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0年,淨利潤複合年增長35.6%。

本文爲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劉小七

微信公衆號|ipozaozhidao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中免於6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和瑞銀擔任聯席保薦人。

路透旗下IFR日前報道稱,中國中免的IPO募資額或達到780億港元,上市所募資金將用於拓展海外渠道、鞏固內地渠道、促進產業鏈延伸、提升效率等。

從促進產業鏈延伸來看,中國中免將擴展及開發旅遊零售綜合體,即以免稅爲核心,有稅零售、餐飲、娛樂、休閒及酒店等其他業務協同發展的商業模式,爲顧客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旅遊及休閒體驗,產生樞紐效應,吸引更廣客戶羣。

值得注意的是,若中國中免年內在香港成功上市,便有望成爲港股史上第二大、年內第一大IPO。

中國中免成立於1984年,是全球最大的旅遊零售運營商,2020年公司佔全球旅遊零售行業市場份額的22.6%。

2011年,中國中免在三亞開設中國第一家離島免稅店;又於2014年在三亞開設中國第一家旅遊零售綜合體,即三亞國際免稅城,是全球單體銷售面積最大的旅遊零售綜合體。

2020年,三亞國際免稅城的收入爲213.54億元,銷售規模於中國國內購物中心排行第一名。

同時,中國中免還被視爲海南自貿區建設中的一大重要概念股。2020年7月1日起,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目前在海南免稅市場上,中國中免、海發控、深免、海旅投、中出服免稅等五大免稅公司並立。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中國中免分別實現營收346.20億元、480.10億元及525.97億元;淨利潤分別爲38.67億元、54.71億元和71.10億元。三年收入CAGR達23.3%,淨利潤的CAGR更是達35.6%。

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中免的業務頗受打擊。不過2021年以來,消費迴流和一系列離島免稅政策下,相關業務有所回暖。2021年一季度,中國中免實現營收181.34億元,同比增長127.5%;歸母淨利潤28.49億元,而2020年一季度則淨虧損1.2億元。

截至去年底,中國中免暫時關閉的門店中有31%的門店恢復正常運營;17%的門店以減少的容量恢復營運,並且52%的門店依然處於暫時關閉狀態。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統計,中國免稅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34億元增至2019年的50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28.8%。預計2022年,中國免稅市場規模將達944億元;2025年或增至181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24.4%。

同時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還顯示,2019年,中國居民在境外購買免稅及有稅商品支出超過7000億元,爲同期中國免稅市場零售銷售額的約14倍。

從其招股書看,中國中免開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銷售成本,主要包括存貨成本。2018年-2020年,中國中免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爲52.0%、51.1%及38.9%。2019年至2020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由於銷售成本增加,包括所付關稅、消費稅及其他相關稅項增加。

IPO前,中國旅遊集團是中國中免的控股股東,持股53.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