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式消費退費難、教育培訓機構不規範、無牌照電動三四輪車等問題,曾是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熱門事項。今年,電話反映少了,投訴降了,問題解決率明顯提高。

  

變化來得並非偶然。建黨百年之際,北京篩選出12類、27個民生痛點、堵點難題,以接訴即辦“每月一題”爲抓手,深入推進“爲羣衆辦實事”。截至5月底,27個高頻難點問題中,15個問題的12345市民訴求派單量環比下降,一些“老大難”問題,訴求派單量環比下降超過10%。

大興區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處理市民來電

  

專啃高頻難點“硬骨頭”

  

過去兩年,“接訴即辦”這個詞在京城老百姓中口口相傳、耳熟能詳。12345熱線從接到市民訴求,分類甄別派單交辦,再到回訪督查考覈,使得市民反映的大小問題,都能得到切實反饋逐步解決。

  

然而,隨着“接訴即辦”的深入推進,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問題逐漸顯現:市民反映的問題層出不窮,僅僅“有一辦一”並不能維持長久的成效,一些共性的問題需要標本兼治、從源頭上解決;有的痛點堵點難點,僅依靠區和街鄉鎮層面協調推動,工作力度有限……百姓有了更多期待,基層單位也期盼管理機制的改進,接訴即辦改革進入深水期。

  

只要問題產生的根源還在,居民的訴求就不會停。從共性問題出發,從羣衆反映最強烈的訴求出發,主動治理,綜合施策,下力氣補上民生的短板弱項,纔是“爲羣衆辦實事”最有效率的路徑。

  

今年1月,緊扣“七有”“五性”,聚焦高頻難點民生問題,市委市政府開始了“靶向治療”——創新推出“每月一題”工作機制,專啃房產證辦理難、無牌照電動三四輪車管理、預付式消費退費等12類主題、27個“硬骨頭”。

  

名曰“每月一題”,其實並不是每月只有一個題,而是27個問題同時部署、整體推進,每月圍繞1個主題、選取2至3個具體問題,重點研究,提出改革措施,實施全程督辦,推動問題解決。

  

爲加強對“接訴即辦”改革的組織領導合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增設了“接訴即辦”改革專項小組,小組成立後接到的首個任務就是“每月一題”。在專項小組的統籌協調下,形成了市主要領導每月專題研究、分管市領導調度、一個市級部門牽頭主責、各區和配合單位分層次調度的協同機制。

  

市級部門統籌出臺政策,幫助基層破解“街鄉鎮無法解決、各區無力解決”的難題,形成了條塊結合、上下協同的工作合力。

大數據篩出“急難愁盼”

爲羣衆辦實事、解難題,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從羣衆“急難愁盼”出發,進行精準“靶向治療”。27個“每月一題”如何產生,12345的民生大數據提供了精準依據。

  

2021年年初,北京市首次發佈“接訴即辦”改革年度報告,過去一年市民反映了什麼難題,還有哪方面煩心事,政府辦結了哪些民生難題,這些數據成爲政府瞭解民意、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市委書記蔡奇要求,各區各部門要對照年度體檢報告,深入研究分析,扭住短板和薄弱環節,下大力氣改進。

  

在2020年受理的1103.94萬件羣衆來電中,羣衆來電前十類問題分別是疫情防控、市場管理、公共服務、住房、醫療衛生、城鄉建設、交通管理、社會秩序、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

  

拿市場管理類問題來說,全年98萬件來電中,涉及網絡交易的,達到54.1萬件,佔55.25%,羣體反映最多的就是網上購物產生的糾紛。預付式消費類來電也不少,全年10.2萬件。

  

住有所居問題,61.2萬件來電中,超過10萬件以上的依次是房產中介問題,14.8萬件;小區配套問題,14.4萬件;房屋修繕問題,12萬件。

  

民生大數據反映出最真切的百姓訴求。市委市政府結合“接訴即辦”年度體檢報告和12345熱線1103.94萬件羣衆來電,聚焦基層和市民普遍反映突出的問題,聚焦市民訴求量大、涉及面廣的問題,聚焦長期解決不好但能夠推動解決的普遍性頑疾問題,聚焦適合在市級層面制定新政策統籌解決的問題,篩選出了27個“每月一題”重點解決的問題。

  

具體問題包括:

房產證難辦,無牌照電動三四輪車管理,拖欠工資,預付式消費退費難,網絡消費糾紛,垃圾清運不及時,街頭遊商佔道經營,房屋使用,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充電樁安裝難,普惠幼兒園入園,教育培訓機構規範管理,交通噪聲擾民,大貨車交通安全,路燈問題,地下通道和市政涵洞設施維護,社區醫院資源不足,醫院醫療服務,小區周邊道路停車資源不足和違章停車,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養老機構收費和服務,居家養老保障,農村宅基地,農村村民待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中介經營不規範,羣租房問題。

這些問題將通過“每月一題”機制分類施策、標本兼治,滾動推進,全程督辦。

  

形成“27+X”民生訴求清單

“見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每月一題”正推動從一個問題解決向一類問題解決轉變,從解決具體的問題向解決產生問題的根源轉變。通過這些轉變,最終使得問題源減少,實現回應民衆訴求與治理能力有機平衡,實現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7個訴求基礎上,本市各區分析本區域內居民反映突出的其他重點民生訴求,梳理問題,形成“27+X”的重點民生訴求清單。

  

朝陽區結合市級“每月一題”要求,聚焦核心問題,把區屬道路維護修繕、工地施工噪聲擾民、商業經營設施噪聲擾民、小區停車佔用消防通道等4類問題囊括進來,推進31項重點民生訴求的解決。

  

海淀區對12345熱線的派單梳理排查,篩選相關信息452條,建立充電樁四類問題工作臺賬共132個,其中充電樁被佔用的27個,充電樁維修的38個,電容不足無法安裝的21個,近期可解決或正在協調解決的46個。育新花園、清緣東里兩個小區通過破解停車空間不夠、增容資金難解決兩大典型問題,有望通過一個案例帶動一片治理。

  

悠悠萬事,民生爲大。把羣衆的“急難愁盼”解決好,就是最大的“爲羣衆辦實事”。截至5月底,“每月一題” 27個高頻難點問題中,15個問題的12345市民訴求派單量環比下降。其中,普惠幼兒園入園、居家養老保障、無牌照電動三四輪車、預付式消費退費難、教育培訓機構規範管理等問題下降超過10%,成效明顯。

京 平

緊抓“每月一題” 治理“向前一步”

合法購入房產可遲遲拿不到證怎麼辦,小區設施老舊卻久拖未決如何解,商家卷錢跑路留下一地雞毛誰來管……今年以來,北京依託12345熱線民生大數據,梳理出27個羣衆“急難愁盼”的高頻問題,每月攻堅一個或幾個,細化改革措施,實施全程督辦,把實事辦到了羣衆心坎上。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作爲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的重要創新,“每月一題”在“聞風而動、有一辦一”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力爭個性問題靶向治療,共性問題標本兼治。這27個問題,“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既是大家的揪心事煩心事,又是糾葛紛繁的老大難,扭住一類問題尋根究底、疏障清淤,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也將“向前一步”。

  

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堅持在民情民意中發現問題,在破解難題中總結經驗,在舉一反三中完善機制,隨着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深入推進,我們逐步探索出“雙重派單”“無錯優先”“首接負責”等鮮活經驗,將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爲規範,不僅形成了羣衆訴求的“熱力圖”,更豐富了城市治理的“裝備庫”。向前看,城市治理的難點堵點在實時更新,難啃的“硬骨頭”很多,積極發揮制度效能,以“每月一題”爲抓手,集中抓、持續抓,看進度、求實效,才能將人民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壓得更實。

  

目前,27個高頻問題中,有15個問題的市民訴求派單量都不同程度下降。下行的問題曲線,羣衆的舒心笑容,是對所有付出和努力的最高褒獎。各職能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要進一步端正態度、付諸行動,將“分管市領導調度、市級部門牽頭主責、各區和配合單位分層次調度”的三級協同機制落到實處,以“每月一題”激發條塊結合、上下協同的工作合力。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真正轉化爲工作動力,以“我爲羣衆辦實事”,踐行爲民服務的火熱初心。

  

接就要接到底,幹就要幹到位。動真碰硬、馳而不息,不斷創新治理機制,大城精治的爲民底色將更加鮮明。

來源:識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