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是爲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王進喜而於1971年建成的。歷時近三年建設的新館,於2006年9月26日大慶油田發現47週年紀念日正式開館。紀念館建築外形爲“工人”二字組合,頂部爲鑽頭造型,正門臺階共47級,寓意鐵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展覽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石油魂”爲主題,共分出了《不屈的童年》《赤誠報國》《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悔奉獻》《鞠躬盡瘁》《精神永存》等七部分,集中展示了鐵人王進喜的生平業績及用終生實踐所體現出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鐵人手扶剎把像

人拉肩扛運鑽機

破冰端水保開鑽

奮不顧身壓井噴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鐵人使用過的炒麪袋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最困難時期,爲了不給井隊增加負擔,每次上井前,他都讓老伴把苞米麪炒熟,裝在炒麪袋裏帶在身上,無論到哪個井隊,一到開飯時間,他就掏出缸子,抓把炒麪,用開水一衝,就是一頓飯。如今人們都用“同喫同住同勞動”來褒揚下基層的幹部。可王進喜下井隊,同工人幹部幹在一起、睡在一起,卻不喫在一起。有時,鐵人跑井忘記帶炒麪袋了,一到開飯時間,他就藉故走開,井隊幹部工人看不過去,就打來飯菜讓他喫,可鐵人總是拒絕說:“現在糧食緊,我喫了,你們喫什麼?我不能從你們嘴裏搶糧食。”很多老會戰回憶起此情此景時仍然熱淚盈眶!

鐵人使用過的摩托車

大慶石油會戰初期,條件艱苦,物資缺乏,設備不足。當時,卡車、吉普車很少,油田面積大,工作現場和生活區都相距很遠,無論是開會、上井沒有車輛就無法進行。鐵人王進喜就用這輛摩托車去指揮部開會或上井取送小型鑽具、零件等材料。有了這輛小摩托車,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五講”簽名語錄本文字

1966年國慶節期間,鐵人應邀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做報告,演員李光復在後臺見到鐵人,就請他簽名,鐵人就在這本毛主席語錄上寫下了內涵豐富、充滿哲理的“五講”:講進步不要忘了黨,講本領不要忘了羣衆,講成績不要忘了大多數,講缺點不要忘了自己,講現在不要割斷歷史。鐵人的“五講”,體現了他對黨忠誠、心繫羣衆、謙虛謹慎、胸懷博大、實事求是的高尚品質。

鐵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創造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用終身實踐爲我們樹立了一面永遠的旗幟。荒原不會忘記,篝火不會忘記,歲月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鐵人王進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