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跌跌不休!保險股何時“王者歸來”?

眼見2021賽程即將過半,跌跌不休的保險股依然難現回暖起色,爲此投入真金白銀的股民開始坐不住了。

這不,6月21日剛剛創下2020年5月以來盤中股價新低的保險巨無霸,就在網絡社交平臺上遭遇了投資者一連串的質疑。針對股價下跌問題,有人甚至提出,“只有公司自己站出來回購股份,才能體現公司價值”。

或是爲了安撫股民,6月22日,保險巨無霸的董祕緊急回應,將視市場情況和公司的資本情況等因素,適時決定是否回購。反映在盤面上,當日中國平安股價小幅反彈,收盤微漲0.89%,報收64.73元/股。

除中國平安外,A股保險板塊中,新華保險、中國太保、天茂集團、中國人保和中國人壽也均稍有翻紅。

不過,年內A股保險板塊總體大幅下挫仍是不爭的事實。Wind數據顯示,保險指數今年以來跌幅達23.25%,大幅跑輸滬深300指數1.71%的跌幅。

分個股來看,*ST西水領跌保險板塊,跌幅達44.97%,天茂集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緊隨其後,跌幅均超20%。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則分別跌11.54%和9.74%。

一直以來,被視爲核心資產、大白馬的保險股,今年以來緣何跌跌不休?何時能夠王者歸來?莫急,且聽智慧君細細拆解。

保費收入不振

又遭股東減持拋棄

在部分保險股加劇下跌的過程中,主要股東的拋售減持,是不容忽視的導火索之一,中國平安便因此受累。

據中國平安6月17日公告,其持股5%以上股東卜蜂集團累計減持該公司H股1.83億股,佔總股本比例達1%,減持後持股比例降至6.85%。

事實上,這不只是卜蜂集團年內第一次減持,早在今年1月,卜蜂集團就減持平安H股2.2億股,佔總股本的1%。若按照兩次減持區間的股價均價計算,卜蜂集團合計回籠資金超280億元。

被股東拋棄的除了中國平安外,新華保險更是遭到股東瑞士再保險的清倉。5月24日,根據港交所信息顯示,瑞士再保險在場內以29.2港元/股的均價,悉售約7785.78萬股新華保險H股股份,清倉套現22.73億港元。

此外,人保財險也在5月27日被花旗集團以場內每股均價7.48港元減持75.53萬股。

外資股東往往被視爲價值投資的代表,一有減持的風吹草動,便會引來資本市場和各路媒體的高度關注,不同程度上也難免會給保險股帶來一定的壓力。

如果說股東減持僅是引發保險股持續下挫的表象,那麼今年以來上市險企負債端的承壓,無疑是牽動市場最敏感的神經。

數據顯示,今年1-5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累計約1.3萬億元,同比微增0.69%,較今年前4月實現同比增長5.63%的增速,明顯放緩。從單家公司看,雖然除中國平安保費同比下滑5.66%外,其餘4家均呈上升趨勢,但增速卻均爲個位數。

此外,據安信證券統計,上市險企人身險和財產險業務,5月單月保費收入普遍延續負增長狀態。壽險機構中,平安壽險、新華保險和人保壽險保費同比分別下降3.8%、13.5%和14.4%,其中平安5月個險新單同比下滑31%,較4月進一步下滑。財險方面,太保財險、平安財險、人保財險5月保費分別下滑3.2%、6.9%、7.4%。

安信證券認爲,5月單月壽險銷售疲軟,一方面受短期健康險新規對於部分險企營銷策略的影響,以及4月份以來監管層對於人身險亂象治理的整頓影響。另一方面行業負面新聞頻發、重疾險新舊產品切換、代理人脫落情況加劇等因素,都是導致二季度行業新單銷售整體疲軟的主要原因。財險保費下滑,則主要受2020年同期高基數和車險綜合改革深化拖累車險保費增長所致。

轉型換擋加速

長期配置價值仍可期

不得不說,拋開疫情常態化的影響,進入2021年,無論是人身險、健康險還是商業車險,均已進入市場改革深水區。在保險業整體面臨從過去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深耕的換擋窗口,上市險企也必然會面臨轉型期的陣痛和壓力。

俗話說,只有熬過黎明前的黑暗,才能迎來柳暗花明、霞光萬丈。可喜的是,我們已經看到,大型上市險企正通過一系列舉措來試圖扭轉頹勢。

由於各家公司發展特點不同,轉型思路和發力策略也不一。

去年經歷領導班子調整不久的中國人保,其新掌門人羅熹就旗幟鮮明地打出了卓越保險戰略,試圖在財險、壽險和健康險上求新求變。爲了更好地落地創新,人保還專門對營收大頭財產險擬定了42個戰略項目,解決保險供給側能力和效率問題。

除此之外,基於保險業務,打造大健康、大養老生態,也成爲不少上市險企的開拓重點。

近期新華保險就推出了業界首個CCRC社區——新華家園·頤享社區,旨在爲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置和服務。不難看出,養老社區將是新華保險大健康領域佈局的重要一環。

同樣看上養老社區市場蛋糕的還有平安壽險,5月9日,中國平安發佈“平安臻頤年”康養品牌及首個高端產品線“頤年城”,以此宣告正式切入高端養老產業。

健康生態方面,平安人壽依託集團資源優勢,在附加服務上下足功夫。今年4月推出“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務計劃,即爲購買重疾險的客戶提供“保險保障+健康管理+醫療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創造健康保障閉環來提升客戶黏性。

中國太保更是打出“2020年-2025年大健康發展規劃”,確定了四大工作重點,即建設互聯網醫療、佈局實體醫療、再造健康險公司和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後疫情時代,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也被各大上市險企視爲拉動保險業務增長的新引擎,如中國人壽目前就在實施“科技國壽”戰略,啓動全集團數字化轉型。中國太保也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示雙方將在金融科技、微信生態場景與業務創新、大健康生態協同等方面開展多層次的技術與業務合作。

在險企轉型換擋期間,投資機構也在逢時調倉。Wind數據顯示,包括摩根大通、滙豐銀行、摩根士丹利、渣打銀行、瑞銀香港等機構在內持續增持保險股。如摩根大通、滙豐銀行此前曾經先後增持中國平安股票。面對大白馬股,基金的態度卻出現分化,有的在減倉,有的在加倉。

從保險股估值方面看,萬聯證券認爲,在政策提振、業務持續復甦、NBV增速回暖預期下,下半年保險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此外,建議關注壽險改革驅動下人力質態改善預期強,以及佈局康養產業、不斷推進保險產品創新的頭部險企。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