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持續調查最大公共衛生醜聞:“美國血”曾致3萬多人感染艾滋等疾病

據估計,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英國至少有近5000名血友病患者在使用凝血因子濃縮製劑時,接觸並感染了HIV或肝炎病毒,超過3000人因此死亡。在被感染之後,患者和他們的朋友、家人一直活在巨大的陰影之下。這起事件堪稱英國公共衛生系統有史以來的最大丑聞,但至今沒有一家制藥公司或機構因此受到責罰。

撰文 | 石雲雷

審校 | 吳非

特雷洛爾學院(Treloar‘s College)是一所爲殘疾兒童開設的寄宿學校,其中設有一個由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醫生和護士管理的血友病中心。在1974至1987年期間,這所學校中122位患血友病的學生接受了一種全新療法的治療。但不幸的是,這種療法帶來的不是痊癒,而是死亡。這些學生陸續患上了肝炎或艾滋病,其中一部分甚至同時患上了這兩種致命疾病。今天,這122位患者中只有32人仍存活於世,而他們還需要繼續和這些疾病抗爭。

“有毒”的血液

血友病患者的血液凝固能力很差。當一個健康的人出現傷口時,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能讓傷口處的血液變得黏稠,形成血栓以達到止血的效果。但是,血友病患者的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Ⅷ或凝血因子IX),因此他們的皮膚上一旦出現傷口,血流就很難止住,會比正常人失去更多的血液。

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針對這種疾病有兩種主要的治療方法,分別是輸血治療,以及通過冷沉澱的方法富集正常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Ⅷ/IX,再將其輸入到患者體內。但這兩種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點,例如治療過程漫長,會產生一些副作用等。

在此之後,一種治療血友病的全新療法開始興起——科學家收集其他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Ⅷ/IX後,將其製成一種濃縮製劑供患者使用。對於血友病治療來說,這種方法是革命性的,它允許患者將藥品放在家中,在需要的時候直接進行自我注射。

NHS意識到,通過這種方式能讓血友病患者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英國本土並沒有足夠的血漿能滿足國內患者的需求,唯一的方式就是從海外進口血液。從1970年開始,與NHS合作的製藥公司開始從美國尋求大量的血漿供應,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些血液中含有的致命成分遠比血友病可怕。血液的提供者中包括數千名美國囚犯、吸毒者,其中一些人感染了肝炎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或HIV(當然,當時科學家還沒有發現這種病毒)。

凝血因子Ⅷ/IX濃縮製劑的生產過程是將收集的血液彙集後,進行統一處理。這種生產方式的後果是,一份有病毒的血液就會污染一整批樣本,而接受這些製劑治療的人,都會暴露在危險中。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這些製劑源源不斷地被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血友病患者使用,直到80年代中期,製藥公司纔開始通過能殺滅病毒的熱處理方式生產凝血因子製劑。

特雷洛爾學院的血友病中心

Richard Warwick當時是特雷洛爾學院的學生,他也接受了這種治療,後來他被診斷出艾滋病。他說:“我們失去了太多特雷洛爾學院的朋友,這讓人心如刀割。”

兩種疾病的興起

這種濃縮製劑開始使用時,WHO曾警告各國不要從具有高肝炎流行率的國家(例如美國)進口血液,提倡實現血液使用的自給自足,但英國無法達到這個目標。1975年,一檔名爲World in Action的電視節目就報道稱,NHS購買美國的血液導致肝炎在血友病患者中流行。但當時NHS並沒有採取任何舉動。數據顯示,截至1978年,在英國使用的超過50%的凝血因子濃縮製劑的血液來源,都是通過進口獲得的

另一種更嚴重的傳染病的出現,讓許多公共衛生機構意識到這種生物製劑潛在的嚴重威脅。1982年7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報道了3名血友病患者患上由卡氏肺孢子蟲感染導致的肺炎,其中2名患者已死亡。這3人的共同點是都使用了凝血因子濃縮製劑。在這一事件後,CDC曾表示,這3個病例說明一種病原體(也就是HIV)或許能通過血液傳播。

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血友病患者使用的凝血因子Ⅷ濃縮製劑。

一年之後,當時的英格蘭和威爾士傳染病監測中心主任N。 S。 Galbraith向英國的衛生和社會保障部門寄送了一篇名爲《艾滋病行動》(Action on AIDS)的文章,並告知對方,一位血友病患者因使用由從美國進口血液生產的凝血因子VIII製劑,感染艾滋病而去世了。他表示:“考慮到血液製劑存在傳播艾滋病的風險,在1978年以後,所有使用從美國進口的血液生產的血液製劑都應該被撤回。”

但這些製劑並沒有被撤回。英國衛生署認爲這項建議並不成熟。即使在Galbraith寄送文章6個月後,當時的衛生大臣Kenneth Clarke還告訴下議院:“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艾滋病是通過血液製劑傳播的。”英國血友病協會也表示,基於來自英國政府和英國血友病中心醫師組織(UKHCDO)的指南,他們在當時也曾告知血友病患者這種療法是有效的。

遲到的正義

1984年,通過熱處理滅活病毒的凝血因子製劑開始上市。與此同時,血液捐獻者審查制度也得到了改進。從1986年開始,英國的血友病患者接受了更安全的治療。20世紀90年代後期,合成凝血因子(也稱重組凝血因子)製劑在英國開始廣泛使用,這些藥物有效地消除了感染病毒和其他污染物的風險。

但是,在這些轉機出現之前,很多人已經因爲感染這些病毒遭受了極大的痛苦,甚至走向死亡。根據英國血友病協會提供的數據,在1974至1987年期間,這起事件在英國共導致了近5000人感染了HIV或肝炎病毒,其中超過3000人已經死亡。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人們對HIV的傳播形式缺乏瞭解,許多人開始認爲所有血友病患者都感染了艾滋病。許多血友病患者因爲害怕被羞辱和受到歧視,選擇隱瞞他們的病情。對許多血友病患者來說,那是一個充滿恐懼、被孤立的時期,因此人們很難準確判斷,還有多少人真正受到了感染。很多家庭遭受了巨大的羞辱和歧視,以致於被迫失業或離開原來的住所。

時至今日,像Richard Warwick和他的朋友這樣令人痛心的故事,已經發生了成千上萬次。而且不止是在英國,很多國家和地區(加拿大、法國、美國、中國、愛爾蘭、意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大量的血友病患者因爲使用這些被污染的凝血因子製劑,遭受了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摺磨。

據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的法官Sir Brian Langstaff估計,感染人數超過2.5萬人,他在2018年被任命爲“被污染血液調查”(Infected Blood Inquiry)的主席。這次調查也是英國國內開展的、關於這起事件最大規模的一次調查,這也是一些受害者通過多年的努力換來的成果。英國各個地區的政府官員開始爲這起事件提供證據,對這些受害者以及他們家屬的賠償也開始增加。但與一些其他國家相比,英國的一系列後續處理依然滯後,如供應受感染製劑的公司對受害者進行賠償,對一些對此負有重要責任的政府官員和企業人員進行問責等。隨着調查的推進,真相將會逐一爲公衆所知,相信公正和正義也將不會缺席。

參考鏈接: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8596605

https://www.bbc.com/news/uk-5754736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aminated_haemophilia_blood_products#cite_note-NYTimes2003-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aminated_blood_scandal_in_the_United_Kingd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8/apr/17/contaminated-blood-scandal-haemophiliacs-hiv-hepatitis-c

https://haemophilia.org.uk/public-inquiry/the-infected-blood-inquiry/the-contaminated-blood-scandal/

本文轉自環球科學

相關文章