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北京大學聯合舉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北京大學啓動。啓動儀式上,依次展開的“點亮理想之燈”“篤立鴻鵠之志”“激揚青春夢想”三個篇章,爲站在人生畢業之季與黨的百年華誕完美交匯點上的“後浪”青年們上了一場思政大課。

  “衣帶漸寬終不悔”,畢業驀然回首,使命大道至簡。“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動盪歲月裏誕生了西南聯大,流離失所中孕育出天之驕子,“那一代青年”揹負着恢復河山的使命,昂揚起華夏復興的鬥志,堅挺起民族前進的脊樑,在狂轟亂炸的生命間隙上課,以極其簡陋的儀器從事科研。這裏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0多位兩院院士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棟樑之才,向世人展示了至真至純的赤子初心,至熱至烈的強國之夢。作爲百年大黨鑄就歷史偉業的見證者,新時代的畢業青年應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秉持“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的家國情懷,扛起時代重任。

  “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切只是開始,奮鬥才正當時。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做糾結的“彷徨者”不如做人生的“行動派”。百年前,萬千青年走上街頭,振臂疾呼,用行動抵禦屈辱;百年後,萬千青年披上防護服,視死如歸,用行動戰勝病毒。黃文秀的名字鐫刻在“脫貧攻堅”的歷史豐碑上,她的30歲比任何人都絢爛。無數青年的身影活躍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運載火箭的發射中心、“墨子號”量子衛星的試驗場、“天宮二號”的空間實驗室、“蛟龍號”的甲板上,他們用青春踐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錚錚誓言。值此黨的百年華誕,畢業季的青年們當堅定“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信念,揮舞手中的紅旗,唱響心中的讚歌,飛揚奮鬥的激情,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吹盡狂沙始到金”,人生千淘萬漉,匠心築夢爲本。“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許淵衝用“擇一事、終一生”的執着,詮釋了“一輩子不爲繁華易匠心”的含義;他用對翻譯事業的純粹之愛,建造了一艘穿越東西方文明之海的巨輪;他揮灑少年般的恣意,用美輪美奐的詩文點亮熬過的無數個漫漫長夜。回顧百年來的光輝歷程,黨帶領人民從“一輛拖拉機、一輛汽車、一輛坦克、一架飛機”造起,到目前中國已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一代又一代大國工匠展現出勞動的價值榮光、夯實了國家的發展基石。作爲繼往開來的接續奮鬥者,站在建黨百年的重要節點,廣大畢業青年要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傳承弘揚工匠精神,汲取源源前進動力,咬定青山不放鬆,篤定前行不回頭,在追逐崇高理想中砥礪實幹,用青春書寫人生華麗的篇章。

原標題:【地評線】當畢業季“偶遇”百年華誕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