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期債後期以下行爲主

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唐廣華

上半年,央行連續開展逆回購操作,完全對沖到期資金,市場資金面保持平穩,國債期貨價格小幅上漲,整體波動不大,交易較爲平穩,日均成交量爲9.87萬手,同比小幅下降0.6%。不過各機構套保需求有所增加,日均持倉量爲22萬手,同比增加34.15%,繼續創上市以來的新高。

海外經濟預期改善

截至6月28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82億,累計死亡病例超過394萬,全球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再次回落至30萬左右,回到2月低點。各主要國家陸續啓動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英國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種達到109針,美國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種達到95針,德、法、意等國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種達到70針以上。預計美歐等發達國家將於三季度前完成65%—75%覆蓋的羣體免疫目標。各國疫苗接種後,疫情有望逐步得到控制,加上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計劃的支持,預計出現疫苗驅動的經濟復甦,市場對經濟展望大幅改善。IMF、OECD和世界銀行紛紛上調2021年全球及主要國家GDP增速預期。

國內1—5月經濟數據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緩,主要是由於上年同期基數走高的影響。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投資和消費增長加快。1—5月,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長4.2%,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4.5%,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出口保持較快增長,5月出口兩年平均增長9.3%,繼續保持較快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增長13.6%,兩年平均增長6.6%,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持續增長。國內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繼續穩步增長,兩年平均增速有望繼續回到疫情前。

美聯儲政策轉向

面對疫情得到控制和全球主要國家釋放巨量流動性,市場對於通貨膨脹抬升的預期較爲一致。美國5月CPI同比進一步走高至5%,爲2008年8月以來新高,而核心CPI同比由3%上升至3.8%,爲1992年以來新高。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維持0—0.25%的基準利率區間和QE購債規模不變,但是上調了管理利率,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由0.1%上調至0.15%,將隔夜逆回購利率由0上調至0.05%。同時,點陣圖出現了超預期的變化,美聯儲官員已經逐步向外傳遞更加鷹派的表態。

國內5月PPI同比已經突破9%,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從歷史數據來看,PPI當月同比與大宗商品指數相關性較高,且商品指數當月同比大約領先PPI當月同比6個月左右。最新大宗商品指數同比增速爲42%,比上月高點有所回落。但受工業生產持續回升,市場需求繼續回暖,大宗商品價格指數仍有可能上行,預計將帶動PPI維持高位。自3月PPI價格突破4%之後,便引起市場和監管的關注,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等機構持續發聲,預計監管部門還有相應政策出臺。

季末資金面有所收斂

3月以來,央行連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並完全對沖到期的MLF資金,釋放維穩信號,資金面保持平穩。6月24日起,爲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打破每日百億元的操作模式,每日逆回購操作規模提升至300億元。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表示,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嚴峻,要防範外部衝擊,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過臨近季末,資金面有所收斂,1個月以上Shibor利率已經有所上行。此前一季度末金融機構超儲率降至了歷史同期的低位1.5%,隨着下半年新增外匯佔款減少,政府債券大量發行,央行投放需求必然增加,然而當前PPI已經回升至9%上方,央行公開市場投放資金力度有限,持續寬鬆的資金面或難以爲繼。

綜合來看,在經濟持續改善、通脹大幅上行、貨幣政策面臨轉向和政府債券加速發行的背景下,持續寬鬆的資金面或面臨邊際收斂,預計國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下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可能回升至3.4%—3.5%,國債期貨價格後期仍以下行爲主。(作者單位:申銀萬國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