形成全產業鏈硅科技及光伏玻璃產業園,匯合上下游企業的林紙化產業園區。

防城港經開區“補鏈條”“聚集羣”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招商引資共落戶5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近1200億元,與已投產的金川有色、盛隆冶金、大海糧油等一批龍頭企業,在防城港經開區形成鋼鐵、有色金屬、能源、化工及新材料、裝備製造、糧油食品等六大產業基地。

梧州經開區基本形成了以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鋅、再生鋼鐵及不鏽鋼、再生塑料、再製造、電子信息和寶石八大產業爲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循環經濟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多項經濟指標均領跑全市,成爲廣西循環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成爲國內唯一一家在園區內形成全產業鏈閉路循環、資源量超500萬噸的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園區已撬動300多億資金進園投資,引進企業130多家,項目160多個,提供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逐步發展成爲一個規劃合理、優勢突出、產業集聚、前景廣闊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平臺。

一批批龍頭企業紛至沓來,一條條新興產業鏈“異軍突起”,廣西各經開區製作招強補鏈“全景圖”,繁榮上中下游“產業樹”,以重大項目建設爲抓手,打造硬核產業集羣,成爲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實效的生動註腳。

考覈激勵齊頭並進 營造爭先進位濃厚氛圍

廣西建立激勵和鞭策並重的經開區考覈機制,多措並舉促進經開區對標先進補短、加壓奮進爭優。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覈評價數據報送有關工作的通知》,組織國家級經開區進行綜合發展水平考覈評價工作,召開全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調研座談會,壓實經開區主體責任,將國家級經開區在全國的考覈評價排名納入到2020年度所在設區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創新爭優加分項中,在2020年考覈中,南寧經開區排名實現了20位的大幅度提升。

此外,2019年-2020年從中央外經貿發展資金中撥付5000多萬元,用於支持經開區產業發展和規劃、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對外開放平臺作用。2020年,自治區商務廳與財政廳聯合出臺《關於申報2020年廣西推動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獎勵的通知》,保障經開區獎勵政策兌現,政策紅利吸引經開區內的廣西金桂漿紙業、玖龍紙業等外資企業紛紛增資擴股,爲2020年全區穩外資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開展自治區級經開區評審認定,2019、2020年共評審認定北海鐵山港經開區、防城港經開區、桂林經開區、柳州經開區和桂林經開區共5家經開區,推動商務部重啓北海工業園區申報國家級經開區的工作,不斷優化強大經開區隊伍。2020年對自治區級經開區進行考覈通報,促進自治區級經開區對標國家級經開區發展壯大自身實力。

從出臺20條支持政策,到成立高效工作專班,開展經開區提質升級十大專項行動,到多措並舉完善考覈激勵機制、加強經開區建設資金保障,廣西強化頂層統籌謀劃和政策體制的系統集成,突出政策見效和行動落實,確保廣西經開區的提質增效建設方向明、政策清、保障強。

下一步,廣西將繼續加強對經開區建設發展的支持和指導,推進經開區提質升級,着力擴大經開區外資外貿規模,激發經開區對外經濟活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着力培育一批經濟基礎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自治區級經開區,支持符合條件的自治區級經開區升級爲國家級經開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