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鐵錘傑克

1948年初,遭我山東兵團連續打擊的王耀武不得不收緊兵力,將手中殘餘的力量分散至各個要點部署。就在他忙得不可開交之際,華野9縱奉兵團命令向東進發,目標濰縣。

濰縣,地處膠濟鐵路中央位置,東連青島、西接濟南,是控制膠東、渤海、魯中三大解放區的要地。許世友讓聶鳳智進攻濰縣,就是要準備打濟南。

根據部署,9縱、渤縱、魯中部隊及13縱一部負責主攻濰縣,2縱、7縱負責阻敵增援。

因爲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凡是駐守濰縣的部隊都很重視城防建設。歷經十多年、多支武裝的建設下,小小的濰縣城竟成了山東境內數一數二的“魯中堡壘”。

“魯中堡壘”可不是說說的。據該縣縣誌記載,在1948年前,濰縣從未有過被攻破的記錄。全城由東、西二城組成,西城較大呈方形,東城較西城略小呈橢圓形。兩城之間有一道小河隔開,由5座石橋相連,相距僅100多米。濰縣城防分爲三道,第一道的外圍防線上修有大量獨立據點、碉堡。鐵絲網、陷阱、雷區更是遍地開花,一踩上就會被炸傷、刺傷;第二道防線在四關,各有高3米、厚4米的土城寨,還設有3個雷區,共計1000餘枚地雷。第三道防線是東西兩城的城牆。東城牆高10餘米,而西城牆更高。

【1940年代的濰縣內、外城一覽】

守濰縣的是蔣軍96軍軍長兼45師陳金城,他手上的地方軍、正規軍加起來,共有4.7萬人,兵強馬壯。仗着城堅牆厚,陳金城放言:“濰縣固若金湯,是攻不破的金城。”

身爲我山東兵團總指揮,許世友當然知道打濰縣的困難。畢竟,這是山東部隊首次對這樣一座“堡壘”發起進攻。因此,在選擇主攻方向上,他想聽聽手下將領們的意見。

有人主張先攻東城,也有人主張先攻西城,甚至還有東、西兩城一起打的想法。最後,許世友根據衆人意見,決定先拿防守兵力弱、城牆低的東城“開刀”。

可在這次會議上,擔任主攻的聶鳳智卻並沒有開口。

會後,聶鳳智親自領着9縱各師、團幹部,反覆前往濰縣周邊偵察,在摸清地形、敵情後,得出了與上級相悖的意見:先打西城好。

手下官兵不解,聶鳳智解釋:從表面上看,西城防禦強,東城防禦弱,先打東城,符合主席提出的“十大軍事原則”。但濰縣是一個特定的場景。兩城相距不過百米,中間又有多座橋樑互相溝通,蔣軍必會把指揮部設在防禦強的西城。倘若我軍先打東城,部隊會遭到來自西城的敵軍火力壓制。就算付出巨大傷亡啃下東城,還是要冒着西城居高臨下的炮火繼續進攻。這樣一來,部隊損失就難以估量。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先打西城,敲掉敵人的指揮部,再依託西城打東城,勝算顯然更大。而同時對兩城發起進攻,則會造成我軍火力分散,顯然更不合算、

聶鳳智總結完自己的意見後,上報到許世友那裏。許世友、譚震林二人看完,表示同意,隨即改掉了原先方案,按聶鳳智的思路打。在攻城前,許世友還特地加了兩條要求:一、作戰方針就是四個字,穩紮穩打。二、9縱負責主攻濰縣。

4月1日,我軍完成了對濰縣的包圍。5日,各攻擊部隊抵達預定地點,準備攻城。

【許世友】

攻城前夕,蔣軍軍長陳金城還忙着在西城指揮中心接待前來“檢查”的王耀武。他數着指頭告訴後者:“西城城高牆厚,正如鄙人名字一樣,固若金湯。”

王耀武不相信,在小小濰縣裏轉了三天,最後得出結論:濰縣工事堅固,可高枕無憂。況且,敵軍向來採用“避強擊弱”戰術,定不會先攻西城。

顯然,他們完全低估了我山東兵團的決心。

打濰縣前,聶鳳智給9縱各部定下作戰三原則:其一、掃清外圍、城關敵據點後再繼續攻城;其二、任務專一。攻城的部隊只管攻城、掃關的部隊只管掃光、輪流使用兩個不同建制部隊,使我軍能保持強大的突擊能力;其三、在濰縣外圍大搞土工作業,隱蔽接敵,從地下對敵發起進攻。

4月8日,我軍對濰縣發起進攻。至10日,各部順利掃清外圍,開始攻打北宮、北關兩地。9縱26師的戰士連續奮戰10餘小時,用土工作業的辦法順利繞開敵人的鐵絲網、雷區。一過“危險地帶”,衆人便如“土行孫”般從地下鑽出,迅速對敵防禦部隊發起進攻,至11日時順利佔領北宮。隨後,攻城部隊繼續向東北關施壓,於14日佔領該地,同時向北關施壓,最終於15日全殲北關守敵,完成了預定計劃。

城南方面,我渤海、魯中各部經過10日奮戰,同樣突破了敵南關防線,隨後,各部調整部署,一邊繼續進行土工作業,一邊停戰三日。陳金城誤以爲我軍傷亡慘重,無力進攻,馬上向上級報喜。王耀武獲悉,還專門在濟南召開“祝捷大會”慶祝。可大會剛開完沒多久,23日下午,前線又傳來了我軍攻城的消息。
當日17時,9縱集中全部炮兵力量猛轟西城北垣。炮擊過後,我軍實施火力掩護,由79團2、3營組織爆破隊,硬是在城牆上破開一道口子,摧毀多座敵堡。至24日零點21分,終於將西城城牆炸垮一部。1時30分,我8連官兵首先登上城牆;在8連突破口不到百米處,4連也爆破成功,殺上了城牆。兩個連在城牆上與前來反擊的蔣軍拼死作戰,最後硬撐到了後續各部的到來。

天亮前,蔣軍的多輪進攻都未生效。但聶鳳智認爲,一旦天亮,敵人必會組織更大規模的反攻。隨即讓各連隊一邊補充、蒐集彈藥,一邊整頓工事,固守現有突破口。不出所料,24日上午6時40分,陳金城果然命數營官兵撲來,空中還有飛機支援。在濰縣城頭上的血戰持續了10個小時,雙方均傷亡慘重。

【9縱攻城部隊突破濰縣西城城防】

【濰縣攻城作戰示意圖】

此時,兄弟部隊受蔣軍壓制被阻城下,登城各部也傷亡慘重。但聶鳳智仍力排衆議,派出25師73團在白天發起強攻,歷經血戰終於擊退敵軍反擊,向縱深發展。

陳金城眼見濰縣被破。慌忙從西城逃到了東城。打到這一步,濰縣的守軍徹底沒了希望。

26日黃昏,攻打東城的戰鬥開始了。我80團僅用20分鐘就殺進城內,各部勇猛穿插,將殘敵打得落荒而逃。而在東門外等候潰敵的26師、魯中部隊各部,也將敵人“收了個精光”。

敵保安團少將司令張天佑被擊斃,中將陳金城也沒能逃出“固若金湯”的金城,最終束手就擒。

濰縣一戰,我軍共殲敵4.5萬餘人。其中,9縱殲敵1.1萬人,屬下的79團8連獲授“濰縣英雄連”稱號,而4、5、7連則獲授“濰縣戰鬥模範連”稱號。

突破如此堅固設防的濰縣雙城,我軍直接用於攻城的作戰時間不到24小時,也是我軍城市攻堅史上的一次成功典範。但在戰後的總結會上,聶鳳智認爲,我軍忽視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選擇突破口。在濰縣戰役中,倘若我軍將突破口選在東北關,既能迅速登城、藉助城防壓制北面突破口的蔣軍,又能讓部隊沿城牆內壁斜坡迅速下城,還能有效切斷西城殘敵逃往東城的退路,實爲一舉三得。

遺憾歸遺憾,在濰縣戰役中,聶鳳智敢於在白天使用主力團連續突擊攻城,這也算是一個創造。

【徵稿】親愛的軍事愛好者,熱忱歡迎您加入作者團隊,創作領域包括我軍軍史、國際熱點、軍情觀察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