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產業迭代升級速度空前加快,但各國面臨的就業壓力也不容小覷。有數據表明,職業教育招生數佔比每提高1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吸納就業的比重就相應上升約0.5個百分點。無論是從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發展來看,中國都需要一支龐大、穩定的職業技術人才隊伍,以適應未來綜合國力競爭需要,同時對接國內就業需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已成爲推動創業創新和工業化發展的關鍵一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緊扣服務國家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不斷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健全政策體系,引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近年來,我國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爲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着力點,系統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方式,推動職教與就業有效銜接,不斷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出現了一大批以特色辦學著稱的職業院校。一些職業學校通過政校行企聯動、產學研創並舉、堅持開放辦學等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隨着國家重視程度的提高和相關政策的出臺,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也逐漸提高。教育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擴招116萬人,這是2009年以來時隔10年專科招生人數再次超過本科,初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整體也呈現穩步上升趨勢。調查顯示,2018年,90%以上的職業學校制定了體現職教辦學特點的章程和內部管理制度,近90%師生認爲職業院校校園文化氛圍很好或較好,說明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樂於選擇並接受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對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對社會而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僅是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關鍵一招,也是解決“技工荒”、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等問題的重要方法。職業教育在穩就業保民生、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對個人而言,職業教育開拓了成長成才的路徑,在高等教育之外,爲個體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放眼全球,西方一些國家制造業發達,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擁有成熟的職業教育模式。其中,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較爲成功,即學校教師和企業培訓師共同爲勞動力市場培養兼具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的人才。

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快完善職業教育培養體系,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職業學校要堅持德技並修、育訓結合,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推廣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讓學校像企業、教室像車間、課堂像工段,不斷加強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要求,鼓勵職業院校更多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緊缺專業,提升職業教育就業對口率。其次要提高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扭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在思想上破除“重普輕職”的傳統觀念,在行動上注意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不同特點。最後要加強職業教育發展保障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落實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的要求。提升職業院校的教育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專兼職教師隊伍和專業配套設施滿足教育教學和學生實踐的需要。

在新時代,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職業教育必將大有可爲、大有作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