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去世:挑起南海仲裁惹爭議,卸任後遭刑事指控

記者 | 田思奇

據菲律賓媒體報道,該國前總統阿基諾三世於6月24日(週四)在首都馬尼拉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61歲。

阿基諾三世出身當地深受愛戴的政治家族,母親科拉松·阿基諾是菲律賓首位女總統。他在母親去世後迅速宣佈參選總統,於2010年高票當選。任期內,他打擊腐敗並取得成效,菲律賓的經濟發展也表現不俗。

然而阿基諾三世的總統生涯籠罩在多重危機之下,政府因處理不力而飽受批評,其中包括導致8名中國香港遊客身亡的馬尼拉人質事件、2013年的颱風“海燕”、導致大量警員損失的僭越權力事件,以及向中國叫板的“南海仲裁”鬧劇。

阿基諾三世與已故母親的畫像來源:視覺中國

阿基諾三世出生於1960年,在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三,擁有四位姐妹。他沒有結婚,也沒有任何子女。作爲經濟學專業畢業生,阿基諾三世在進入政界之前曾在家族的糖業公司工作。

在推動菲律賓民主發展的過程中,與他同名的參議員父親於1983年在馬尼拉國際機場從美國流亡返回時遇刺身亡;他的母親科拉松·阿基諾祖籍中國福建,後在1986年出任菲律賓總統,也是亞洲首位女總統,並在任期內完成令人矚目的政治改革。

就在母親的任期內,年輕的阿基諾三世曾歷經生死關頭。他在1987年的未遂政變中因槍擊受重傷。考慮到手術將其取出過於危險,一顆子彈便終生嵌在了阿基諾三世的脖子上。

在個人風格上,阿基諾三世以隨和的舉止聞名,經常穿寬鬆的襯衫和褲子,毫不掩飾自己的禿頂。他被菲律賓民衆暱稱爲“諾伊諾伊(Noynoy)”或“普諾伊(Pnoy)”。

2009年,科拉松·阿基諾因癌症去世,吸引數十萬菲律賓民衆走上街頭悼念。幾周後,已經當選參議員的阿基諾三世宣佈競選總統,自稱是響應人民的號召,繼續母親的政治遺產。在打擊腐敗和貧困的承諾下,阿基諾三世以較大優勢獲勝。

成爲總統的阿基諾三世以腐敗鬥士的形象示人,對其前任總統阿羅約等涉嫌逃稅的官員提起刑事訴訟。他也因爲在一段時期內推動菲律賓經濟快速增長而受到肯定。2010-2016年的任期內,菲律賓經濟年平均增長率超過6%,創197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

但面對一系列危機的衝擊,阿基諾三世政府的表現無法服衆。

2010年8月,載有中國香港遊客的旅遊大巴在馬尼拉市中心遭一名前警察劫持。但因爲政府反應緩慢、警方救援不力,這場全球同步直播的事件造就8名香港遊客死亡,6人受傷的悲劇。直到三年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菲律賓政府就人質事件發表聯合公告,菲律賓政府才正式向受害者及家屬致歉。

2013年,當時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颱風“海燕”肆虐菲律賓中部,造成6000多人死亡,大量城鎮村莊被破壞。阿基諾三世政府再次因爲救援不及時而受到批評。

在他擔任總統期間,菲律賓與中國的關係還歷經更多動盪。2013年1月,菲律賓政府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組件臨時的南海仲裁庭,又把部分服務內容“外包”給常設仲裁法院。2016年,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終裁決”,判菲律賓“勝訴”,並否定了“九段線”。

菲律賓前參議員、知名記者弗蘭西斯科·塔塔德曾在《馬尼拉時報》撰文質疑稱,菲律賓爲南海仲裁案的撥款情況一直沒有公開,且南海仲裁庭似乎“是在聯合國國際法院所在的海牙和平宮租用了一個場地,但與國際法院一點關係都沒有”。菲律賓人也沒意識到整個仲裁過程只有(菲律賓)一方在場,“這不能算作公正。”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2016年回應稱,南海仲裁案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是在依法維護國際法治和地區規則;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擁有堅實的歷史和法律根基,不受所謂仲裁庭裁決的影響;中國將繼續致力於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好本地區的和平穩定。

2015年1月,菲特警潛入南部馬京達瑙省馬馬薩帕諾鎮,擊斃國際恐怖分子祖爾基夫利·本·黑爾,但在撤退時遭武裝分子伏擊,致死44人。由於阿基諾三世明知前警察總長普里斯馬因爲使用經費不當被停職,依然指派他主導這場反恐任務,菲律賓政府調查官辦公室在2017年對已經卸任的阿基諾三世提起刑事指控。

自從2016年將總統職位交給現任總統杜特爾特後,阿基諾三世便很少公開露面。據當地媒體報道,他過去兩年一直身體不適,本週四早些時候入院治療。前內閣官員羅格里奧·辛森透露說,阿基諾三世一直在接受透析,正準備接受腎臟移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